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默涵滿意地在馬車上看著康熙賞賜下來的厚禮,一盒盒貴重的首飾釵環差點都快把她的眼睛閃瞎了。
今日之事,恐怕也隻有大阿哥會以為她進宮不過是因為太子找借口想要見她而已。
事實上,康熙和胤礽都知道賈璉的師父就是她林默涵。
所以,這兩位今日的態度就很值得玩味了。
就算沒有在明麵上鼓勵她在人前展示自己的武力值,但看起來至少是不反對的。
僅這一條,她日後行事便會方便許多。
並非是她一定要用自己的這身武藝去闖蕩出一番驚天動地的事業,不過是覺得能以自己的本來麵貌活下去更好。
底線嘛,都是一點一點突破的。
她相信,早晚有一天自己不用再藏著掖著。
而那時,女子會武並不是多麼稀奇古怪之事,也與所謂婦道無關。
林默涵覺得如果自己的身上還有那麼點責任的話,那便是多為那些苦命的女子們掙出一個更加寬鬆些的生存空間吧。
這也正是她當初願意做這個太子妃的原因之一,畢竟上行下效,很多事情確實需要站得高些才能做到。
林默涵的心情還算不錯,下馬車的時候順手給了李德全一個黃燦燦的小金魚兒。
李德全臉上的笑容愈加笑成了一朵菊花,這小金魚兒還是他親自準備的呢,就這麼一小塊兒足足價值二十兩,而皇上卻足足賞了林大姑娘一匣子。
其實李德全作為禦前大總管什麼好東西沒見過呢,他在宮裡的日子過的隻怕比那些地位的嬪妃都更要滋潤些。
不過是因為林默涵顯而易見地深得皇上和太子的青眼,他也更加願意親近些罷了。
林默涵直接進了內院梳洗,賈璉則親自陪著李德全吃了一桌上好的席麵,又好好地把人給送走後才進來。
林如海還在上衙未回,賈敏、王熙鳳和黛玉已經翹首期盼了整整一日。
見到他們二人回來後,連忙問起今日在宮裡的情形。
林默涵大致了說了一下,賈敏和王熙鳳得知賈璉竟然在比試之中應了大阿哥,高興的直念佛。
賈敏的眼淚都快流出來了,回到京城之後她對於榮國府的頹敗有了更加清楚的認知。
倘若不是此時還有個璉兒,隻怕將來就連抄家都是有可能的。
畢竟是自己的娘家,一大家子的骨肉連著筋脈,她隻要一想到有那種可能就十分地害怕。
幸好幸好,這些都是女兒的功勞!
而王熙鳳更是激動地又哭又笑。
在王家時,她的叔父是個有本事的,而且叔嬸待她親厚極了,是以出閣前的日子是極為快活的。
而在林家時又生活在一種充滿了希望的溫馨環境中,每個人都在認真地活著,一天天地努力增長些本事,生機勃勃地等待著厚積薄發,到了該結果子的時候也總能得到不菲的收獲。
她的嫁妝已然十分地豐厚了,而在揚州的那些年卻又賺了個盆滿缽滿,便是再生上幾個孩兒將來也很能輕鬆地給他們置辦出體體麵麵的陪嫁和聘禮。
而賈璉就更不用說了,幾乎一日都不敢歇息,在大表妹的教導之下日複一日地習武,遭了多少罪,如今終於要有出頭之日了!
原本王熙鳳也沒這麼激烈的情緒起伏,實在是過慣了好日子後,猛地回到了榮國府生活的這段時日,令她實在窒息。
在弄清楚榮國府的財務狀況後,那些奢靡頹唐的日子著實讓她感到不安。
那麼大一家子的人,偏生一個有成算的都沒有,若不是還有林家幫扶著,她真的害怕自己要淪落到去過著在老太太和二太太的手底下討生活的日子。
尤其,賈璉以前是個什麼樣的德性她是一清二楚的。
現在終於看到希望了,王熙鳳恨不能把心裡的惶恐全部化作眼淚哭出來。
今日之事的確是件好事,林默涵便提議晚上擺上一桌好好地慶祝一番,眾人自然都是讚同的。
王熙鳳也不拿自己當外人了,她讓賈敏好生休息著,親自操辦了起來。
晚上林如海回來之後聽說了此事也很高興,他難得地多飲了幾杯,忍不住對林默涵說道:“今日為父一直懸著心,儘管知道太子主動提起這件事情想來皇上是不介意的,但是終究不能完全放心。看到你與璉兒帶著這麼多的賞賜回來才算是稍微把心放了回去。涵兒,為父知道你自小便有成算,但是宮廷禁地比不得外頭,日後還是要小心謹慎才能走的長遠啊。”
他對自家女兒的本事一直都是自豪的,但是她偏偏又是個女子。
倘或如同二女兒一般地聰慧秀氣也便罷了,偏偏大女兒對武學感興趣。
他生怕女兒年輕氣盛,萬事不肯低頭,是以總替她憂心。
將來又要嫁到那天底下規矩最大的地方去,這樣剛強的性格實在很有可能吃虧。
賈敏也是如此想的,不過她與女兒們相處的時間更多,自然比林如海更加了解林默涵。
她知道自己的兩個女兒雖然性子強硬但並不倔,甚至十分懂得通融的道理。
外表瞧著霸王似的人,實則內裡是個不折不扣的小滑頭兒!
不過,叮囑的話總是不嫌多的,女兒還小,多敲打幾次總是沒錯,於是賈敏便也說道:“你們父親說的有理,涵兒和玉兒都要記著,無論順境還是逆境,小心才能駛得萬年船,萬萬不要因為一時的依仗而迷失了自我。不過倘若受了委屈也要即使告訴我們,總有父母替你們做主的!”
林默涵和黛玉深知這話的道理,自然齊齊地應“是”。
王熙鳳和賈璉也在一旁感觸良多,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
看著正與林家的小公子赫瑾在一起跑著玩兒的小女兒,他們也漸漸地明白了應該如何為人父母。
眾人和和樂樂地吃到夜深才散了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