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靜金也固定好了冰棍箱,騎著自行車,去了俞督縣城。
路上走來的是杜琴芬母女三人。
這杜琴芬隻生有二個女兒,以前跟潘大章家是兩隔壁。
她給兩個女兒的名字也是奇怪,大女兒叫孫大玉,小女兒叫孫小玉。
看見潘東玲姐弟,也是很熱情。
“琴芬表嫂,你們也去大嶼山砍柴麼?”
潘東玲禮貌開口問道。
“是呀,東玲,你也帶兩個弟弟去砍柴?哦,這個是叫大章的吧,越長越大,越壯實了。”
四十出頭的杜琴芬,風韻猶存,非常耐看。
跟在她後麵的孫大玉其實跟潘大章還是小學同學,隻是她沒有去讀初中。
看見潘大章,羞澀地彆過了頭。
後麵小的孫小玉跟潘小章也是同班同學。
“是啊,我要帶他們去大嶼山砍幾次柴,我媽又是這麼懶的人,我怕以後家裡會煮飯的柴火都沒有。”
潘東玲邊跟杜琴芬聊天,邊快步地朝前走。
“你媽媽養有你這麼勤快的女兒,哪用擔心會沒柴燒。咦,昨天我看見你爸回來了。”
“是啊,今天一大早又去礦山上了。拿退休表回來填。”
“喲,你爸退休了?那麼叫你弟弟去頂替?”杜琴芬看向潘大章的目光,有了不一樣的光彩。
“肯定叫大章去頂替了,可惜我又是個女的。有兒子不可能叫女兒去頂替的。”
“當工人好哦,高人一等了,拿鐵飯碗,是多少農民做夢都想的事情。”
“肯定比務農種田強多了。”
兩人閒聊著。
潘大章看見後麵又來了幾個人。
潘廣春和黎蘭英,還有鄰居黎衛國三兄弟。
都是一樣的裝飾。
都是去大嶼山砍柴的。
所以他特的放慢了腳步,等潘廣春幾人走近。
潘小章卻對孫小玉異常感興趣,拿出口袋中的番薯乾來討好她。
按照潘家的輩份,潘廣春要叫潘大章為叔。
但是他年齡上跟潘東玲一樣大,比潘大章大三歲。
所以平常見麵也隻是互叫名字。
“廣春,雲青去了楂林村你舅的磚瓦場沒有?”
“一大早就跟壩上那個瘤臉去了。”
“你怎麼不去賣冰棍?”
“天天賣冰棍,煮飯的柴火都沒有了。”
後麵的黎衛國笑著說:“應該不是廣春家沒柴火燒,而是蘭英姐家沒柴火燒了吧?”
潘大章也聽潘雲青說過,他哥正在追求黎蘭英。
“他砍他的柴,我砍我的柴,關我什麼事?”黎蘭英有點不樂意了。
她老爸在盤山鎢礦當工人,家裡有一弟,生活條件也不錯。
而潘廣春家四兄弟,家境貧窮。
黎蘭英媽媽對於他們兩人交往是極力反對的。
兩人以後成不成得了,還是個異數。
黎衛國個子矮小,比潘大章小一歲,在甫錢初中讀初二。
成績突出。
潘大章前世跑去廣東打工,在工廠裡認識一個廣西妹崽,後來兩人結婚。
生了三個小孩,跑到廣西去做生意。
黎衛國就成了他最知心的老鄉兼發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