沐瑤從高貴妃那邊得知高斌打算培養侄子來當接班人,有些意外,卻又覺得是情理之中。
要是彆的職務,大多都會要求避嫌,不會讓親屬來接任。
但是治理河道這個,油水沒多少不說,還太辛苦了,得日曬雨淋。
治理得好,沒有決堤,那是本分。可是如果河道出一點問題,那罪過就大了。
洪水所到之處,房屋田地被淹沒,損失太大。
而且治理還需要很長的時間,才可能看到效果。
加上這幾年來黃河決堤頻密,暴雨也不少,很容易就洪水泛濫,治理河道的不但可能丟官職,還可能丟腦袋,誰願意去呢!
功勞沒多少,吃苦第一名,就隻能讓自家人來了。
高斌當然也稟報過乾隆,思前想後,隻有一直跟著自己的侄子高晉比較合適。
一來他身子健壯,人也年輕穩重能吃苦。二來從小跟著高斌好幾年了,對河道也比較熟悉,接手也容易一些。
自然如果乾隆不願意,又有更好的人選,高斌當然就不會選自家侄子了。
那麼苦的差事,如果有人願意來,高斌自然歡迎。
乾隆就是選不出來,才會讓高斌繼續留任,當然也沒有反對,於是高晉就留下了,暫時隻做高斌的副手。
過幾年高晉帶出來了,高斌也能全身而退的。
比起高斌膝下隻有高貴妃一個女兒,他的兄長膝下就有足足七個兒子卻沒有女兒。
高晉排行第四,文武都不如其他兄弟,好在性子穩重又耐心,就被高斌帶在身邊,對河道治理也十分感興趣。
他也不是長袖善舞之人,治理河道隻需要跟匠人和河工打交道,比起官場要輕鬆舒服得多。
沐瑤對這個叫高晉,高貴妃的堂兄弟有些印象。
在於高晉以後也是死在任上,而且一直都在治理河道上麵頗為功績,可以說完全是高斌的完美接班人了。
治理河道的人才太少,也不能總讓高家的人接下去,實在不太人道了。
要是在科舉當中添上這個科目,找到這方麵的人才,以後乾隆的選擇不就更多了?
沐瑤倒是委婉跟乾隆提了,他卻道:“若是對河道十分了解,那該是住在河邊上的。那麼他還得會四書五經,才可能考上。”
言下之意,這人讀書要好,家裡肯定不會差到哪裡去,就很難會對河道特彆熟悉了。
如果是寒門子弟,光是讀書這個就已經花費了所有的時間,其他可能就在抄書等兼職掙點溫飽錢的路上,更不可能對河道熟悉。
如果隻對河道熟悉,讀書可能就沒那麼好,就會考不上了。
這就尷尬了,科舉是統一的,所有四書五經是必考,河道的人才要是破例的話,就會讓人鑽空子了。
沐瑤皺眉想了一下道:“皇上,那可以另外設一個專門給河道治理的人才進的地方?”
乾隆也搖頭道:“要是專門設立這麼一個官職,卻也不需要那麼多的人。”
治理河道的人十個八個就很足夠了,幾十個上百個就多了。
天下人才那麼多,要是他們都想鑽這個空子,擠破頭進來,豈不是浪費了很多人才?
而且破格錄取這個,就跟捷徑一樣,就叫很多人心動,不想走正經陸了。
所以這不行那不行的,沐瑤的眉頭皺得更緊了一點。
乾隆伸手撫了撫她的眉心,笑著道:“你這是聽高貴妃一說,憐惜高斌年紀大了,還要留下治理河道吧?朕之前也想過,這個職位讓人破格錄取後,卻是除了這個之外不能有彆的提拔。”
換言之,除了治理河道之外,就不可能有彆的了。
這樣就定死了這個職位,讓想鑽空子進來又作為跳板高升的人敬而遠之。
然而這麼定死了,也就沒人願意來了啊。
誰會願意一輩子隻乾治理河道這個,還不能晉升,有苦又累又沒有晉升空間,誰要乾啊!
於是乾隆這個想法最後就隻能擱淺了,如今沐瑤提起,他才想起曾經的這個提議來。
沐瑤無奈一笑道:“這事確實叫皇上為難了,隻能在河邊的小官看看他們有沒治理河道的才能了。”
乾隆點頭道:“確實,朕已經讓人留意了。在河道旁邊的城鎮,洪水泛濫的時候,這些父母官之前有沒做什麼預防,之後又是如何安撫百姓的。”
若是預防做得好,那麼以後去治理河道那邊也不是不行。
要是安撫百姓做得好,以後受災後輾轉各地安撫百姓的工作也能做起來了。
乾隆因為得到蘇家食肆這個消息網之後,猶如多了許多眼睛和耳朵,收到的消息也能更接地氣了,而不是從官員的口中和折子裡得到,更真實和具體一些。
他就發現每次受災之後,隻開倉賑糧是不夠的。
源於蘇家之前在一個地方的分店,因為受災了,他們開門賑粥。
因為食肆消息要比其他店麵更靈通一些,會一邊送粥,一邊讓嗓門大的小二就在棚子旁邊大聲說說最近的消息。
比如受災是哪裡,淹沒了多少良田,水位上升到哪裡,如今退到哪裡,河堤有沒壞,壞了怎麼修補,修補到哪裡了,都說得一清二楚。
百姓們一邊喝粥一邊聽,也能知道自己住的地方水退了沒,河堤還得修繕多久,幾天後才能回去。
然後小二還會喊著怎麼預防,死去的牲畜不能要,也不要直接用手碰,而是用布條裹著手來拿走。
水也要燒開後再喝,免得上吐下瀉等等。
因為說得清楚明白,每天都會有新的消息,百姓們心裡有底了,自然而然就沒那麼惶恐害怕。
當地官府反應也迅速,蘇家食肆把消息分享過去,他們就立刻帶人去安排,把百姓安置好。
生病的就挪到一處,有大夫在,藥材也是夠的。
因著蘇家食肆每天反複說,百姓也明白有些病會傳人,挪開不是讓自家人等死,而是隔開,免得家裡人也跟著一起生病了。
等痊愈了,家人就會放回來的。
那邊還有大夫和藥材,能救自然會救下來,實在太嚴重救不了,那也是沒辦法的事了。
這是官府出錢,百姓們一個銅板不用花,家裡人大多都回來了,知道是個好地方,也就不會有人鬨了。
當地百姓看父母官井井有條的,身子康健還會主動幫忙修繕河堤,或者幫著收拾已經退水的地方。
畢竟有些老弱婦孺住的地方,他們沒力氣根本收拾不了,有這些身強力壯的青年人組隊去幫忙,收拾就要快多了。
不至於放很久,被太陽一曬,在水裡又泡過,帶來更大的病疫。
乾隆就發現這樣的安撫方式十分高效,有些當地官在安撫百姓上尤為出色,當然也有得到消息後什麼都不做的父母官,不想做也不知道該如何去做的,撤掉換人就是了。
得了這麼個耳目的好地方,乾隆已經撤掉了不少地方官員,隻覺得能用的實在太少了。
多得科舉選拔上來的人才足夠多,不然就他這個撤官的速度,多少候補都快不夠填了。
原本這讓禦史們相當詬病,這十年寒窗好不容易當官,沒多久就被撤職,然後可能就不給再重用了,不就白讀了一場嗎?
乾隆應該給這些官員一個悔過的機會,而不是說撤就撤,毫不含糊的。
當然被乾隆噴了回去,十年寒窗苦讀當官就能胡來了嗎?
都是父母官了,不關心百姓們死活,拿到消息後什麼都不乾,所謂十年寒窗苦讀,這都讀到哪裡去了?
給什麼機會,他們沒安置好,害死多少當地百姓,給那些百姓複活的機會了嗎?
更彆說因為沒有處置,還引發瘟疫,讓國庫收拾爛攤子,出了多少錢去擺平,有重來的機會嗎?
禦史被噴得無話可說,乾隆依舊撤官,不過比起以前少多了。
不是他終於心軟了,而是之前那些被撤掉的人就是警鐘,敲得後邊的人再也不敢在其位不在其職了,一個比一個認真起來。
他們既然認真了,自然沒有乾不好的。
哪怕乾得不夠完美,起碼是認真去做了,最後做得不夠好,乾隆也不至於遷怒還撤職的。
除非對方胡來,反其道而行,害死更多人,除此之外的,乾隆都能寬容一二了。
這就讓地方的風氣比以前更好了一些,很多地方官是十年寒窗苦讀後好不容易考上當了官,於是就什麼都不做隻等享福了,哪有這樣的好事呢?
還彆說,真是讓乾隆找到不少對河道有一些經驗的人才,不過比起高斌確實差多了,培養一下也算是個人手,於是一股腦都調去給高斌了。
高斌一下子多了那麼多人手,倒是能稍微輕鬆一點了。
高貴妃對此很是感激,她雖然跟乾隆也提起過,卻沒能給出什麼意見來,沒料到乾隆其實也嘗試過。
如今因為蘇家食肆這消息網在,才讓事情更順利一點,能找到更多河道方麵有經驗的人才了。
沐瑤就笑道:“跟我道謝什麼,該跟皇上道謝才是。”
高貴妃抿唇一笑:“是,你說得對。”
她第二天就設了小宴,擺上鴛鴦鍋,請了乾隆和沐瑤過來吃鍋子。
熱熱鬨鬨吃一鍋,另外還準備了梅花酒,很是解膩。
酒過三巡後,乾隆心情不錯,扭頭對沐瑤說道:“朕打算在紫光閣,讓功臣的畫像擺進去。”
沐瑤一聽就明白,之前張廷玉非要進太廟,是不少臣子心裡想要死後去的地方。
但是太廟那麼那麼大,塞幾個臣子就不錯了,再多就不行的。
位置少,還得讓人上進,於是乾隆就從沐瑤的如意館那邊得到靈感,不如在紫光閣也擺上畫像,卻是功臣的畫像,那麼大臣們不就有新的盼頭了?
這就跟讓驢拉貨,前麵吊著一根蘿卜一樣,這紫光閣的畫像進去,就跟吊著的蘿卜沒什麼兩樣了。
沐瑤心裡吐槽,麵上還是笑眯眯道:“皇上這個主意好得很,若是畫像的話,郎大人那邊的人手足夠應付了。”
都不必另外找人,郎世寧那邊帶著徒弟就能辦妥。
乾隆點點頭道:“朕也是這個意思,讓郎世寧把此事辦起來。他那個徒弟聽說天賦不錯,在畫像上尤為出色。”
沐瑤知道郎世寧的徒弟正是木棉的弟弟木德了,看來他在乾隆這邊也算是掛上號,混了個眼熟,就附和道:“是,之前就聽說朗大人的徒弟天賦不錯,他的姐姐正是我身邊的木棉。”
乾隆笑著點頭:“原來如此,這姐弟兩個在畫畫上都不錯。”
就是弟弟天賦高,姐姐的天賦一般,卻正符合沐瑤的要求,一起進宮來了,運氣卻也夠好的了。
最近的功臣不用說,自然是傅恒了。
乾隆就打算讓郎世寧帶著徒弟先去傅恒那邊,把畫像儘快做好的。
他起初定了二十四個位置,後來發現光是傅恒之前帶兵作戰,裡頭英勇的功臣就不少,於是索性一口氣擬定一百個位置了。
一百幅畫像要全擺在紫光閣裡麵,一定相當震撼。
不過乾隆打算前麵五十個,他就親自題讚語,後邊五十個就有大臣們來題字。
早朝的時候他一宣布,大臣們一個個心裡都琢磨著,什麼時候自己的畫像能放進紫金閣,著實是光宗耀祖之事了。
臣子們摩拳擦掌都想乾大事,得大功績。
文臣還好,如今各處都有用他們的地方,武將就慘一點了。
隻要沒有戰事,那麼武將就沒什麼用武之地,立功就更不可能的了。
他們既盼著儘快又戰事,又不想有戰事,畢竟立功的同時,性命也可能危險了。
都說好的不靈壞的靈,還真有戰事了。
乾隆接到消息,西邊那些戰敗逃逸的將領和士兵,原本跑到北邊去了。
然而北邊也臣服了,他們就悄悄跑了出來,還重新集結又要鬨騰。
好在敵軍人數不多,邊境線留下的守軍也足夠了。
甚至都不用多長時間就能打退對方,守軍屯田的糧食已經收獲放在倉庫,也足夠這段時間消耗。
於是乾隆就沒讓戶部另外撥糧草,隻等著好消息傳來就是了。
哪知道半個月後,乾隆卻接到消息,士兵們糧草不足,隻能寫折子來求救,希望能夠撥糧草過去。
這就讓他感覺稀奇了,一邊讓傅恒清點糧草,讓人領兵出發送過去。
一邊又讓人調查,屯田那些糧食去哪裡了,是被人貪汙了,變賣出去才會不夠,還是保存不妥當變壞了?
糧草送到半路,還傳來消息,守軍被打了個措手不及,糧草又不夠,損失慘重。
乾隆一邊生氣一邊遣兵調將,他原本想讓傅恒重新帶兵,不過傅恒剛歇下來沒兩年,又該給其他人一點機會。
踴躍自薦的武將不要太多,乾隆最後點了阿桂帶兵出發。
這次不把人徹底收拾了,阿桂也不必回來的。
阿桂領命,立刻就帶兵出發了,急行軍多日趕到邊境,一邊打退敵軍,一邊還派人守著糧倉,私下調查糧草不足之事。
屯田這件事太敏感了,乾隆派人調查,隻知道今年因為乾旱欠收,於是糧草不足的。
乾隆當然不信,讓阿桂過去後私下再查探一番。
確實跟之前稟報的一樣,去年天氣乾旱,哪怕不斷灌溉也是於事無補,收成就差了許多。
但是阿桂從小兵的嘴裡卻得知另外一件事,就屯田之外,兵丁竟然能夠在附近置辦田地。
這些是私人田地,收成自然不必上交。
雖然都欠收,但是這些私人田地加起來收成的數目並不少,要高價賣過來,倉庫當然不收,於是就出現了兵丁沒餓死就是糧草不夠的笑話了。
乾隆接到阿桂的密折,氣得要命。
他正在沐瑤這邊逗弄四格格,李玉送來八百裡加急的密折,於是就出去看了一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