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生福終於停下了手中的活。
“還是你消息靈通,我們班有幾個人達到了山明高中的錄取分數線?”
在學校,潘生福的勤懇程度比潘大章也強多了。
但是每次考試成績都是落在潘大章後麵,讓潘生強無比鬱悶。
就象這次中考一樣,第一天他自信比潘大章考得好,但第二天出來後,看潘大章自信滿滿的樣子,他知道又比他考得差了。
“何焱生380分、吳君昭372分、潘雲青318分、溫小芹315分、潘小香312分、許衛軍311分、黃水生和柳宗英都是310分。包括你我,有10個人上了錄取分數線。”潘大章輕描淡寫的說。
“大餅章,你都還沒說你考了多少分?”
拽什麼拽?
故意不說自己考了多少分,什麼意思。
“我411分,差四分就達到仁都師範學校錄取分數線,可惜了,隻能去俞督中學,不能去仁都師範了。”
就算是沒有重生,前世中考我也比你多考5分。
這時潘有久拿著一個簸箕走了過來。
“大章,那間碾米廠真的給你承包了?”
那間碾米廠他也想去承包,可是又怕有風險,猶豫不決之際,卻看見侄子潘大章拿錢進去,簽了合約。
眾人當場都跌破眼鏡。
一個十五歲的少年,做事這般果斷和堅決。
完全不象二哥那種扭捏作態,辦事粗蠻野乾的作風。
“是呀,所以特意過來跟你買盒鞭炮,明早開張用。”
潘大章知道月舟村有二家做鞭炮的,四叔才今年開始做。
“行,要多少響的?一百響二毛七,最大的是500響。”
潘有久把簸箕交給生福。
“去灶裡鏟一點稻草灰。”
幾十年後,人家鞭炮都是千響萬響,誰還買你百響的。
但是這個年代就是這樣,有些人家還花二毛七買個百響的鞭炮放呢。
過春節討個喜慶,有幾聲響就行了。
“幫我要一盒500響的。”
潘有久把一盒500響的鞭炮取來交給他。
潘大章把一塊三毛五錢點到他手裡。
這時潘生福用簸箕裝滿稻草灰,端著朝後院那兩間泥土房走去。
潘大章好奇地問:“叔,搞稻草灰去做鞭炮用?”
“是用來乾燥製鞭炮的硝和硫璜的,那玩意受潮了,鞭炮就不響了,所以要時常保持乾燥。”
潘有久把從灶台鏟來的帶有溫度的稻草灰,把受潮的硝藥和硫璜擱在上麵。
正是這一做法,讓潘有久二年後死於非命。
一簸箕的硝和硫璜受到稻草灰中火星點燃,爆炸。
直接把中間一扇牆,轟開了一個窟窿,當場把另一個房間製作鞭炮的溫有久炸成幾截。
跟他在房間一起做鞭炮的二兒子潘瑞紅幸運的被掀翻在一張桌子後麵,躲過了一劫。
隻是耳朵聽力受損。
那時潘大章已經在礦山上當工人了。
潘有久出事後,四嬸的兄弟還把幾個哥嫂叫到一起。
說他大姐一個女人家,無法將四兒二女拉扯大。
特彆是大兒子潘生福和二兒子潘瑞紅要花錢娶媳婦。
意思要經濟條件較好的潘柴久負責兩個侄子的娶親費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