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0shu ,最快更新重生1983年最新章節!
大家都是幾十年的親戚,都知道彼此的性格和脾氣。
即然老董夫婦都已經認親了,再說多餘的話,隻會徒增對方的反感。
雖然心裡許多不自在,但表麵也隻有打著哈哈。
各自心懷鬼胎,滿腹心思。
吃完飯,各自回家。
晚上在二樓安排他和溫小芹各住一個房間。
“以後這房間就是你們的專屬房間。”
黃憐香還玩笑對他們說:“當然,你們住一個房間,我們也沒意見。”
溫小芹:“奶奶,我們還讀書呢。”
潘大章笑著說:“小芹芹製訂了一個目標,以後考大學要考到同一所大學,上了大學她才同意跟我談對象。”
黃憐香:“即使不是讀同一所大學,你們兩人也要在一起。大章,你可不能做負心人哦。”
潘大章:“奶奶放心,這輩子我賴上她了。”
溫小芹自信地說:“他甩不掉我的,我有信心高三時可以跟他讀同一個班學習,成績保持跟他同步。”
董衛東聽了都豎大拇指。
“小芹有誌氣,爺爺支持你!”
潘大章把小芹芹一個學期學習成績從八百多名躍升到年級150名,說了出來。
老董兩夫婦都倍加誇讚。
祖孫四人一直在客廳閒聊。
氣氛融洽,歡聲笑語。
溫小芹還去廚房煎藥,煎好後服侍老董兩人喝下。
還交待林姐記得每天二次煎藥給他們喝。
黃憐香問:“俞督幾個店,你們不在,會受影響麼?”
潘大章告訴她,幾個店都是小芹在打理,自己很少去管。
溫小芹:“三個店一個錄像廳都走入正軌了,況且負責店麵銷售的都是自己人,就是不在家,他們也會兢兢業業的,不會出差錯。”
黃憐香高興說:“那就好,在這裡多玩幾天。”
現在離春節還有半個月時間,即使在岡州玩幾天,也不要緊。
第二天溫小芹打算陪奶奶去逛街。
兩人都打算去給對方買點衣服和過年物資。
董衛東讓大章跟自己去公司。
齊磊開車,坐進紅旗橋車,感覺比較舒適。
外觀上氣派了許多。
十幾分鐘後到了公司辦公大樓。
直接到了六樓總經理辦公室。
秘書阿嬌給爺孫泡了一杯茶。
副總馮凱倫和章澤進來跟老董商量事情,看見潘大章。
“難怪老董近日心情好了許多,原來是找了一個替身。”
兩人都是暗自嘀咕。
“不過這年輕人跟他早逝的孫子,不管是麵貌,還是神情確實很像。不知道的人絕對會以為他是老董的親孫子。”
“這年輕人也算是走狗屎運了,能夠成為老董的繼承人。”
這老董也就是年齡大了,若是四五十歲的話,調到京城去都有希望。
看樣子這年輕人至多也就十六七歲吧,老董再乾幾年就要退休了。
年輕人的未來還是要靠自己去拚博的,不可能指望老董的提拔。
潘大章在鐵珊籠礦時也見過他們,現在見了也是禮貌地招呼。
他們討論事情,他就翻閱老董書櫃上的書籍。
一本厚厚的《資治通鑒》,內容豐厚,夠他看上許久。
他看見書架上有一本《水滸》金聖歎批評本的書。
於是拿起來翻閱。
這時幾個上次去鐵珊籠礦評估坪山礦區的公司評估人員,來到總經理辦公室。
跟老董幾人在會議室討論。
他們的談話一字不漏全部傳到了潘大章的耳朵裡。
“其實坪山礦區的儲量還有不少,粗略估計還有一萬五千噸鎢精礦。”
“不夠說實話,回收的話還是有一定難度的。”
“原來挖掘的幾條巷道,比較大的幾條礦脈,遺留的礦儲量三千噸,肯定有。”
“其他的散礦分布區域比較廣,可以利用民窿開采,隻是這些散礦分布並沒有規律。”
“開采回收這些礦,肯定要經過一定的時間,年,一定規模的采礦人群,還不一定采得完。”
幾個評估小組成員,你一言我一語,把了解的坪山礦區情況攤開在桌麵上。
另外一人說:“董總,你知道林昌芸準備把坪山礦區承包價定在多少錢麼?”
“多少?”
“2萬塊。整個坪山礦區為2萬塊。”
“2萬塊一個月?”
“不是,是整個全年十二斤月,總租金為二萬塊,簽約五年。”
馮凱倫氣憤地拍了一下桌子。
“總共十萬塊,他就想把整個坪山礦區買下來了?真是過分了。”
“我們就討論一下,應該定一個多大的租金額度?”
“或者采取什麼樣的承包方案。”
“設一個承包期限,我覺得五年時間應該可以。”
“按照現在的市值計算,坪山礦區至少財富值二千多萬。當然這個是估價,巨大的儲存量擺在那裡,我覺得一月二萬租金都不會少。”
“還有坪山礦區的礦產品,我覺得公司要設立回收點,把產品收購。回收價要根據品位定出不一樣的價格。”
這時,辦公桌上的電話響了起來。
正在坐在旁邊的潘大章肯定不會去接的。
他站起身想去叫老董。
這時老董聽見電話響走了出來。
接了電話,說了兩句,他把電話交給潘大章。
“虹虹打來的電話,說是有一個叫曾其崧的有事找你,在家裡。”
潘大章:“那我就先回去?”
董衛東囑咐他打輛出租車回去。
他在樓下公路邊叫了一輛三輪車,回到了彆墅。
看見曾其崧正襟危坐在客廳喝茶。
鄭虹陪著他聊天。
黃憐香和溫小芹還沒回家。
“曾哥好,不對,按輩份我以後應該叫你姨姑丈。”
他也不知道這種叫法對不對。
他叫老董兩老為爺爺奶奶,而鄭虹叫他們姨媽姨父。
以後曾其崧若跟鄭虹成了,自然輩份比他大了一輩。
曾其崧撓了撓頭,不好意思說:“小潘老師,還是叫曾哥,顯得更親切。”
他從包裡拿出一疊文稿,遞給他:“關於你的那篇報告文學我寫好了,聽鄭虹說你在這裡,所以我特意拿來,給你看看有那些地方要修改的。”
“曾哥,寫作報告文學不是我的長項,我隻寫詩歌和,恐怕提不出什麼中懇的建議。”他謙虛地說。
“小潘老師,你就彆謙虛了,你看了隨意說幾點,我就受益匪淺了。”
鄭虹也勸說。
“你太高看我了,其實我沒你們說的那麼厲害。我欣賞欣賞吧。”
他拿起稿子開始。
報告文學是一種散文體裁,它是以文學手法及時反映和評論現實生活中的真人真事的新聞文體。
介於新聞報導和之間。
還要有一定的趣味性,不能簡單枯燥無味地敘述。
潘大章從頭到尾讀了一遍,覺得有些枯燥,說教意味有些濃鬱。
讀起來象新聞稿件。
“怎麼樣,幫我指點指點。”
曾其崧期盼的說。
“我也說不出子醜寅卯,不過,我認為報告文學還是應該寫得如一樣,有一定的可讀性。”
“主角的形象沒有凸顯,經曆的事情沒有戲劇性。”
“說服力還不夠,塑造力度不夠。”
他覺得這篇幾萬字的文章,恐怕很難叩開雜誌社編輯的法眼,估計很難會被采用。
當然刊登在《岡州日報》文藝副刊上沒有問題。
曾其崧也認為文章還存在許多問題,隻是一時弄不清楚症結在什麼地方。
現在聽他一說,仿若茅塞頓開一樣。
可是要修改又談何容易。
“小潘老師,你認為應該怎樣修改?”
“報告文學還是要當來寫,故事、情節、人物塑造,這幾方麵下功夫。”
“當然這也是我個人意見,說實話我還真沒有鑽研過報告文學的寫法。”
曾其崧認真地說:“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要是經常能聽聽你的指拔,我的寫作水平肯定能有明顯地提高。”
幾萬字的文章,從頭到尾,潘大章也花費了近一個小時時間。
這時黃憐香、溫小芹和林姐三人逛街回來了。
幾個大包的東西。
很多都是衣服鞋帽,冬季穿的用的物品。
一部分是奶奶給他們兩人買的。
另一部分是溫小芹替兩位老人買的。
看見鄭虹和另一個男青年。
黃憐香疑惑問:“虹虹,他就是你對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