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第 39 章(2 / 2)

一力降十會 經年未醒 7224 字 10個月前

“……我不和你玩文字遊戲。”聞明哲聲音裡帶出些不悅,“就隻說此事,還未確定與東魏細作有關。”

席瞮說:“是不是,審一審便知了。”

王預立刻道:“那我這就叫人收押這些人,嚴加審問。”

這位京兆府尹明顯是想先把眼前事應付過去,之後無論審出什麼來,他都有應對的餘地,各方不得罪。

可他想把事情先壓下,也要看其他人答應不答應。

蔣雋第一個不答應,他已經哭累了,不哭了,得到聞敬的眼神示意,瞬間活力滿滿開鬨:“為什麼要先收押再審?現在就審,當著所有人的麵審!多審出拍花子,也能找到更多被拍走的小孩兒!為什麼不現在審,你是不是有什麼陰謀?”

“對啊,為什麼不現在審?”

“就當庭審啊,我們都看著。”

“那麼多人家都丟了孩子,府尹不應該儘快審問,幫人家找到孩子嗎?”

“就是啊,多拖一日,說不定孩子就被賣去外地了。”

“難道真是因為東魏細作?”

“有細作,更應該立刻審問啊!”

王預被圍觀百姓念叨得一個頭兩個大,這些無知百姓懂個什麼東西啊,儘是胡說八道。

然而更讓他頭疼的是蔣二郎,這位祖宗真是太能鬨了,一個人能抵上千軍萬馬。

旁邊還有一個扶著石磨的駱姑娘,直勾勾看著他,一爪子一爪子把石磨掰碎,王預都有種掰在石磨痛在他身的錯覺。

五皇子亦看著王預,不言不語,王預卻愣是從他沒有表情的臉上看出了“狗官”兩個字。

王預壓力好大,可他知道,這僅僅隻是開始。

三個小孩兒鬨了這麼一出,把全城百姓都吸引了過來,又是拍花子又是細作,既戳了百姓的心又踩了當朝者敏感的神經。

此事火速傳進宮中,聞燮揮手連摔好幾個鳥籠。

“傳令下去,給朕徹查!”

曹邑領命。

“等一下。”聞燮叫住曹邑,吩咐:“叫馮白來見朕。”

曹邑微頓,領命:“……是。”

馮白是太後宮中的大長秋,太後薨後,他還一直留在太後宮裡任大長秋,每日無事亦無權。

旁人不知道,曹邑卻是知道皇帝聞燮暗中設了一衙司曰典簽,這衙司人數不定,充當皇帝耳目,專為皇帝做些見不得光的事情。

馮白就是典簽帥。

這個衙司皇帝瞞過了所有人,曹邑身為中常侍這樣的皇帝近臣都是很偶然才知道有這麼個衙司。

看來陛下是認為此事已經壓不住,乾脆準備就此事大做文章,就不知他打算最後落到誰身上。

曹邑走在通往太後宮的長長的甬道,思索著皇帝會如何落子,又想到先頭得來的消息,太子派人去京兆府傳話,傳了兩次。

曹邑暗自搖頭,太子太過急功近利了,身為儲君這一點尤其不行。

倒是三皇子一直沒有動靜,著實奇怪了些。

被曹邑惦記了片刻的三皇子聞紹,此時此刻擠在人群中動彈不得。

他是在南馳道上看到他五弟、表弟和駱喬押著一群拍花子遊街而過,正要上去問發生了什麼事,就被蜂擁的人群給擠了。

擠了就罷了,跟謝襄護衛走散了也罷了,他竟被百姓們裹挾著一路到了西風街,還離京兆府衙署不近,就這麼不前不後,擠又擠不過去,退又退不出去,他這輩子就沒這麼狼狽過。

京兆府衙署前的任何消息,他都是通過層層相傳的百姓才知道的,有些話傳著傳著就不是原來的意思了。

“你說什麼?晉王妃是細作?”聞紹抓住自己前頭傳話的壯漢,叫人家再重複一遍。

“前頭這麼說的,應該不會錯吧。”壯漢撓了撓頭。

旁邊一人糾正壯漢:“不是晉王妃是細作,是晉王府裡有細作。”

“哦哦。”壯漢點頭。

另有人嘖嘖道:“這次晉王府倒黴了,細作要抓了五皇子、蔣二郎還有小神童去東魏,換之前駱將軍俘虜的東魏大將軍之子。”

“哇,東魏人太無恥了吧。打仗打不贏就用這麼下作的手段。”

“可不是麼,東魏人哪有不無恥的。”

聞紹越聽越迷惑,前頭說拍花子,現在是東魏細作。

東魏細作費這麼老大功夫千裡迢迢來建康就為了抓走三個小孩兒?

還是換一個可說重要亦可說不重要的杜鴻漸?

聞紹不懂,並大為震撼。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