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大章來到五樓財務室。
林出納和宋會計都在,他領了一個月的津貼和稿費獎勵。
林出納和宋會計都知道宣傳部和教育局各獎了一萬元給潘大章獎金的事情。
兩人對他都是讚不絕口。
潘大章回到自己辦公室,把樣刊碼放在書櫃,在記錄本上登記幾月份在那個刊物又發表了什麼作品。
詩歌作品對他來說,也是隨手擒來的事情。
象這次去洪城開會,沿途經過的事情讓他有感而發,輕輕鬆鬆就寫了三個組詩。
潤色後,又讓溫小芹抄寫好,找個時間寄出去。
離開辦公樓,索性又跑去郵局,把稿費全部領了。
回到五金店,他去三個店轉了轉。
五金店那個鐵匠農具專櫃,生意特彆好,楊石頭一個人還忙不過來。
溫小蓉還要照顧其他生意,小石頭還時常搗亂。
於是潘大章也主動上前幫忙。
差不多六點了農具鐵匠生意還這麼好。
他看生意最好的是鐵耙、鐵鏟和鐵犁。
因為這些工具都是春耕生產必備的農具。
還有不少人來問有沒有糞箕、搓箕、角籮、簸箕、米篩等竹編製品。
蓑衣、鬥笠、魚籠蟹簍也有人問。
楊石頭對他說:“這個位置比較好,農村人進城都會來老農貿市場這邊逛,順便也會購買一些他們需要的東西回去。”
潘大章翻了翻,近一個星期鐵匠農具的銷售記錄,驚訝地發現每天都有二三百塊,一個星期差不多二千多塊錢。
利潤差不多四百塊錢。
潘滿雙家難怪到了春天會一天到晚都叮叮當當敲個不停,有時還加班到深夜。
打鐵匠這個年代還算是不錯的一個行業。
潘大章正在翻閱帳本,店門口出現了潘滿雙的二兒子潘喜生。
他看見潘大章也在,高興地打招呼。
“大章,幾次送貨過來都沒有看見你,今天恰好在了。”
他用一輛腳踏三輪車拉來了鐵耙、鐵犁、鐵齒、鐵鏟等農具。
裝了滿滿一個三輪車,後麵有一個人騎自行車幫他在後麵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