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親愛的……全體社員們,現在有一件重大事件,需要播報一下。”
隻是人家李有才在大喇叭那裡廣播的時候,不說親愛的這三個字。
人家是用“這個……”做引子,是用非常響亮有氣勢的聲音說的。
不過李若華作腔拿調的也有屬於她自己的氣魄。
“今天傍晚十七點,請把收音機調到調頻fm*0*8,咱們本縣市的廣播節目,將會有好人好事播報噠!”
李若華腦補一下村民們在聽到這句話時候的表情。
肯定有人若有所思,有人被她的積極向上的情緒給感染,還有人不屑一顧。不是對好人好事不屑,是覺得林若華很無聊。
好人好事經常播報,用得著她說嘛?
李若華腦補完畢,才又激昂的說出下文來,“而這個深受領導同誌表揚,深受人民同誌歡迎的好同誌,來自於咱們新莊村的一位同誌,她的名字叫做柳!櫻!雪!”
“咳咳,在我說到這裡的時候,我似乎聽到了掌聲雷鳴!似乎還聽到許多許多同誌的疑問聲!大家夥沒聽錯,這位受到表揚的同誌,就是咱們村的柳櫻雪同誌!”
大喇叭的聲音彆看帶著雜音,但播報聲清楚的傳出來,雜音什麼的都被成功蓋住了。
聲音被擴的非常大,很立體。加之農村安靜,都能傳出二裡路去。
李有才平時經常會在大喇叭裡播放紅歌,在地裡做事的村民們聽著,都覺得非常好聽,做事也有動力。
在收音機都還沒普及的年代,就靠這大喇叭聽歌聽收音機直播的節目呢。
李若華講完了話,再次腦補著父老鄉親們的表情。
然後,她把講話機會讓給李有才。
大喇叭裡就又傳出了李有才的聲音來。
李有才播報習慣了,話真叫一個多,也不卡殼。
該加上形容詞的時候,也不管用詞到底對不對,反正形容詞多了顯得有文化,村民們聽著也覺得李有才天生就是個文化人。
正在家裡給纖纖梳頭的柳櫻雪:“……”
她實在沒想到李若華這麼高調,竟跑到大喇叭那裡播報去了。
此刻,全體村民們,不管是在家裡做手工活的女同誌,還是在地裡乾活的男同誌,都聽的清清的。
有的同誌丟下鋤頭跑到彆人家的地裡。
“哎喲哎,張老三,你剛才聽到了沒?柳櫻雪那丫頭,她,她上收音機裡去啦?”
“聽到啦,聽到啦!”張老三瞪著不可思議的銅陵眼睛,“是雪丫頭!她去電台裡了?”
四麵八方的田地裡的人們都躁動起來,誰也顧不上乾活了,都跑到了張老三地裡。
“柳櫻雪那個小妖精,居然去廣播裡了?有沒有搞錯啊?!”這是林剛媳婦的聲音,她的兩隻眼珠子都快瞪出來了。
“是新莊村的柳櫻雪?”張宏媳婦也聚了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