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0shu ,最快更新重生1983年最新章節!
第二天上午最後一節課上完,謝東生就把潘大章叫了出去。
“小潘,林安白編輯到學校來找你了,在我辦公室。”
來到謝主任的辦公室,看見裡麵坐著一座戴眼鏡,麵容白皙的中年男子。
“林老師,你好!我就是潘大章。”
他走前去跟他握手。
“潘大章同學,你好。剛才聽謝主任說,你還是學霸,成績在全校名列前茅的。不錯哦,還在《名詩刊》上發表過組詩。了不起哦。”
林安白雖然知道他還是一個中學生,但第一眼看見潘大章,還是不禁點頭讚賞。
結實健康的體魄,陽光帥氣的外表,雙眸間又透著一股跟一般少年不一樣的成熟和穩重。
“林老師謬讚了。林老師辛苦了,您是從江山坐長途班車過來,還是自己開車過來的?”
本地還沒有火車,隻有坐長途班車,而且還是一路顛簸。
“我昨天坐長途車到了岡州,今早再坐車到了你們俞督。革命老區交通還是這樣落後,唉……”林安白也是感慨萬千。
謝東生打了一個電話,然後對他們說:“我請示了曹部長,現在他讓我們去招待所吃飯,林老師可以免費住在招待所。他們幾個領導也想跟你會餐,談談文學上的事情。”
林安白搓著手說:“這不太好吧?還驚動了縣領導?我跟小潘談談,順便簽個協議,然後我明天就回去了。”
他對於這種官場上的應酬也並不是很習慣的。
“林老師彆客氣,曹部長聽說小潘同學的要連裁也是很高興。上次詩歌發表,他也召開了個座談會。領導很重視這方麵的工作,你林老師是大刊物的有名編輯,我們都想跟你討教寫作方麵的事呢。”
“不敢當,我隻是一個編輯而已,寫作水平可能都還不如小潘同學呢。”
他考慮片刻說:“等我幾分鐘,讓我跟小潘同學先把這篇的事先敲定再去招待所吧。”
他怕等下跟領導應酬,把正事給耽誤了。
“好,沒問題。”
他把辦公室讓給了他們兩人,走到了外麵走廊上。
財務呂娟下班走出財務室。
“謝主任,你辦公室那個小潘跟那位男子在談什麼?”
她剛才路過看見了潘大章在跟一中年人交談,碰見謝東生,於是好奇問他。
“那位老師是《江山文藝》編輯,小潘寄的一篇,給采用了。由於是長篇,決定分期連載,他是特意跑過來跟小潘簽合約的。”謝東生解釋說。
他隻守候在走廊上,也不走遠,等小潘兩個談妥了,他還帶他們去招待所用餐。
“啊,這個小潘這麼厲害,又發詩又發的,真的成了我們學校,不,是我們縣,甚至是岡州地區的大名人了。”
這麼優秀的男孩子,要是能夠讓女兒跟他多接近,多交流,以後就有前途了。
“謝主任,還沒吃飯吧,要麼一起帶他們去我家吃飯,畢竟飯堂炒的大鍋菜不如家裡小鍋炒的菜香。”
呂娟即刻想到一個很實用的方法。
“呂老師不用操心了,縣宣傳部長曹老大安排去招待所用膳了,等小潘跟林老師簽好合約,我就帶他們過去。”
謝東生暗自心想:你家一個矽肺病人,連續不停的咳嗽,去你家吃飯,人家吃得下嗎?
人家林老師可是大城市來的大編輯,去你家吃飯有損俞督人民形象了。
“連縣領導也驚動了,當然了,這件事確實會引起領導的重視,俞督中學的人才呀。這麼小小的年紀,就做出這麼出色的成績,這個小潘的未來必定不可限量。”
她很想說的是:我可不可以帶女兒也跟你們去招待所用膳。
但是考慮到有縣委領導在,於是就不好提要求。
這邊呂阿姨在為女兒如何接近潘大章的事在抓耳撓腮。
那一邊潘大章在跟林安白討論連載的事情。
“小潘,你這篇《陌生城市》現在寫了多少字了,有大剛了沒有?”
“故事梗概和大剛都寫了,現在寫了十二萬字左右。”
潘大章把溫小芹幫助抄寫的故事梗概和大剛遞給了他。
林安白後肯定地說:“還是寫得不錯。”
作家未把全部寫完,隻是寫了開頭十幾萬字,雜誌社就決定連載,一般隻會發生在老作家身上。
象潘大章這種,原先他們幾個編輯討論都認為是新手的作者,會有一定的風險。
怕就怕開頭十幾萬字質量水平都可以,後來把控不行,失了水準,不僅影響雜誌的銷量,對作者本人也是一種損失。
沒有寫過長篇的作者,很容易犯把控不住的毛病。
潘大章寄來的簡介上也隻是寫自己是個文學愛好者,發表過什麼作品也不曾說。
來了學校,謝東生告訴他,潘大章上個月在《名詩刊》發表了一個組詩,並且得到了黃大師的點評推薦,轟動了詩壇。
看來潘大章並不是文壇的初入者,詩歌水平能夠得到國刊的登載,可見其文學功底。
“小潘,你這篇準備寫到完結,總共多少字?”
“按照我這大剛的計劃,至少一百萬字以上,估計可能都不止。”
“每個月保證供稿三萬字,應該沒問題吧?”
你要單純把精力全部放在這篇上,一個月寫三萬字肯定沒問題。
我怕你又寫詩,又參加其他的文學活動,無法保證供稿。
“完全沒問題,何況我現在還有八九萬字的存稿呢。就算是沒有,我一天寫二三千字,一點都不難。”
前世寫網絡,每天還上傳五六千字呢。
林安白感興趣的問:“小潘,我問你一句題外話,你寫的這篇《陌生城市》都是發生在廣東沿海城市的故事,代入感特彆強,好象作者有切身的生活體驗一樣。不知道的人一定以為作者是個四五十歲,情感經曆,社會閱曆都特彆豐富的中年人。不然就寫不出這種有內涵的。可是你今年才多少歲,恐怕你連廣東都還沒去過吧?”
潘大章當然沒有去過廣東沿海城市。
但是他前世在那邊待了十多年。
飽嘗了打工生活的酸甜苦酸,書中的人物都是他現實生活中熟悉的人。
包括主人公身上都有他當年的影子。
但是跟林安白說自己是個重生人,也是無法解釋的事。
他笑著說:“我訂了你們《江山文藝》,每一期的作品,每一篇作品,我都認真拜讀。其中的生活氣息我好象感同身受,親臨其境一樣。再加上我對沿海城市開放的環境有自己獨特的見解,所以《陌生城市》有沿海城市的生活痕跡也是很正常的。”
林安白也知道作者的想象力是構成作品的主要因素,很多名著並不是作者的親身經曆。
不過他還是無法相信,一個隻有十七的少年,能夠寫出內涵這麼豐富的來。
若不是親眼所見,恐怕很少人會相信是出自一個少年的手。
好在他的署名叫赤腳樵夫,讀者無法知曉他的年齡。
“你每月20號前必須寄三萬字稿件到編輯部,以便編輯部排版。雜誌每月連載你的長篇《陌生城市》三萬字,我們給你現在最高的稿酬,千字15塊,你認為可以吧?”
林安白解除了心中疑惑,直接跟他談起稿酬的事情。
潘大章當然也知道,詩的稿酬是按行計算的,的稿酬是按字計算的。
千字15塊,三萬字就是450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