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老獵人的繩套(2 / 2)

李方拿起一個馬尾套,對著直播間說道:“大家看,這是馬尾套,如果

是捕獵小鳥或者野雞之類的就用這個。像野兔等中型的獸類就用鐵絲做的套子。如果是要抓麅子啊,野豬啊這些大型的動物就要用到油絲繩做的套子了。其他的棉啊、麻啊、棕啊等等可以製作成繩的都可以製作繩套。”

李方拿起一根還沒有製作成套的馬尾,一邊製作繩套一邊講解:“繩套的製作很簡單,套的基本形式就是將繩的一端擰成圓環,把另一頭折回穿入套內,形成套狀。小環的做法,最好是折回的端部纏繞在直繩上,不要纏在圓環上,環的大小以繩能夠穿過並在裡麵能夠自由活動為好。而稍微大點的套,最好在小環上在連接二個小型的圓環,形成8字型的圓環。這種套套到動物後,套子不會緩扣,動物就跑不了。套子的末端可以固定在地上或者樹上,也可以固定在木樁上。早上經過竹林的時候下的竹鼠套就是小環套,不過呢又不是普通的小套,是一個吊套,固定在竹子上,並用吊鉤與地上的固定樁相連,抓到動物以後,通過獵物掙紮的力量,是吊鉤掙脫固定樁,讓竹子的彈性力量將它們懸吊起來,避免竹鼠扭動身體咬斷繩子逃跑。”

拿起攝像頭,李方又來到老獵叔和六叔公的旁邊,對著他們的手拍攝著,並解說著:“老獵叔和六叔公現在做的是連環套,山裡現在還是有一些野兔啊,麅子啊。這些中型的用小環肯定是抓不住的,所以必須用連環套。利用兩個以上的簡單套放置在一個地方捕獵動物,老獵叔就準備把套子下來動物們喝水的的水源附近。連環套的形式有很多種,有做成一排的套子,也有做成套子框、套子台的。利用簡單套的數量可以從幾個到幾十個不等。”

老獵叔讚許的看著李方,插了一嘴說道:“其實現在很多的人進山下套子都喜歡用夾子,而且一夾一個準,還不帶跑的。雖然這東西好用,但是在我們這些跑山的老獵人心中都是不喜歡的,看不上眼。用這些東西有違天和,跑山的老獵人都是靠山吃飯的,所以捕獵都會給動物留一條生路。做事不做絕,這是跑山的規矩,就像采蘑菇采大放小,都是成百上千年流傳下來的傳承。”

“是啊,其實現在很多

地方的菜市場裡麵都有野生動物的攤子,不過那些攤子買的動物基本上都是死的,很少是有活的。這就是原因所在,夾子夾住的動物往往都會失血過多死掉。有些是被血腥味吸引過來的其他動物咬死的,被夾子夾住的都跑不掉,隻能被其他的動物活活咬死。”六叔公附和的說道。

“原來菜市場的野味是這樣來的,第一次知道”直播間有人說道。

“沒有六叔公說出來還不知道呢。”第一次聽說這個。

“方子,你拿竹筒去裝些水,煮點水等會泡竹茶喝吧,我去前麵的老茶樹摘點野山茶回來。”六叔公對著李方說道。

“六叔公,你坐著歇會,我去采茶,水讓老大去打。”

“對,六叔公,你和老獵叔休息會,這不是還有我們四個嗎,你們就負責指揮就好,其他的我們來乾。這一路走來光吃和看了,都沒做過什麼。”秦銘連忙應聲道,楚樂和羅子軒也點了點頭。

“好吧,那就你們去做吧。方子知道老茶樹在那裡吧,你自己過去采一點吧。取水彆忘了給取水錢啊,到時候可彆喝了拉肚子。”

“我們知道,方子和我們說過,弄一個草環放泉眼邊上在取水。”

“好,知道就好,那你們去吧,我和老獵在把這些套子整理一下,注意安全啊。有事喊一聲。”

“好,我們知道了。”李方回答了一句,叫上楚樂去采茶,讓秦銘和羅子軒拿著幾個竹筒去取水。:,,,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