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上午,摘了至少400公斤。
這幾棵都是至少樹齡在幾十年的大樹,每棵樹上至少還有鮮果近200公斤,五棵樹估計有上千公斤楊梅。
本來一棵樹長300多公斤果,六月初就有村裡小孩偷偷上樹去摘果了。
也有進山砍柴的偶爾也竄上樹去摘一把。
掛果比較低的基本上都給人摘完了。
摘果的途中,還有本村的野小子,站在高處向這邊丟石崽。
溫小芹兩個表哥也是本村人,所以潘大章根本不會跟他們產生衝突。
中午時候,溫小芹媽媽煮了飯,炒了青菜,還煎了幾個雞蛋,讓大家吃飯。
溫玉慶看見屋內堆放了一大堆的楊梅,發愁地說:“這麼多楊梅全部摘下來了,不處理的話,這麼熱的天氣,幾天就壞了。”
女兒雖然跟他說了潘大章的主意:泡楊梅酒和曬楊梅乾,但是以前畢竟沒乾過,心裡沒底呀。
“溫叔,你不用擔心,我會教你們怎樣處理的。你們村有醞米燒酒的人麼?”
潘大章看剛才吃飯前,溫玉慶還跑去村裡小賣部要了一斤米燒酒回來。
他記得月舟村壩上組有個人專門釀米燒酒出售。
本地很多村都有釀米燒酒的人。
這種酒,度數高,老酒鬼喝起來才帶勁。
也便宜,釀酒的往裡麵摻點冷開水,才賣8分錢一斤。
去跟釀酒人買沒摻水的,高濃度的米燒酒,也才一毛二分錢一斤。
“我家就是釀米燒酒的。”其中的一名叫溫小剛的堂哥回答說。
也就是說溫玉慶的哥就是釀酒的。
而溫玉慶前幾年自己也會釀米燒酒,家裡還有五六個大酒缸。
“溫叔,去打幾百斤高濃度的米燒酒回來,用你家裡這些大酒缸去泡楊梅酒,半個月以後就可以出售了。”
潘大章把處理方法都說了出來:“泡酒剩下的,還可以製作楊梅乾。製作方法我可以教你們。”
溫玉慶聽了,頭搖得拔浪鼓一樣:“楊梅乾沒有搞過,但是楊梅酒我每年都會泡,可是味道不算好,自己喝還勉強,拿去售賣的話,不知道有沒有人要?”
他讓堂侄小剛去他家裡拿一瓶頭段時間泡的楊梅酒過來。
潘大章喝了一口,就知道了問題出在什麼地方。
裡麵根本沒有放冰糖,酸味大濃,甜度不夠,喝起來肯定又澀又苦了。
“泡的方法沒錯,隻是少放了一樣東西?”
“什麼東西?”幾人都齊聲問道。
“明天我去鎮上百貨商店逛逛,看有沒有買,有的話買點回來,加到酒裡,酒味就不一樣了。”
他並不急於說出答案,因為這時候白糖和冰糖,對於一般的村民來說都是稀罕物。
百貨商店買的話,要一毛五一斤,還要憑糧票。
有錢沒糧票都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