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務府罵罵咧咧,也得趕緊衝去庫房清點鍋子。
要是鍋子不夠,他們還得連夜讓人去采買或者直接做出來。
如今隻盼著鍋子是夠的,不然也是夠嗆。
內務府總管叫了不少人,一窩蜂衝去庫房開始清點,把鍋子都搬出來,一個個點清楚,還得檢查鍋子有沒壞。
一般用不了那麼多鍋子,有些是備用的,一直就放在角落。
有些放久了可能有點問題,能修補是最好了,不能也就無法用了。
不然千叟宴吃鍋子,鍋子是漏的,這不是丟人現眼了嗎?
要乾隆知道,內務府這總管是沒法繼續做了,腦袋也得搬家!
清點了兩天,內務府總算把庫房裡所有的鍋子都整理出來了。
沐瑤這會兒跟嫻妃在窗邊的躺椅上,聽著她說了後詫異道:“九十個鍋子?那不是還差十個嗎?”
嫻妃點點頭,她跟著皇後辦事,消息自然靈通,低頭喝了一口奶茶才道:“確實缺了十個,打算連夜讓工匠補上,另外也派人出宮采買,看能不能買到一樣的。”
如果工匠做不完,起碼宮外還有采買的補上,算是兩手抓,沒把雞蛋放在一個籃子裡麵了。
沐瑤聽得想笑:“庫房裡能找到九十個鍋子,那已經不錯了,就十個的話,工匠應該能做出來?”
嫻妃搖頭道:“鍋子得打,光是一個就得兩三天,還是工匠不眠不休一起打,十個的話隻怕要趕不上的。”
“不過內務府的總管去皇上跟前哭訴,加上戶部那邊接上千個老者過來京城確實也需要時間,皇上就答應千叟宴延上幾天。”
原本定的是元宵佳節,如今是不可能的了,直接往後延了大半個月的功夫。
大半個月之後也是三月中旬了,估計是乾隆的極限了,再往後是不行的,天氣都開始有點熱了,吃鍋子吃得渾身大汗,著實不太體麵。
其他人能怎麼辦,隻能苦哈哈答應下來,抓緊時間乾活。
沐瑤問了問,聽說劉銀也被借調過去,忙了好幾天在打鍋子。
之前劉銀給乾隆做的新鍋子很不錯,所以才被內務府特地叫過去幫把手。
大半個月功夫十個鍋子,也是夠嗆,工匠們估計恨不得長出六臂八臂來。
沐瑤看著宮裡忙忙碌碌的,她喝著珍珠奶茶,有些奇怪道:“曼音怎的閒了下來,不用去皇後娘娘那邊幫忙了嗎?”
嫻妃就笑道:“最近宮裡都緊著千叟宴的事,其他宮務沒那麼著急的都往後挪了。”
言下之意,宮裡如今是完全分不出人手來,索性皇後也把宮人都借給內務府那邊忙著千叟宴的事。
地點已經選好了,就是在太和殿前麵的空地上。
離內宮不近,進宮門來能就坐,也不讓老叟們太累,確實個不錯的位置。
這片地方確實夠空夠大,唯一的問題就是天公得作美。
要下雨的話,哪裡都沒有遮擋的地方了。
為此內務府總管還特意請示了乾隆,讓欽天監掐指算一算,哪一天的日子最好,尤其得是大晴天,不冷不熱最好了。
欽天監也想打內務府了,你說選個好日子就算了,還要晴天也罷,不冷不熱怎麼回事?
他們能測一下究竟晴天下雨的,氣溫怎麼可能測出來!
偏偏乾隆感覺這確實是個大日子,不能出一點差錯,就讓欽天監好好算一個好日子了。
欽天監都要頭禿了,隻能硬著頭皮反複算,生怕挑了個不怎麼好的日子,他就得被乾隆遷怒了。
足足算了三天,欽天監才算出一個日子來。
內務府總管特地來問了好日子,這才心滿意足離開。
嫻妃就笑道:“原本內務府還得準備雨棚等物件,回頭要真的下雨了,還能遮一遮。如今讓欽天監算過了,必然是個大晴天,他們就能省下這個功夫了。”
沐瑤恍然大悟,原來內務府的心思在這裡。
並非真的要選個好日子,而是把天氣的事推到欽天監身上去。
這宮裡果然一個個心眼比篩子還多,誰都不想背鍋,就把鍋順手遞給彆人了。
從禦膳房遞給內務府,然後內務府也遞了一半給欽天監。
沐瑤眨眨眼,好笑道:“要真的下雨了,欽天監豈不是要倒黴了?”
嫻妃也跟著笑了,點頭附和道:“是啊,所以這內務府聰明得很,要真下雨他們沒有準備,那就是欽天監的錯了。”
既省了事,又不用背鍋,內務府何樂而不為?
沐瑤從窗邊看著外頭的天色,感覺欽天監過得還挺不容易的。
不過哪怕延遲大半個月,三月份在室外還是有點冷的,吃著鍋子雖然暖和一點,卻都是老人家,火盆就得準備起來。
哪怕在室外用火盆沒有室內那麼暖和,也不能真的一點不用。
外邊又沒有擋風的地方,讓老人家吃風凍著,那不是開玩笑的。
這時候醫療條件不太好,風寒都可能要人命,更何況是這些年邁的老人家。
他們能活到如今的歲數不容易,彆是因為參加千叟宴給凍病了,一命嗚呼,那就太不值得的。
沐瑤想了想,跟嫻妃低聲問道:“要說這千叟宴如果能在屋子裡頭就好了,起碼要暖和得多。在屋子外頭的話,火盆也不知道夠不夠用。”
嫻妃看出她的擔心來,遲疑道:“內務府應該會準備這個吧?讓人問一問就好了。”
她扭頭讓石榴去問一下,平日跟內務府打交道不算少,都是石榴傳話的,去問一問倒也無妨。
內務府總管倒是被問住了,他們想著老叟圍著爐子吃鍋子就該暖和了,怎麼還需要另外準備火盆?
石榴就答道:“爐子前頭是暖和,後頭卻見風。都是年邁的老者,吹著冷風可不是開玩笑的事。要是他們參加過千叟宴之後有什麼事,對皇上的名聲有礙,這就要歸咎在你們頭上去了。”
畢竟準備火盆這樣的事是內務府的職責所在,他們沒準備讓老叟們凍壞了,那就是內務府的問題。
乾隆一個不高興,內務府就得倒黴了。
內務府總管連連拱手道:“多得石榴姑娘提醒,我這就去準備準備。”
他苦著臉,鍋子還在加緊做著呢,好在火盆倒是夠了。
上千老叟需要百個鍋子,也得至少百個火盆才行。
好在鍋子得一樣,火盆倒不必,四處勉強湊一湊,好歹還是能湊上的。
皇後聽說這事是嫻妃問的,後來叫她過來處理宮務的時候不由問起。
這才得知是沐瑤擔心老叟們凍著了,嫻妃才幫著問了問內務府。
顯然內務府沒想過這回事,就沒準備了,這會兒準備還來得及。
皇後就笑著點頭道:“純嬪妹妹心善,倒是很為老叟們著想。”
內務府就是為了辦差,隻要乾隆挑不出毛病來就行了,哪裡會如此體貼入微呢?
乾隆更不可能在意這個,可以說壓根就沒注意到,他想要的就是一個熱鬨的場麵罷了。
回頭皇後就跟乾隆提起此事,笑著道:“純嬪妹妹心善,還為皇上分憂。想想那些老叟在千叟宴後回去家鄉,必然會口口相傳皇上的恩德。他們回去後比之前更是精神奕奕,鄉人哪怕沒能有幸目睹聖顏,也與有榮焉。”
言下之意,要是老叟們給凍病了,回去病懨懨的,再大的人榮耀就缺了個口口相傳的源頭了。
乾隆挑眉笑道:“純嬪確實用心,連這些細枝末節都想到了,內務府辦差的還不如她來得細心。”
好在他暫時沒有責罰內務府的意思,不過也讓李玉去敲打一番。
沐瑤都幫忙想得那麼仔細了,要是千叟宴還沒能辦好,老叟們出什麼問題,就是內務府的錯了。
內務府冷不丁身上多了一個鍋,總管嚇得冷汗都要下來了。
他嘴裡發苦,一時明白要不是沐瑤提醒,這些老叟凍著就不好了。
一時又覺得她要沒提醒,就誰都不會想到這個。
那些老叟們回到家鄉去,誰還會在意他是病了還是死了呢?
李玉冷眼一瞥,多多少少就能猜出內務府這總管的心思,冷哼道:“你還覺得娘娘多事了吧?想想皇爺爺當初的千叟宴辦得是妥妥當當的,回去的人口口相傳,四處稱讚。要是這次還不如上回,你說讓皇上怎麼看?”
是覺得乾隆不如康熙,還是底下人辦事不如以前?
大冬天的,內務府總管後背的冷汗都出來了,連連點頭哈腰告罪道:“是小的想岔了,多得李伴伴提醒。”
李玉冷笑道:“緊一緊你的皮,彆怪我沒提醒你,這事回頭要是辦砸了,你這腦袋就彆想要了。”
“是是是,”內務府總管連連應下,親自送李玉出去後,回去拚命敲打了底下人一番,火盆也仔細看過,又讓人準備了中等的木炭。
最好的銀絲炭是不可能都用在這裡了,畢竟這邊用了,後宮那邊就少了。
給千叟宴燒上一回,哪怕隻有一天就能把宮裡存的銀絲炭燒掉一半多。
而且千叟宴就在殿外,不是在殿內,銀絲炭最好的就是沒什麼煙,不熏人,在外頭散煙要好得多,就沒必要用上這麼好的炭了,反而是浪費。
當然也不能用最糟糕的木炭,不然燒起來煙熏火燎的,光是想想那個場麵,到處濃煙滾滾,老叟們的臉都看不見,他們也要看不清乾隆,這千叟宴有什麼意義了?
在上首的乾隆很可能也會被熏到,到時候內務府有多少腦袋夠砍的?
內務府總管恨不得三頭六臂到處看了一圈,總算是妥當了,感覺整個人都累到虛脫了。
接送老叟上京的人陸續回來了,安置這些老叟也是個問題。
人數那麼多,不可能當天來回,自然得找個適合的地方給他們住。
不說特彆好,遮風擋雨和暖和一點總是要的,彆是還沒進宮就給凍死了。
短時間內要湊夠這麼多人,戶部底下小官跑得腿都快細了。
原本要求是六十五歲以上的老叟才算,但是實在湊不到上千人,最後上稟了乾隆,他才勉為其難往下降低了一些,六十歲以上就可以了,才叫戶部湊到了。
京城內沒有那麼多的地方能住下上千人,最後隻能在京郊外圈了一片地方,給老叟們臨時住下。
搭的是帳子,帳子不算大,能住好幾個人。
裡頭有火盆,也有足夠的木炭,讓老叟們湊合住上幾天還是可以的。
一切準備就緒,已經過了二月,來到三月了。
大名鼎鼎的千叟宴,沐瑤也想去看一看。
乾隆自然沒有不樂意的,不過讓人抬了屏風,擋在前麵,讓皇後帶著幾個嬪妃過來湊熱鬨。
高貴妃、嫻妃,再加上沐瑤,滿打滿算隻有四個嬪妃過來了。
哪怕乾隆點頭,人太多卻沒必要,隻點了她們幾個跟著一起來了。
嘉貴人簡直羨慕壞了,看著嫻妃離開的時候拽著手裡的帕子,心想要是自己也能晉升上去,這樣的熱鬨就能湊上了。
可惜不管她心裡怎麼想,這回是絕對沒份的。
皇後領著她們三人共用一個鍋子,正好幾人坐一起,吃著也熱鬨。
沐瑤看著這個鍋子有點新,不由笑道:“內務府那邊不是說鍋子不夠,突然添上我們幾人,他們是去哪裡湊上的鍋子?”
高貴妃也好奇了:“對啊,之前不是說鍋子不夠?這才提前幾天,新鍋子又多做了一個嗎?”
皇後就笑著答道:“內務府當然不可能缺了十個鍋子就隻做十個,要是今兒哪個鍋子壞了或者不好使了,他們一時之間也變不出一個鍋子來。”
沐瑤聽得恍然大悟,內務府也挺聰明的,還知道留幾個備用的,臨時也能換上。
如今乾隆臨時加上她們幾個嬪妃,內務府也能立刻多送一個鍋子來了。
內務府總管在邊上擦著冷汗,要不是劉銀提議多做幾個,還提出請京城鐵匠鋪的匠人來幫忙,隻怕那十個鍋子也就勉強打出來,更彆提是備用的了。
要不然皇後帶著嬪妃來千叟宴居然沒鍋子,這不是要笑掉大牙嗎?
乾隆今兒穿了一身明黃常服,腰上掛著龍紋玉牌,意氣風發地坐在上首。
底下百張桌子坐滿了老叟,沐瑤偷偷從屏風角落看了一眼,隻覺得十分震撼。
難怪帝王們都喜歡坐在最上麵,在高處一眼能望到頭的感覺真的很爽。
尤其上千人起身一起行禮,那場麵就更加震撼了。
這上千人還都大多是白發白眉的老者,那就更難得了。
沐瑤心想乾隆的心情肯定不錯,虛榮心也是大大被滿足了。
當年康熙帝第一次辦過千叟宴,也就雍正還沒來得及辦,乾隆是趕上好時候了。
這才登基多久,他就迫不及待辦這個,肯定還會辦下一回!
果然乾隆滿臉笑容,抬手示意老叟們起身落座:“眾位不必拘束,今兒朕是與民同食。”
老叟們又是一拜,這才慢悠悠落座。
火鍋的鍋底早就滿上了,火也點好了,如今咕嚕咕嚕冒煙,可以放肉放菜了。
有些老叟沒吃過這個,旁邊還有兩個小太監伺候,口齒伶俐教導他們怎麼吃。
內務府好歹這次留了心眼,想著這些老叟可能大字不識,更彆提見過鍋子,挑了百來個年紀不大卻機靈的小太監在旁邊守著了。
這一點確實做得好,老叟們聽著很快就學會了,一個個吃了起來。
不同的肉有不同的火候講究,豬肉稍微放久一點,牛肉就要快,這才足夠鮮嫩,羊肉也得煮一煮才好吃。
這些老叟有些牙口不好,吃著豆腐卻也不錯,肉煮爛一點也能入口。
大夥兒吃得都好,很多人更是一邊吃一邊落淚,還起身給乾隆行大禮,嘴裡喃喃說著什麼。
離得遠,沐瑤是聽不見,卻有機靈的小太監記下,趕緊上前來轉告乾隆。
不外乎是天佑我朝,得新皇登基,萬民歸心之類的。
沐瑤眨眨眼,這些老叟很多說不識字,倒是很會說話,沒見乾隆開懷大笑的模樣有多高興嗎?
因著這老叟會說話,那一桌乾隆就讓人多送了幾盤肉。
其他人一見,每個鍋子麵前都推出一個會說話的老叟給乾隆灌迷魂湯。
他們說的不像書生那樣文縐縐的,直白得很,但這種直白卻是樸素又熱烈,讓乾隆聽著一晚上都笑得合不攏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