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千尋跟潘大章說:“小潘,千易是我弟,他還特意交待我到了俞督一定要找到你。”
他商量著說:“我在峽山那裡辦一個礦泉水廠,但是想找一個本地人參股入夥,負責跟當地部門的協調工作。我三弟說你是最好的人選。小潘,你有興趣嗎?”
潘大章聽他這樣說,也是心神一動。
生產礦泉水是一門投資少,利潤大的行業。
三十多年後,全國首富就是一個生產礦泉水的企業老板牢牢占據了。
“我現在已經是高二學生,到時高三畢業我是要去京城讀大學的,我怕到時候沒法跟你公司合作。”
潘大章把實情告訴他。
夏千尋說:“主要就是開廠這段時間,有很多事情需要跟當地協調,生產正常後就沒有多少事了。”
“參股入夥是采取什麼方式?”
這事還是應該先說清楚,真正合作的話,必須簽合同。
根據他前世的記憶,這個礦泉水廠後來生意做得很大,產品銷往港澳,甚至還銷到國外,成了一個行業內有名的品牌。
今世若是能夠參股其中,以後一定可以取得豐厚的報酬。
夏千尋解釋說:“我們經過了專業的預算,投資這個礦泉水加工廠,包括基建以及環境改造,設備投資,人員培訓,起步投入估計二百萬左右。按十股計算,每股就是二十萬。其中技術股和協調股各分一股,也就是說資金投入按二十五萬算一股,八個股分是資金股,另外技術股算我這邊的,你就算不投資,但是也可以拿協調股份。當然,你有資金的話也可以投幾股,話語權按照誰占的股份來分配……”
潘大章也明白了他說的意思。
就算不參資金股,單協調股也值二十五萬,這種天上掉餡餅的事又去那裡找。
同時他也想:或許另外投資二股,以後自己也可以有一些話語權。
投資太多的話也不行,他若是大股東就要負責工廠的運轉,他對這一行也不是內行,工廠要正常運轉還是要靠夏千尋這邊。
“那這樣的話,我就投資五十萬吧。”
投資二股,加上協調股,他就占了三股。
以後的話也可以安排幾個自己人去工廠。
夏千尋高興地說:“這樣就最好了,以後小潘跟我就是合夥人了。等下我去擬份合同,我們把合同簽了。以後我們一起發財。”
他對潘大章分析了礦泉水未來的發展前景。
“人民生活水平改善了,自然對礦泉水的需求就會越來越大。現在港澳地區以及發達國家的人平時出行都會攜帶礦泉水,家裡飲用水也是經過淨化的礦泉水。現在港澳那邊礦泉水的出售價格是在**毛一瓶,而內地這邊隻要二毛錢一瓶,所以中間的利潤是可想而知的。以後我們生產的礦泉廠,可以用貨運車過關到港澳。我已經在香港擁有了一間礦泉水廠。那邊的水質沒有這邊的好,這邊可以生產一些高檔礦泉水,出口到國外可以掙得更多的利潤。”
潘大章知道此時內地的一些礦泉水每小瓶售價隻有二毛錢,安排大貨車拉到港澳,利潤就翻了四五倍,簡直就是暴利。
夏千尋見潘大章答應了跟他合作辦廠,心裡也異常高興。
開始跟他商量跟縣委談地皮租約,以及稅收的事情來。
“最其碼電要到位,還有那個山坳口公路是否由公家出資拓寬,那一段路太窄小了,以後大貨車送貨運貨都不方便。峽山河那邊可以進運輸船,但是那裡沒有一個可以卸貨裝船的碼頭。還有稅收是否可以減免一段時間,畢竟初創階段,工廠還沒有多少利潤。”
潘大章認為這些都是可以跟俞督縣委談的。
不久程秘書下來叫他們上去吃飯。
齊建科和開發辦的朱主任也已經坐在包廂了。
潘大章跟他們打招呼:“老大,這位夏總是我一位朋友的大哥。”
齊建科說:“俞督縣最神通廣大的人就是你小潘了,既然夏總跟你是熟人,以後的話你可以作為中間的橋梁,在其中做居中調停的作用。”
夏千尋也說:“我跟小潘已經談好了,礦泉水廠小潘也出一定的資金,占一定的股份。以後跟貴縣協調的事就交給小潘處理。”
齊建科暗自佩服夏老板的精明,潘大章現在是名人,不要說俞督縣,就算是岡州市,甚至省城各級領導,對他都不會得罪。
“那樣最好了,小潘是我們縣的驕傲,他本身經商頭腦也是無人可比的,有他參與,相信夏總的礦泉水工廠能夠取得長足的發展。”
服務員開始上菜上酒。
大家邊喝邊聊。
潘大章坐在齊建科座位旁邊。
他知道此時俞督縣並沒有多少納稅大戶。
兩個鎢礦向鎢業公司上交利稅,俞督縣隻有幾個水泥廠,肥料廠,齒輪箱廠幾個屈指可數的繳稅大戶。
縣裡財政經常陷入入不敷出的囧境,特彆是今年長征大橋施工後,縣財政賬上資金越來越少得可憐。
“齊總,其實像夏總這樣的外資,我們縣應該多引進一些,那樣的話一是可以增加稅收,解決縣財政緊缺的困境。二是可以解決當地人的就業。像這間礦泉水工廠投資建成了,最起碼可以解決一二百人的就業問題。三是這種港資企業,生產的產品都是銷往外地的,也等於是宣傳了我們俞督縣。”
潘大章分析得頭頭是道,聽得齊建科和朱主任都連連點頭。
吃過午飯後,潘大章邀請眾人到他辦公室喝茶。
開始談論征地建廠的各項政策事宜。
這個年代雖然財政困難,但是還沒有形成大張旗鼓招商引資的概念,還處於摸著石頭過河的階段。
步子跨大了怕扯著蛋。
當領導的都是相對比較謹慎。
所以當潘大章提出拓寬峽山河排那條路,齊建科唉聲歎氣開始訴苦。
“現在縣財政肯定沒有這筆資金,你也知道修建長征大橋,還是你出資買下這個第二招待所才湊夠的資金。隻有等以後經濟條件好了,再想辦法解決這條路的問題了。”
潘大章的真正目的也不是那條山路的拓寬,而是山坳口和峽山碼頭的建設。
“既然齊總承諾以後拓寬那條山路,那就等以後經濟寬裕了再說。但是那個山坳口增寬和峽山河增設一個碼頭裝貨應該可以解決吧。”
齊建科表示土地占用問題可以由縣裡出麵解決,但是其他的費用,縣裡實在沒辦法。
山坳裡麵如何開化建設,縣裡可以不乾涉。
可以負責把電拉到工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