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宮裡回來之後,林默涵便投入到了滿朝歡開業的準備工作之中。
不過她沒有想到孝莊竟然給了自己這般大的驚喜。
大約第三日的時候,宮裡突然來了人,抬了一塊十足精致華麗的牌匾送到了林府。
林默涵揭開上麵的紅綢,隻見上麵寫著蒼勁有力的三個大字,正是“滿朝歡”。
奇怪的卻是底下並沒有署名,但是林如海卻一眼認了出來。
實在是這字跡他實在太熟悉了,因為與他奏折上的朱筆批複十分地相似。
竟是康熙的親筆!
蘇麻喇姑親自把這牌匾送來的,海嬤嬤為她斟了一杯茶,她笑吟吟地拉著林默涵的手,說道:“太皇太後說了,姑娘既然有幫扶姊妹的心,她也願意助您一臂之力。這塊牌匾是她老人家特地請皇上親筆書寫的,想必日後也無人敢借此嚼舌根子。”
太子妃身處高位,那些想要攻擊她的人很可能會以她沾染了銅臭氣為借口,但有了康熙這塊牌匾,就不用再擔心這個了。
林默涵說沒有一絲的感動是假的,孝莊的一生後世的電視劇都快演爛了,她並不清楚大玉兒和海蘭珠之間到底發生過怎樣的故事,但一聽說自己開鋪子是為了姐妹們就這般大手筆地送來康熙親自寫的牌匾,想必姐妹二人之間也不是絲毫情誼也沒有的。
於是,她說道:“勞煩姑姑親自來這一趟了,還要煩請您幫我向太皇太後轉達謝意。便是為了感恩她老人家的這番心意,我也會好好地經營這個鋪子,讓姐妹們過上好日子的。”
蘇麻喇姑點了點頭,她自小便跟著太皇太後一起長大,陪著她一路從無憂無慮的少女時期走到了如今人人敬仰的太皇太後。
外頭的人都瞧著她們主仆二人風光尊貴,然而早年間的那些不易和酸楚每每在午夜夢回之時將太皇太後折磨的無法入睡。
姐妹、丈夫和兒子原本該是時間最為親密之人,然後卻由於各種原因都與她漸行漸遠,太皇太後並不後悔曾經做過的一切。隻是如今人老了,難免會時常懷念起那些故人舊事。
海蘭珠曾是太皇太後的一塊兒心病,可能這樣難得的姐妹情誼實在讓太皇太後心生觸動,也或許是真的很喜歡林大姑娘,總之她老人家久不問世事,一有動靜便是為了此事,想必日後任誰也要細細地掂量一下林大姑娘的份量。
蘇麻喇姑說道:“怪不得太皇太後喜歡您,真真是聰明通透之人。越是身在高位,情誼就越是難得,希望大姑娘這鋪子開的紅紅火火,您和您的姐妹們可以一輩子順遂無恙。”
林默涵笑了,也真是沒有想到孝莊對自己這般上心,她便也不再虛情假意的說些客套話,唯有滿懷感激地說道:“承您的吉言,我和姐妹們定然齊心協力,把這鋪子用心地經營好。”
海嬤嬤陪在一旁,幾人說了會子話,直到太陽快落下去蘇麻喇姑才回宮。
王熙鳳看著這塊金燦燦的牌匾,感慨地說到:“這可真是名副其實的金字招牌了,掛在咱們的鋪子上便是賣些泥土也能賺的盆滿缽滿,說是太皇太後她老人家給咱們送來了一座金山也不為過的。”
黛玉笑笑說道:“哎呀,有個人還沒進門就得了未來婆家的青眼,連帶著咱們也沾了光呢!”
三春看著這牌匾也心情大好,原本就算有林家和璉二嫂子幫忙操持她們也免不了會有些擔憂的,既怕這鋪子開不起來,又怕將來會有以此攻訐林默涵的宵小之徒,這下子憂慮全無了。
隻要她們好好地經營,不以次充好,這鋪子定然會開起來的。
林默涵壓根兒不把旁人的打趣放在心上,直接說道:“我原還想讓爹爹幫忙寫一副字呢,如今宮裡直接送來了倒是省事。這一應物什和夥計早就準備好了,就連家裡的女醫們也都摩拳擦掌準備就業了,咱們就隻等著十六那日正式地開張就是了。到那日姐妹們務必都要空出日子來,咱們就躲在二樓的包廂裡,也不怕被衝撞到。”
王熙鳳說道:“你們這些姑娘家避諱著就好,這樣的場麵一個主子都沒有也不像話。還是讓我和平兒這對燒糊了的卷子舍了這張老臉在樓下待客吧,也該傳信兒讓平兒那蹄子回來了,彆再樂不思蜀把咱們再給撂下了!”
林默涵說道:“就聽嫂子的,這小兩口出去都快一個月了,再不回來我就要親自去逮人了。”
其實這話也不過是湊趣兒罷了,平兒向來都是穩妥之人,蜜月再甜蜜也必定不會耽誤了正事的。
隨著日子越來越近,眾人一直都在緊鑼密鼓地準備著,有了康熙的禦筆招牌,她們更加不敢懈怠,萬一出了岔子丟的可不僅僅是林、賈兩家的臉了。
林默涵覺得孝莊這一手既是幫了她一個大忙,但又何嘗不是一個考驗呢?
倘若這麼多人給她做幫手卻依然連個小小的鋪子都管理不好,日後又如何能夠擔當的起太子妃的職責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