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碾米的人實在大多,所以中午午飯潘東玲都沒有時間去做。
隻好鄒秀花去煮飯菜。
吃飯時輪換著來,碾米機不停。
孫震庭也是胡亂在碾米廠吃了幾碗飯。
一個上午碾了近二千斤,收費二塊多錢,還不到全部的三分之一。
估計今天至少有五十多人碾米。
潘大章暗自計算了一番,就算是5千斤,加工費也是十元。
刨去電費開支,還有孫師傅工資,可以賺七塊錢左右。
姐和姐夫兩人四塊,自己得三塊也不錯。
一個月算下來有百元進賬,比二個工人工資都高了。
不過,潘大章還不是很滿意。
一天幾塊幾塊的賺錢,速度有點慢,還比不上收廢舊賺錢的速度。
自潘小章告訴他榨油房裡麵還有一大堆廢鐵,他就在考慮如何就這事去跟潘六月談談。
當天下午,他跑去村委辦公室,隻看見謝文軍和會計潘育財在。
他當然不會問他們潘六月去了什麼地方。
要去拍村乾部的馬屁,自然也要掌握火候。
你把一件事弄得眾人皆知了,人家當乾部的又怎麼有操作的空間。
下午,潘大章在雜物房門口掛出去的那塊寫了廢舊收購部的牌子起了效果。
有幾個村民特意跑來問他的收購價格。
潘大章都一一告訴他們。
不久就有人回家去撿了雞毛、鴨毛、牙膏皮,還有廢紙前來。
幾個七八歲的小孩還拿出上百隻乾的土鱉蟲。
潘大章按照三隻一分錢收購了。
有一個老大婆還拿來了十幾斤曬乾的橘子皮。
“後生崽,橘子皮多少錢一斤?”
“二分五一斤。”
潘大章上次問了孟口渡村那個收廢舊的駝背,這兩樣的收購價。
雖然他不是很清楚藥店的收購價,但是按照人家給的價格總不會錯。
但是一戶人家可以搜出十幾斤橘子皮,還是讓他感到吃驚。
他仔細看了老婦人一眼,終於認出了她就是壩上那個庭院裡種了十幾棵臍橙的謝家。
他家果園生長的臍橙,個大味甜,吃了一個會忍不住想吃第二個。
潘大章以前在外婆家吃過她家的臍橙,因為麵前這個老大婆跟外婆是同一個地方的人。
她們還是堂姐妹。
潘大章記得那一年他剛去讀小學一年級,七歲。
有一次放學後回外婆家,看見這個姨婆在跟外婆聊天。
知道他是外甥後,就從隨身攜帶的竹籃裡找出二個又圓又大的臍橙,遞到他手裡。
潘大章當時迫不及待地剝開品嘗了一個,覺得味道特彆的甜,令人難忘。
又把第二個剝開,吃完,還是不過癮。
外婆還交待他把剝下的橙子皮放好,彆丟掉了。
可以賣錢,當然也可以煲湯時使用。
潘大章一段時間,腦海裡總是對她家的臍橙念念不忘。
但是很長時間那個姨婆都沒有再來外婆家。
再隔一段時間,臍橙就要全部摘完了。
潘大章決定自己去找找。
那個時候他就懂得了必須借助小夥伴的力量,才能完成這件事。
潘曉平、潘建偉兩人是他天天在一起廝混玩耍的小夥伴。
他跟他們說了有個姨婆家有臍橙很好吃的事情。
“我知道那個果園在什麼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