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是廠房也不夠,還有設備也要添加。所以要及時搭工棚,購買設備。”
“還有一個問題,新開的稀土礦選址在什麼地方好?”
齊穀南做了總結性發言。
“蔡礦長,你負責招工和培訓工作。廠房搭建工作和設備購買我這邊安排。汪支書明天我安排一個人去跟你聯係,看礦區位置建在什麼位置才合理。”
“財務做好預算,小潘和黃總你兩位,看是否轉一筆款到公司賬上來。”
“哦,對了,還要先去有關部門申請公司賬號,采掘加工許可證。兩位錢還暫時轉不了,單位上班至少要到元霄節以後。”
“這段時間隻有去做一些前期的工作,勘測並確立廠址,培訓有關技術人員。反正我們有一個幾百米的試驗工棚。”
“首先我們來商量一個響亮一點的公司名稱。”
陳多金說:“叫足洞稀土公司?”
“格局太小了,還不如叫岡州稀土公司。”黃樂安也提出自己意見。
潘大章:“加集團兩字吧,岡州稀土集團有限公司,怎樣?”
齊穀南:“小潘提的這個公司名稱,大氣也響亮,我覺得可以。”
其他幾人也表示認可。
“公司注冊需要如下材料:股東,法定代表人的身份信息;公司住址證明;公司章程,股東會決議;申請表等。其他的都是小事,這法定代表人是私人名字好,還是掛靠某公司名下好?”齊穀南又問。
大家都有點茫然,以前沒有經曆過,一時都不知道怎樣回答。
“掛靠在彆人公司,有利有弊,有利的地方是可以抵禦一定的風險,比如說稀土公司掛靠在我們勘探公司名下,做為子公司存在,有些文件責任就會直接落實到勘探公司頭上。當然缺點是會處處受限製,自主性沒有,還要付一定的成本給總公司。”齊穀南解釋說。
他的意思當然希望新公司可以掛靠在勘探公司名下。
但是潘大章此時認為,即使掛靠也恐怕掛靠在鎢業公司名下,還更有操作空間。
不過他認為為了未來長久地發展,公司發展之初就應該獨立比較好。
陳多金:“還是成立一個新的公司好吧。”
黃樂安:“我認為也是。”
潘大章也點頭同意。
“成立新的公司就要確定法定代表人的問題,也就是推選董事長的人選。”
齊穀南表態說:“我是勘探公司總經理,肯定不適宜擔任這個職務。陳主任和汪支書是基層乾部,也不合適。現在就看黃老板和小潘兩人誰合適了?”
黃樂安連連搖手:“還是小潘擔任這個法人代表吧,我有香港戶籍,怕到時候查下來,影響公司運作。”
齊穀南其實早已屬意潘大章。
公司肯定要掌握在自己人手裡才心裡踏實。
“那我們就舉手表決一下吧,同意潘大章當公司董事長的,請舉手!”
除了潘大章,另外幾人都舉手同意。
“擔任法人代表應該有年齡限製吧?我現在才十七歲哦,十八歲才算成年吧?”他擔擾地說。
這也是事實,沒什麼好隱瞞的。
齊穀南笑道:“你說的這個根本就不是問題,回去給村支書一點甜頭,讓他給你開個二十歲的村委證明,他都會開給你。”
這句倒是一句大實話。
俞督縣開幾間店,開的身份證明也是十八歲的。
隻是他內心有點忐忑不安。
董事長好當麼?
坐在旁邊的溫小芹悄悄捅了他腰上一下,低聲說:“恭喜你,潘董事長。”
齊穀南解釋說:“其實小潘當董事長對於公司發展有很大好處,一是他爺爺老董是鎢業公司老總,稀土礦公司以後可以跟鎢業公司長期合作,他們是爺孫關係,隻要有需求,還不是小潘一句話的事。”
潘大章聽到這裡撇了撇嘴。
敢情你在這裡替我挖坑呢。
齊穀南繼續說:“第二,大家不知道吧,小潘是有名的詩人和家,岡州市作協會員,不,應該很快是省作協會員,全國作協會員,是有影響的人物,以後對公司的發展也是有很大助力作用的。嗬嗬……”
潘大章到此時,完全可以確定,這老小子自一開始就在替他挖坑。
敢情他去家裡約爺爺和自己來看稀土礦,就早在心裡打好小算盤了。
有空要好好私下跟他討論一下這個問題才行。
他朗聲說道:“讓我當董事長也行,不過我還在學校讀書,可沒有時間天天待在公司處理事情的哦。”
齊穀南:“當董事長的那裡要天天坐班,偶爾有空來公司轉轉就行。”
這時幾個管理和陳多金、汪偉從齊穀南的解說中,對潘大章有了初步的了解。
他爺爺原來是鎢業公司老大,後台很硬,難怪有這麼大的資金。
他是岡州市名人,還是作協會員,難道那些財富是他自己創造的。
名人賺錢還不容易麼?
才十七歲。
自己十七歲的時候還什麼都不懂。
人家還是一名中學生就成了董事長了。
潘大章也不再出聲反對。
董事長就董事長吧,反正多一事,對於他來說也花費不了多少精神。
“好,這事就這樣定了。小潘,不,今後我們都要叫你董事長了。董事長麻煩你及時把身份證明開出來,等元宵節後,單位上班我及時派人去申請。爭取稀土礦公司下個月開張。”齊穀南興奮地宣布。
“齊總,我是名義上的董事長,但是具體實事,還是要靠你來指揮,我看執行董事一職,或者叫總經理也行,就由你來擔任吧?”
潘大章征詢地望著黃樂安幾人,他們都點頭同意。
齊穀南一愣,隨即笑道:“董事長的任命我接受,以後公司的事情我都會向你彙報。”
看時間也近十二點了。
“今天會就開到這裡吧,現在我們去特色餐館聚餐,明天開始就要行動起來了。蔡礦長,招工一事你負責。”
眾人出了會議室,朝外麵公路邊的特色餐館走去。
潘大章跟齊穀南邊走邊聊。
“剛才說幾件要緊的事,我認為還有一件事也是很緊要的,就是我們公司的辦公地址。總不至於把公司辦公地址選在桐梓村礦場吧?”
“是呀,我也在考慮這個問題。建一棟新樓肯定是來不及了,看有沒有合適的樓租來辦公也行。以後公司走上正軌了,再建新樓。新公司草創階段都是這樣操作的。”
旁邊的陳多金搭話說:“兩位老總,你們看剛才這棟三層辦公樓合適麼?第一層有十二間辦公室,第二層除一間大會議室外,還有七間辦公室,三樓都是公寓式房間,可以用來居住。”
“那太好了,可是這是鎮辦公樓,不會真拿來出租的吧?”齊穀南不解地問。
“去年鎮委建了棟五層的辦公樓,這棟舊辦公樓就要閒置不用了,上次我們幾個還在討論是否把它拆卸呢。”
“那最好了,把公司設在這個地方最好了。陳主任,開個價,一年要多少租金,先簽個三年合約。”
黃樂安和潘大章都認為這棟樓租來做公司辦公樓確實不錯。
“因為公司也有鎮委的一份,所以即使出租,價格也不會太貴。大家看多少合適,我個人給不給都無所謂,主要是對下麵好交差。”陳多金覺得這價自己開不合適。
“陳主任,一個月五百,一年六千,水電自費,你看合不合適?”黃樂安開了一個價格。
“行,沒問題。過二天我就安排人把辦公樓全部搬空。”陳多金爽快答應了。
在特色餐館吃過午飯後,幾人又返回鎮辦公樓,跟陳主任簽了租憑合同。
黃樂安當場付了一年租金。
因為潘大章說:“辦公樓所有家俱,我負責采購,因為我就是開家具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