一個時辰後。
晴明殿外。
芒安石從軟轎上走下,一旁的太監卓林急忙呼人搬來桌椅瓜果。而在一旁,各宮的嬪妃們早已等候多時。
芒安石看著站在顧安身旁的水長樂,心頭湧起一陣不悅。
芒安石環視一周:“朕聽聞有幾位嬪妃都被行宮鬼怪侵擾,身體不適,卓林,給各位娘娘賜座。”
太監宮女們搬來桌椅,一時間反倒像是什麼賞花吟詩會,充滿閒情雅致,若不是跟前的屋子剛死過人。
“顧愛卿果然高效,不妨細細說說,魏太醫是如何被謀害的?”芒安石端著茶道。
顧安坦誠道:“臣不敢邀功,其實最初解局的人是皇後。”
芒安石端茶的手一滯,重新將茶蓋闔上,看向水長樂:“那我倒要聽長樂說道說道。”
此刻的水長樂心情複雜。
這種呼喚所有人到場然後開始誇誇其談的場景,也太偵探了——尷尬到可以摳出一座大皇宮。
尷尬歸尷尬,水長樂仍舊起身道:“我兒時曾聽聞一外域故事,不妨與諸位分享。”
水長樂頓了頓,挑著重點道:“有一日,一處與世隔絕的小島沙灘上發現了一具女屍,然而調查了所有人,案發當時皆有不在場證明。最終,有個聰明老頭識破計謀。
原來,死者在推斷的時間前便已遇害。
凶手有兩人,一男一女。
女人喬裝打扮成死者,故意與不熟悉死者的第三人搭話,並混淆時間,讓第三人以為兩人交談時是兩個時辰以後。
等到第三人離開,男子攜一老眼昏花的老嫗散步,並恰好發現‘屍體’。男子讓老嫗去找人,自己則守著‘屍體’。
老嫗走後,‘屍體’立馬爬起,原來其便是喬裝的女人。兩人拖出早已準備好的真屍體,女人卸掉喬裝,去趕赴盛宴,完美的營造不在場證據。”
水長樂說的,是他最喜歡的作家阿加莎·克裡斯蒂的作品,《陽光下的謀殺案》。
雖然現場和動機千差萬彆,但和魏太醫案件的手法卻有一定相似性,都用了偷梁換柱。
眾人聽得有幾分迷糊,又隱約仿佛聽明白什麼,不敢作聲,隻敢用餘光偷偷打量皇帝。
芒安石盯著侃侃而談的水長樂,片刻後道:“長樂愛講戲,朕已知曉。都說戲如人生,但終究有彆,皇後不妨明說。”
水長樂點頭,看向站在一旁的晴明殿守衛。
“兩位可是在昨夜子時看到魏太醫回殿。”
“千真萬確,當時三隊禁衛軍的巡邏剛從殿外經過,恰是子時,前後偏差不超過一炷香。”
“那兩位可曾看清楚魏太醫的臉?”
水長樂這一問,一高一矮兩守衛都愣在原地。
片刻後,一向對答如流的矮個守衛道:“這一說,好像確實沒有注意。”說罷,看向高個守衛尋求看法。
高個守衛點頭。
水長樂繼續道:“兩名守衛都是臨時安排來晴明殿值守,和魏太醫並不相熟。再加上大晚上月黑風高,視線不清,是否存在他人喬裝打扮成魏太醫回屋的情況呢?”
現場眾人麵麵相覷,似乎被該手法的藝高人膽大所驚詫。
芒安石不鹹不淡道:“再看不清,也不至於完全分辨不出臉吧。”
水長樂點點頭,拍了拍手掌,一個身著太醫服,雙手捧著一大摞書籍的人從殿內走出,停在離眾人十米遠的距離。
“皇上要不猜猜,這位是誰?”水長樂道。
芒安石沒好氣道:“這書擋得嚴嚴實實,朕哪能分辨。”
那人放下手中書籍,眾人發現,竟然是洛昭儀。
芒安石咋舌,莫說在場其他人。
水長樂:“當晚,有人喬裝打扮成魏太醫的模樣,並以書籍遮臉。守衛目不斜視,加上天色昏暗,便錯認為魏太醫已回殿。”
芒安石垂眸:“那這人之後又是如何離開?魏太醫的屍體又如何會出現房內?”
嘴上連著兩個反問,芒安石心下卻已有數。重新抬眼時,他看向一旁好似泰然自若的卓林。
太監總管卓林有個自己都未察覺的習慣,緊張或說謊時,站姿會從外八變成內八。
內宮這麼多太監,芒安石唯獨把卓林留在身邊,一在於其乾事麻利嘴巴甜,二在於和老太監比起來,其是他一手提拔,沒有先帝黨係的牽涉;三則是他能琢磨透這人,看似圓滑老到,但他芒安石終究道高一尺。
無法琢磨透的人,他是不會留在身邊的。
但也有例外。
比如水長樂。
此刻,他無法琢磨透的人讓大理寺的右少卿端來魏太醫生前所穿服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