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她們都有幾個月份,工作量稍微多點。
高考過後,各大院校錄取通知書發下來,開學之前,學生要把戶口遷到學校去。
每年征兵季,所有應征入伍的人也要把戶口遷到部隊去。
平時候偶爾有出嫁的女孩把戶口遷到夫家。
中年婦女一看潘大章的證明材料,驚訝地睜大了眼睛。
“啊,你這是要遷到京城去?”
“啊,你就是潘大章?”
前一句是中年婦女說的。
後一句是青年女子說的。
潘大章翻了翻白眼,問道:“手續沒什麼問題吧?”
中年婦女連連搖頭:“沒什麼問題,就是想問你是怎麼做到的?一般人不要說戶口遷到京城,就是遷到俞督縣城都難。你卻能把戶口遷到京城,嘖嘖……”
年青女子亮了亮手上一本《江山文藝》說:“淩姨,你不知道吧。我最喜歡看的這本雜誌,最吸引人的這篇《陌生城市》,我每一期都看,而作者就是這位潘大章。人家還是全國有名的詩人。”
她看的那本雜誌就是十月份《潘大章專刊》,裡麵有關於潘大章的生平介紹,而且還有潘大章的一張相片。
剛才她看見證明資料上的名字,以及他的相片,一眼就看出了潘大章的真實身份。
所以她情不自禁地喊了一聲。
站在身後的溫小芹上前摟了摟大章的胳膊,一雙亮汪汪的眼睛示威地瞪著麵前的年青女。
“大姐,想不到你也喜歡我家大章寫的,喲,你上班時間還可以看,不怕領導看見挨批評麼?”
青年女臉一紅,辯駁說:“我們這地方偏僻,上個月的雜誌到現在才到。我也不是特意從家裡帶來的,是郵局的人送到這裡的。”
隨即她很快明白過來。
“小妹妹是潘作家的對象吧?你真幸運,找到一個名人做對象。”
她知道小妹妹是在吃醋,但是她此時也顧不得那麼多了。
本地最有名的人,而且還是全國都有名的人,能夠碰到的機會是少之又少的。
“潘作家,能夠給我簽個名麼?謝謝!”
她翻開那本《潘大章專刊》扉頁。
假如潘作家肯在上麵簽下名字,她以後將把這本雜誌當寶貝一樣收藏起來。
潘大章康慨地說:“沒問題,想不到你也是文學愛好者。假如說也有寫作**的話,也可以投到我們縣《俞督文學》雜誌,還有《岡州文藝》也可以試著投稿。”
青年女說:“我以後去試試,目前階段我隻是喜歡讀。”
潘大章在那本雜誌扉頁上簽上自己的名字,還寫上一句勉勵的話。
青年女如獲至寶。
中年婦女快速辦理了戶籍遷出證明。
“想不到今天替一位名人辦了戶籍遷出手續。”
她惋惜地說:“你戶籍若遷到京城去,以後你就不是我們俞督籍的名人了。”
潘大章說:“俞督是我出生的地方,是我自小生長的地方,不管人走到哪裡,都是無法改變的。”
中年女此時也終於明白,為什麼潘大章年紀輕輕可以把戶口遷到京城去。
名人想把戶口京城去,應該難度不大。
人家不僅把自己戶口遷出去了,還把對象的戶口也一起遷出去了。
做名人就是好。
潘大章兩人離開後,她們就這件事還議論了許久。
走到外麵,溫小芹問:“現在把遷出證明開好了,難道你再去一趟京城?”
潘大章說:“當然不用親自去,把材料郵寄給師娘,辛苦師娘替我們去落戶口。”
回到古樟村,溫小芹跟老媽去煮晚飯。
潘大章打通了京城師傅家電話。
“回去以後有沒有堅持繪畫?”
師娘接的電話,她開口就問他們繪畫的事。
潘大章兩人回來後因為事情比較多,確實還沒有摸過畫筆。
小芹利用閒餘時間還畫了幾幅素描。
“師娘,繪畫的事小芹比我勤快,我要向她學習,不管多忙都要堅持繪畫練習。還有那些帶回的名家畫作,我們肯定要把它們臨摹完。”
他含湖其辭地對師娘說。
溫小芹聽見了,過來跟師娘說了幾句話。
潘大章示意她跟師娘說幫辦戶口登記的事。
溫小芹對師娘說:“我們回來把戶籍遷出證明開出來了,師娘,是不是把證明材料寄給你,收到後辛苦你去派出所替我們落戶。”
張秋嬋應諾了。
“寄過來我去替你們辦,下次來京城再拿戶口本。”
家中瑣碎的事情都是她去處理的。
溫小芹把一些繪畫中遇到的難點請教了師娘,都得到了師娘指點。
二人又跟師傅也閒聊了幾句。
吃晚飯時,潘大章拿出一對手鐲,一付手串和一對翡翠戒指,交給小芹父母。
溫小芹跟老爸老媽說了這些翡翠飾件的貴重性,讓他們好好保管。
若不是自己女兒親口說的,溫玉慶夫婦肯定不敢相信,一對手鐲可以值二千多元。
頂普通工人五六年的工資。
小芹跟父母說了大章花二萬多元錢,贏到五十多萬的翡翠,製成首飾後至少值一百多萬。
溫玉慶夫婦聽了都是特彆欣慰。
有一個這麼會賺錢的女婿,他們還有什麼可擔擾的。
潘大章對他們說:“以後我跟小芹在京城落戶了,爸媽你們兩個也可以跟我們去京城生活。”
溫玉慶聽了樂嗬嗬地說:“好,到時候你們住在京城了,我跟你媽就去跟你們生活。”
閒聊中,溫小芹又把大章在京城買了兩個四合院的事告訴了父母。
“你們現在又不住在京城,買來的四合院空著,也不好吧?”
潘大章告訴他,兩個四合院都租出去了,每個月都可以得租金。
溫小芹告訴父母他和大章兩個人都獲得了競賽一等獎,跟北大簽了內定保送協議。
“後年高考不管成績怎樣,都可以去北大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