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算江南巡撫膽子真的大到會謀害太子,他也絕不會讓太子失蹤,而是編造出比如太子查案時被流寇,或是外邦刺客殺害等理由。
江南巡撫一開始不是沒有這樣打算過,但失蹤的不止太子一人,太子所有侍衛親近,連同能正式太子身份的金印都一並失蹤了,江南巡撫除非能在世間拉出一個和太子長得一模一樣的替死鬼,否則沒有金印,沒有其他侍衛的蹤影,他哪敢偽造假太子?
要是他這頭弄出個假太子,那邊真太子和他的侍衛就跑了出來,他不也還得死嗎?
所以太子失蹤後,江南巡撫比誰都急,他甚至都主動派人去尋找太子的蹤跡了,但是他什麼也沒找到。
於是太子失蹤之事再也瞞不住後,這個黑鍋果然扣到了江南巡撫身上,雖然大家都知道太子失蹤絕不會那麼簡單,可是就連皇帝都默認了這一事實,即使有幾個忠心耿耿的大臣死諫,懇請皇帝再查,可查不到太子蹤跡,那又有什麼用?因此後來便沒有人再敢多說什麼了。
隻有蕭雲淵知道,皇帝不想再查是因為他本就想要他這個元後留下的太子早日死去,好給他最愛的唐貴妃生下三皇子挪出太子之位。
現在他失蹤了,皇帝傷心一陣子就完了,或許連傷心都不會傷心,隻會高高興興地立新太子。
不過得知這個消息後,蕭雲淵卻也不是很急,因為他倒是想看看這新太子之位,到底會落到哪個皇子的頭上——畢竟皇帝雖然寵愛唐貴妃,可是德妃也不是吃素的,除了他以外,沒一個皇子是嫡出,大皇子好歹還占了個“長”字,三皇子占了什麼?
難不成皇帝還能廢了繼後,讓唐貴妃做皇後?而且他那個四皇弟,似乎也不是吃素的。
蕭雲淵明白自己眼下暫時無法回原身,他急也沒用,就算新太子已經立下,哪怕是新太子登基,隻要他還活著這帝位他都能搶回來。
倒是寧婼聽到太子失蹤不見的消息後有些悵然,即便她早就知道了這個結果。
逐雀見了還問寧婼:“姑娘,您之前又沒見過太子,他死……失蹤了,您傷心什麼呀?”
“唉,倒也不是傷心。”寧婼歎了口氣,否認道,她蹙眉想了一會兒,卻仍然想不出該怎麼解釋這種感覺,最後才道,“我就是覺得……太子挺可憐的吧。”
寧婼是真的覺得太子有些可憐。
她對太子的了解全部來自於原著,而在原著中,太子並不是一個反派,他隻是一個炮灰。
蕭太子是元後所生的嫡子,元後誕下蕭太子後不久便離世,而當今的皇帝當初娶元後,不是因為喜歡,隻是想要借助元後母家的勢力,所以後來元後死了,皇帝又娶了元後的妹妹做繼後,隻是皇帝這回懂得注意不讓繼後生育了。
而皇帝不喜歡元後,自然也不會喜歡元後所出的蕭太子,蕭太子失蹤後,蕭帝便極力想立三皇子做新太子,但是還有個大皇子在其中阻攔。
原著裡的男主四皇子是蕭帝酒後臨幸某個宮女留下的皇子,也不受蕭帝寵愛,三皇子和大皇子眼中也不把這個四皇子看在眼中,誰知最後就是這個不起眼的四皇子一路打臉,最後登上了帝位。
寧婼起初是覺得四皇子和太子一樣可憐,她也挺喜歡《妧後傳》這本書的,但是書中卻沒寫蕭太子的失蹤和四皇子有些乾係——因為這本書是以寧妧的視角來寫的。
所以當她得知太子失蹤和四皇子有關之後,她便忽地有些感慨。
不過正如逐雀所說那樣,她沒見過蕭太子,對蕭太子的了解也僅限於原著裡的寥寥幾句話,說是為他傷心難過根本就不可能,至多會為他們兩個共同的炮灰命運感慨一下——她這邊有了轉機,太子那邊卻沒有。
寧婼惆悵了短短一段時間後,就把這件事拋到了腦後,反倒是聽見寧婼說自己的可憐的蕭雲淵,把寧婼這話記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