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0shu ,最快更新重生1983年最新章節!
此時黎庚榮想:或許真的叫兒子金龍跟大章去學做生意,未來會更有出息。
他是個有經濟頭腦的人,所以他退休回到俞督後,把身上的錢都拿去買地皮,十多年以後,他靠賣那些地皮就已經身價不菲了。
兒子隻是稅所一名普通的工人,剛剛入職半年時間,每個月工資才幾十塊錢,錢不過他自己花銷。
以後還能不能熬出頭是另外一回事。
就算以後混成了稅所的一名乾部,收入又有多少?
人家小潘半年時間賺的錢就頂其他人幾十年的工資。
小潘姐夫原先在家也隻會做田,經他調教後,在鎮上開一間店,賺的錢也是工人工資的幾十倍。
所以吃過午飯後,他把小潘兩個人邀請到了家裡。
他是礦級乾部,所以在乾部大院也有一套房子。
住在二樓,四房兩廳,房內裝修顯得比較高檔。
他老婆呂慧和兒子黎金龍也在。
“這個就是我經常跟你們說的潘大章和他姐夫。”黎庚榮跟家裡人介紹說。
“阿姨好,金龍哥好!”
潘大章也禮貌跟他們打招呼。
因為黎庚榮跟他們說過,自己之所以升職了,是因為跟潘大章的關係,因為公司董總是他的爺爺。
所以一家人內心都是對潘大章心存感激的。
現在見他進門都熱情招待。
黎庚榮把小潘現在承包了坪山礦區挖礦一事,告訴了妻兒。
“我意思說叫金龍去跟大章學做生意,好不好?”
“金龍不是在稅所上班嗎?”呂慧疑惑地說。
“稅所上班一個月拿幾十塊錢,人家小潘做生意半年賺上幾十萬塊錢。”
“不可能的吧,做什麼生意半年可以賺幾十萬塊錢?”他兒子金龍表示不相信。
黎庚榮耐心解釋:“大章老爸原來就是在鐵珊籠選廠上班,
家裡經濟條件也是比較差,都是靠他老爸一個人的工資養活一家人,根本不可能有多餘的錢。現在就拿這次競標來說,他跟他姐夫兩個拿下了四個區域的承包權,一次繳租金就是七萬多,這些錢從哪裡拿的?都是小潘半年多時間做生意賺來的,他在俞督老農貿市場門口開了三間店,在汽車站對麵又開了一間錄像廳。同時,在岡州農楠縣,又跟人合夥開了一個稀土礦公司,投資了幾十萬。”
黎金龍驚訝出聲:“不是吧,這麼厲害?”
呂慧也心動了,他在鎮上政府辦上班。
“我們單位也有一個農技員,去年跟他姐夫去岡州開店做生意,據說也賺了大錢。”
黎金龍卻有自己的主意。
“大章,這樣好不好?我現在在稅所上班,也就是三天一墟的墟日才有事乾,其他時間都沒有什麼事做。我先利用空閒的時間,去你承包礦區打工,行不行?”
潘大章點頭應諾:“沒有問題,肯定要招不少人,到時候來了,我再看安排什麼工作給你乾合適?要服從安排就行,以後主要就是我姐夫在這邊負責。”
黎金龍連連點頭:“我肯定服從安排,今天明天我都可以跟你去做事。”
潘大章:“那今天下午就跟我們去坪山礦區接收吧。”
坐了一會,幾人告辭。
潘大章開上吉普車來到坪山礦區。
首先來到礦駐坪山工作組。
工作組有七個人。
負責人叫蔡坤。
“我們這裡有七個人,暫時負責坪山礦區的護礦和日常工作。”
“說實話,坪山礦區有比較多的偷砂賊出現,目前僅僅我們七個人,根本維持不過來。特彆是晚上,偷砂賊特彆囂張。以後把采礦區移交給你們後,護礦的工作就由你們自己負責了,當然若是有事的話,我們也可以協助你們解決。”
潘大章跟他們辦了移交工作。
並且也選定了四棟宿舍樓,每棟都是三層樓,一層有二十多個房間。
都是以前挖礦工人住過的地方,每個大房間都可以住六個人。
一層還有六個小房間。
四棟樓住幾百人都不成問題。
水電設施都齊備。
這時何潤華父子、方言兄弟,還有柳東生都來到了現場。
“小潘老板就是快我們一步,等我們趕到時,他已經交接完了。”
“那當然,我們騎摩托車,人家開小車,那裡趕得上他。”
柳東生因為還沒有交完租金,所以他還沒有辦理交接手續。
“我是窮人,不像你們那麼有錢,還要申請貸款,可能要幾天後錢才到位。”
幾個人辦理了交接手續。
“我們是不是去巷道裡麵看看?”
蔡坤提醒說:“幾位老板要去巷井采礦場現場看的話,就要穿戴好勞動保護用品,還要先開動通風設備。因為巷井內畢竟停產了這麼久,空氣肯定稀薄,不注意的話怕有危險情況發生。”
工作組中有一人是電工。
讓他先去各個巷道開啟通風設備。
雖然每個巷井都有通風井,但是通風設備沒有開啟,巷道內空氣就沒有流通。
蔡坤見他們都沒有水靴、安全帽、防塵口罩和電石燈等勞保用品。
主動說:“我給每位老板發配套的勞保用品吧。”
他現在跟老板們搞好關係,也是為了以後長久的合作。
潘大章三人拿到了三套勞保用品。
他看見姐夫和黎金龍都穿著厚厚的冬衣,於是對他們說:“把東西脫掉放到我吉普車上去,巷井裡麵溫度長期保持在15度上下,穿厚冬裝下去肯定受不了。”
許靜金奇怪:“你又沒有下過礦井,你怎麼知道?”
“我小時候就經常來礦上玩,即使沒有下過井,也知道裡麵的情況。”
黎金龍說:“是呀,那些礦工夏天的時候還拿著棉襖去上班,他們說出巷道的時候風很冷,不披棉襖,很容易感冒。”
蔡坤給每組老板都配了一個工作人員。
在巷道門口,往電石燈內加注了敲碎的電石。
將燈火點旺。
穿上長筒長靴,戴好安全帽。
幾人朝巷井深處走去。
在巷道口就感受到了從地底冒出熱騰騰的熱汽。
越往裡麵走越感到有點悶熱。
旁邊留著的水都是溫熱的。
沿著巷道還鋪了一條鐵軌,上麵的枕木很多都已經腐爛了。
高低不平的巷道確實有些難走。
許靜金和黎金龍可能是初次下井,進去以後就有點摸不著方向了。
一條筆直的巷道走了有兩千米左右,開始分左右兩條巷道。
巷道壁上標注了b南巷和b北巷。
柳東生跟另外一位年輕人同工作人員進了b北巷。
潘大章幾人自然是b南巷。
兩個巷道口都用木頭和木板釘了簡易門,還鎖上了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