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何況這個節目組還號稱要利用這一個月來讓留守兒童們感受到來自外界的關愛和幸福,還要改變留守兒童們不幸福的現狀。
這可能嗎?原身在這所學校費了五年多的心思,也隻不過帶來了那麼一丁點的改變,一個月能做成什麼?
也許有人會說,明星做公益,就算人家是為了炒作,你也不能說他們錯了。
因為不管真的熱心公益還是炒作,他們的確能利用自身的影響,讓原本不受關注的東西受到大眾的關注。
從短期來看,他們的到來對來雲中學來說是好事。
尤其是對這些孩子,那些好心人的捐贈也能讓他們穿上乾淨厚實的棉衣,讓他們吃上以前從來沒有吃過的東西。
但往長了看,原身卻不覺得這是什麼好事。
所以從一開始,原身就不看好這檔節目,極力的想要阻止節目組到來,影響到孩子們的學習。
但是節目組承諾了會給學校捐贈一所新學校,村委會那邊動心,已經答應了,原身的反對根本改變不了什麼。
於是,節目組的人來了。
這些明星有和來雲鎮學生們一樣大年紀的童星,也有小花旦小鮮肉。
生活安逸富足的他們對破舊的學校、桌椅等各種基礎設施、對學生們破爛的穿著、粗鄙的言行都表達了震驚,似乎完全沒想到過,都21世紀了,世上竟然還會有過的這麼慘的孩子。
他們並不知道,他們誇張的震驚和施舍出來的善意和同情,正在狠狠的挫傷這些孩子的自尊心。
因為他們這裡的每個人,家庭環境都是差不多的,他們以前從未意識到自己和外麵的差距竟然是這麼的大。
而節目組還通過各種活動和遊戲、聊天來製造矛盾和焦點,更加明顯的突出了明星和孩子們之間巨大的階級差距,讓矛盾不斷升級,看點不斷增加。
學生們刻苦的學習生活被打斷了,他們對這外界來的明星們充滿了好奇,即便他們逐漸察覺到,原來貧窮在這群外來者麵前,似乎像個異類。
節目組為了拍出更加精彩絕倫的反轉效果和劇烈的矛盾衝突,甚至還會要求學生們配合明星們進行擺拍,利用學生們來達到矛盾衝突製造看點。
鏡頭語言會無限放大和渲染這些農村孩子的傷痛,展示給觀眾看,也將明星們的同情和悲憫擴大,讓觀眾們看到這檔節目是在立足基層,關注窮人,是在做善事,從而也利用一部分觀眾的對節目組的好感來提高收視率,提高討論度。
在這時候,孩子們的貧窮和對外界的無知,成了完美的、供人觀賞的標本,他們的貧窮和悲慘和成了節目組的消費品,被節目組肆無忌憚的販賣給觀眾。
節目組隻在乎節目效果,隻在乎收視率,從來不管他們的各種行為可能會帶來的蝴蝶效應,也根本不管那群被消費的孩子,他們因此而產生心理落差和即將到來的悲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