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人把東西綁在後座上。
“德東哥,東西裝不裝得了?裝不了那麼多的話,我去家裡騎輛自行車過來,幫你拉到夏祺村去。”潘大章主動提出來說。
畢竟他幫了自己那麼大的忙,主動示好是應該的。
潘德東:“不用了,我又不是賣給夏祺村,隻是去學徒。再說也不遠,每次回來都搬點,就行了。”
他們兩人出門,劉地女還追在後麵問:“你爸明天可能會到家,帶德林去單位,明天你還回來麼?”
“不回了,他去就去吧,我回來看見也煩,省得大家都不自在。”
潘大章也告辭回家。
經過萬子嶺水庫時,隱約聽得堤壩上防洪渠邊上,坐著兩個人,在低聲爭執著。
仔細一聽,原來是潘德林和黎豔英的聲音。
“我這樣跟你談了幾年,你就這樣把我甩了,是吧?”黎豔英帶哭泣的聲音。
“怎麼是我甩你的呢,再說了以前我們的關係也一直沒有得到他們的承認,從來不敢明目張膽地在一起。”潘德林的聲音。
“你個沒良心的,早已是你的人了,你還說這樣的話。啍!”
一陣悉悉索索的聲音。
潘大章加緊了離開的腳步。
德林哥也是,那個草垛上不可以打滾,偏偏要跑到這個水庫泄洪口上來玩。
因為他家就在水庫旁邊,這條路是必經之路。
回到家,潘東玲幾個還在聊天。
客廳桌幾上點著一盞煤油燈,潘小章在煤油燈下看小人書。
潘大章把潘德東去夏祺村跟謝禮華學熬薄荷油的事說了出來。
“他走開來就沒事了,不然明天冠久回來,三父子在家肯定會大吵一架。”
鄒秀花若有所思地說:“咦,又是誰勸他去跟謝禮華學徒的?這主意高明呀,謝家本來就很器重他,再說這幾年謝禮華靠熬薄荷油早已經發大財了。跟他學徒,以後發家致富是遲早的事。”
潘東玲:“你以為德東去廣東彈棉被沒賺大錢麼?乾幾年了,恐怕早已是萬元戶了。”
“唉,人家日子過得越來越好,就是我們,不知道什麼時候才能賺到夠用的錢?”
潘東玲對潘大章說:“大章,若是做生意的話,也帶帶你姐夫。他腦袋沒有你這麼靈活,你若是有路子的就帶帶他。”
“我覺得做廢舊生意就適合姐夫做,今天我們去楂林紙廠和東溪綱鐵廠,也知道了,超過五百斤就可以拉到那裡出售。孟口渡那個開收購部的,去挨家挨戶的收購價也知道,利潤翻倍都不止。特彆是人家把廢銅當廢鐵賣給你,賺的利潤就更多了。象鴨毛跟雞毛這些,估計利潤也不會低。還有牙膏皮跟其他的廢舊,其實都是一樣的道理。”
潘大章把自己的想法全部說了出來。
“沒有那麼多本錢,可以從小積攢,運氣好的話,一次就可能把本錢賺夠了。”
就算他今天這樣。
有二三百元資本就足夠周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