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樂安的小秘書皺眉,掩著鼻子,一臉嫌棄樣子。
黃樂安卻是異常興奮。
走進廠房後,他認真觀看裡麵的設備和配置機器。
“黃老板,機器投資不用很大,這些設備萬就夠了。”
“原材料遍地就是,關鍵就是本地村民要適當打點,因為這些地山林都是他們的。”
這時廠房外吵吵嚷嚷來了幾個人。
“你們不能進去,我們領導在帶人視察。”
“我們要見你們領導,你們把廠房設在這裡,把整條小溪的水都汙染了。我們組幾十戶人喝的是這條溪流的水,還有組上幾十畝良田也是靠溪水灌溉,現在溪水汙染了,我們組上幾十戶人不用生存了麼?”
外麵吵鬨聲驚動了齊穀南幾人。
他們走了出去。
“你們是足洞鄉桐梓村汪組村民吧,關於你們組賠償的問題,公司已經跟你們鄉和村委已經協商解決了。”
公司賴經理跟他彙報的是已經跟村民協商解決了。
村民又來鬨,這是怎麼回事?
“每個村民才賠五百塊錢,這點錢那裡夠?現在我們居住的地方根本都沒辦法再住了,農田也沒辦法耕種,這不是不給我們活路麼?”
“村乾部把錢都貪走了,到我們手裡的隻有一點小錢。”
“領導要給我們做主,不然我們沒法生存了。”
齊穀南聽明白了事情的起因。
他嚴肅地說:“大家反映的情況我都知道了,大家放心,我一定會促成賴經理他們妥善處理這件事。”
有村民大聲問:“你是誰?你說的話有效嗎?”
齊穀南:“我是岡南稀土勘探公司總經理齊穀南,公司裡我說的話若是沒有效,誰說的話才有效。公司年前已經做出了方案,年後就會有安排。”
“你們良田無法耕種,可以安排進公司。公司明年會擴大稀土礦的生產,所以要招很多職工。”
“以後你們有固定的收入,成為吃商品糧的工人,難道沒有比種田更好麼?”
村民聽了都高興地議論開了。
“太好了,能夠當工人,是天大的好事。”
“哼,我看又是當官的忽悠人的鬼話。”
“他是公司老總,總不至於騙我們吧。”
“不管怎樣,過年後還是沒解決,我們就再來鬨。”
幾個村民都相繼離開了。
董衛東笑著說:“齊老弟,你這樣忽悠村民也總歸不是辦法,還是要想個實實在在的處置方案才行。”
齊穀南為難說:“報告遞上去了,但是總公司的批文一直沒有下來,這些官老爺的辦事效率確實太拖拉。”
董衛東把他拉到一邊,低聲說:“所以你把這位黃司機,拉來投資。他是私人資金,你準備怎樣操作?”
“現在不是政策允許將公司業務,承包給私人經營麼?隻要能夠上繳利潤就行。”
“這位黃司機是那位香港老板的親戚,所以生產的稀土產品銷路也不成問題。”
“說實話,這生意是穩賺不賠,而且利潤豐厚的一個項目。我都想個人籌資去辦,隻是怕瓜田李下,影響不好而已。”
旁邊的潘大章插話說:“齊伯伯,要麼我也參一份股?”
齊穀南:“你小潘有錢投資?”
你一個中學生,雖然有一些才能,但真正財富應該沒有多少吧。
但他是老董的乾孫,老董若是支持,資金肯定不成問題。
齊穀南:“小潘,你這樣說,我可是當了真哦。不瞞你們,要把稀土礦分包給私營,也必須自己人占較大的股份才行,要掌握在靠得住的人手裡才行。若是你小潘投股就是最好的選項。”
董衛東低聲問潘大章:“大章,你有錢投他的稀土礦?你有多少錢?”
潘大章:“我有近五十萬閒餘資金,單獨開一間稀土礦恐怕都夠吧。”
假如資金短缺,倉庫那張值天價的八仙桌,交易給夏千易也可以籌一大筆資金的。
“啊,你有這麼多的資金?想不到……”
董衛東絕對沒想到。
他對齊穀南說:“小老弟,這事你們協商吧,你放心,我家大章比你我都更有錢,他經商是個天才。”
齊穀南:“是嗎,那就太好了。我們進辦公室商談一下。”
他把幾人帶到辦公室。
齊穀南簡要跟幾人說了一下設想。
“因為我們是負責勘探工作的,現在足洞鄉這裡探明了儲量,在沒有國營資金建礦的前提下,允許私人資金進行采掘提煉。現在我公司已經建有加工提煉車間,設備和技術人員都已具備,兩位若是接管的話,也省去了許多的事情,直接就可以見效益了。”
黃樂安詢問了接手這間廠需要多少資金。
“財務都有記錄,三萬五千多元。當然,這是做為實驗性質的,規模比較小,若是接手的話肯定要擴大規模才行。”
“當然稀土礦可以采取合資的方式,黃老板是黃總的親戚,以後銷售方麵就靠你了。技術方麵我們公司有專業的人,另外資金投入方麵,小潘也參股。”
黃樂安看著潘大章:“齊總,你是說這個年輕人?他也有錢參股?”
看上去象一個中學生。
他有資金來辦一個礦?
你以為是幾千上萬?
潘大章:“我想問一下黃老板,你有多少資金拿來辦礦?”
齊穀南之前說了他是在香港開出租車的。
他知道這年代開出租車的是一門高收入的行業,就算是在廣州開出租車,一個月二三千元收入也應該有。
前世他跑去江山市打工,進了一間塑料廠,老板和三個兒子,據說就是在香港開出租車的司機。
“沒有很多,二三十萬資金還是拿得出的。”黃樂安驕傲地說。
內地能夠拿出十萬八萬資金的都不一定有吧?
“這樣吧,黃老板拿二十萬資金,我拿一樣的款項,當然若是需要,拿三四十萬也沒問題。”
“你有這麼多閒餘資金?”
“我銀行現有資金差不多五十萬,需要的話,籌一百萬都不是很大問題。”
他的話讓齊穀南和董衛東聽了都暗自吃驚不已。
齊穀南:“兩位資金這麼豐厚,提煉廠規模擴大幾倍,完全沒有問題。過完年就可以簽訂協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