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第一百零五章(1 / 2)

小飯館 少地瓜 7783 字 10個月前

匹薩果然有吃的慣的,也有吃不慣的, 不過都覺得特彆稀罕, 賀衍更是追著問那蠻夷的事兒:

“早年我在京城的時候, 也曾見過幾個外邦人,長相與我大慶百姓極為不同。他們大多黃頭發藍眼睛, 倒也有旁的顏色, 隻是不如這個多……”

席桐點頭, “不錯, 賀大人果然見多識廣。”

賀衍笑著搖頭, “好些人都見過了,也不光我一個。說起見多識廣,我倒覺得你們兩位才是深藏不露。”

明麵上隻是一家小小客棧的掌櫃,可這不管說話做事還是眼界見識,又哪裡是尋常商人模樣?也不知是個什麼來曆。

民間啊民間,還真是臥虎藏龍。

再謙虛就有裝逼的嫌疑了,席桐也不好再說, 隻是順勢岔開話題。

吃過飯自然要來些甜點的, 展鴒又端了晶瑩剔透的果凍上來, 最高興的就是幾個小朋友了。

郭凝就覺得有些麻木了, 她忽然就有點兒明白,為何本該鬱鬱寡歡的父親孤身一人來到此地, 非但沒有消瘦, 反而還胖了一圈……

換了誰也架不住這麼一天多少頓變著花樣的吃啊!

三個小孩兒玩了半天也累了, 這會兒正好坐下來吃點心, 展鶴還湊過來跟展鴒和席桐道:“賀家哥哥讀過那麼多書!許多我都沒讀過……”

誰知那頭賀茗也跟父親道:“藍家弟弟懂得那樣廣!好些事兒我都不知道……”

賀衍就笑,“尺有所短寸有所長,人也是一樣,彆看人家年紀小,未必就不及你。”

相信藍大人不會無緣無故的將長子留在此處,既然做此決定,必然是有緣故的。而自家嶽丈大人自然不懂得什麼“深海巨怪”“急救包紮”的,那麼這些是誰告訴他的?答案不言而喻。

賀茗也跟著笑,又替吃的腮幫子上也是的妹妹擦臉,“他有好些好玩兒的東西,才剛還帶我們去玩木馬來著,十分有趣。父親,來日等我們安頓下,能請弟弟他們去家中做客麼?”

賀衍點頭,“自然是可以的。”

可以是可以,不過他要上任的地方有點兒遠啊……

賀蓉咽下去嘴裡的果凍,眼巴巴的看著賀衍,“父親,我也想要小木馬。”

那小木馬多好玩啊!

賀衍滿口答應,把小姑娘給美壞了,又甩著小短腿兒低頭吃果凍去了。

之前賀衍就看見客棧外頭有擺著賣的小木馬了,也不算貴,買一個自然不算什麼。隻是他就覺得,以這家人的熱情勁兒來看,自己說買……人家未必肯要錢!

事實證明,他的猜測是對的,稍後略跟席桐一提,席桐果然道:“不過玩具罷了,提什麼錢不錢的,權當送孩子的。”

回頭他自掏腰包補上孫木匠那塊利潤也就是了,卻是萬萬不好跟人家要錢的。

早有預料的賀衍也不意外,隻是馬上說出自己的應對方案,“無功不受祿,白拿實在受之有愧,我瞧著外頭的招牌……不如我替你們重寫一塊如何?”

那招牌也不知誰寫的,真叫他不知該怎麼說才好,好歹勉強能叫字罷了!結構框架、起承轉合,簡直沒一處能看的。

席桐笑道:“倒是我們占便宜了。”

他也聽說了,眼前這位乃是如今大慶朝上數的大書法家,作品字少的論尺幅,字多的論個數,一張字輕輕鬆鬆破百兩!如今卻主動要求用作品換小木馬,他們忒賺便宜了好麼?

賀衍哈哈大笑,“不過幾個字罷了,我哪天不在家裡寫個十張八張的?”

不過寫完就燒了。

眾人見席桐拿了文房四寶過來,賀衍又開始淨手,就知道他要寫字,便紛紛放下手中活計前來圍觀。

就見賀衍蘸飽了墨,略一沉吟,當下提筆落紙,一氣嗬成,“一家客棧”四個龍飛鳳舞的大字端的酣暢淋漓。

一群人都鼓掌叫好,展鴒和席桐更是喜上眉梢,當下吹乾墨跡,叫了孫木匠來,“您老人家受個累,儘快將這個刻成匾額做出來。”

名家真跡,這可真是如假包換的名家真跡啊!若是賀衍興致上來,也在他們店裡“亂寫亂畫”就好了……

晚上展鴒將畫好的全家福拿出來,郭先生一下子就老淚縱橫了。郭凝他們本想來勸,誰知一開口也撐不住,父女二人隻恨不得抱頭痛哭。

“如今我老了老了,身邊卻隻剩下這一個……”郭先生平時何其冷靜,這會兒也都拋開了,模糊著一雙老眼泣道。他一手摟著長女,又顫巍巍的想要伸手去摸亡妻的麵容,卻又不敢碰上去,隻這麼瞧著就夠叫人心酸的了。

父女二人悲痛不能自已,賀衍抹了抹眼角,衝展鴒一揖到地,“多謝!”

畫上四個人,中間的中年男人赫然就是年輕一些的郭先生,他旁邊那位眉眼含笑的貴婦人自然就是郭夫人,二人瞧著很是登對。而左右兩邊各有一個巧笑嫣然的年輕女孩兒,其中一個明顯是郭凝,至於另一個,說不得就是早夭的次女。

單看畫上一家人何等幸福,可如今,卻也隻剩下右半邊了。

郭凝抹了抹淚,招手叫一雙兒女過去,指著上頭的人,一邊落淚一邊介紹道:“來,這是你們的外祖母,這,是你們的小姨。”

賀蓉還小,不太能理解死亡的含義,隻是仰頭問道:“就是回天上去的外祖母和小姨嗎?”

郭凝淚如雨下,點頭,“不錯,就是她們。”

賀蓉忽然笑了,“外祖母和小姨真好看。”

郭凝終於忍不住,摟著女兒放聲大哭起來。

郭家父女二人痛痛快快的哭了一回,好似把心裡忍了這麼多年的痛苦都一並發泄出來,雖然眼睛腫了、嗓子啞了,可瞧著精神頭卻更好了。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