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8章 天下第一美男的權臣之路(49)第1222章 天下第一美男的權臣之路(53)(1 / 2)

那個炮灰我穿過 偶蔥 24397 字 10個月前

“我不願這樣想,也不願這樣做。”

顧陌說道:“一時快意,成全了英雄之名,卻難免欠了天下百姓,況且這樣也算不得英雄。”

顧陌抬眼,極其認真的看著桓琳,“於天下而言、於史書後人而言,大司馬的前半生,都是金戈鐵馬,英雄氣魄,可今日過後,無論成敗,都能教大司馬從前的努力全部付諸東流。”

“若是我不在意身後名,執意要做這皇帝呢?執意要大開殺戒呢?”

顧陌沉默了一下。

“這些為了家國拋頭顱灑熱血的將士們,他們沒有死在北伐回歸故土的戰場上,卻最終要死在自己人的窩裡鬥中,大司馬,今日若是打起來,無論誰輸誰贏,你我都將是罪人,受到天下口誅筆伐,還請大司馬三思而後行。

桓琳神情卻毫不在意。

都走到這一步了,他還隻是在逼小皇帝禪位,並沒有大開殺戒,已經夠仁慈了。

顧陌又隻得說道:“算起來,大司馬對我有知遇之恩,不到萬不得已,我絕不願意與你走到兵戎相見的這一步。”

“但我花了許多年,才讓南方近二十年再無戰事,百姓安居樂業,誰都不能破壞我二十年的努力,大司馬,你也不行。”

“所以子機非要與我鬥?”

桓琳哈哈大笑,“顧家堡遠在潁川,便是出兵前來,也來不及了,更何況,顧家堡如今的實力,能與我鬥嗎?”

顧家堡充當了半個國庫,出錢出力支持顧陌的事業。 一秒記住https://m.51kanshu.cc

再有錢,也耗的差不多了。

如今便是三軍將士因為朝廷的慰問撫恤有了異心,他也能靠著自己的親兵拿下建康城。

顧陌搖搖頭,“大司馬,你既認可了我的能力,便也不要輕易小看我,你能兵圍建康,我自也能兵圍你的三軍,真要大動乾戈,子機可從未懼過誰。”

顧陌話落,桓琳的副將神色慌張跑進來,在桓琳身邊一頓耳語。

桓琳臉色變了,看向顧陌的眼神也變了。

因為此刻,他的三軍已經被從顧家堡趕過來的一萬精兵包圍了。

那一萬的精兵,驍勇無敵,當年曾在臨平與南侵的北方軍隊一戰,竟以一萬的兵力將敵軍二十萬的兵力打的七零八落,成為自古以來少有的以少勝多的著名戰役,一舉成名,天下皆知。

大軍開進,速度過快隊伍難免會亂,從而導致戰鬥力下降。

而顧陌的一萬精銳卻半點不見疲態,足以可見在他兵圍健康前,這支精銳就已經快到健康了。

所以,顧陌一早就料定了他會起兵。

然而在到建康城前,他其實一直在猶豫,並沒有拿定主意。

他自己都沒有琢磨透他的內心,顧陌卻早已經知道了他的抉擇。

“連我自己都不知道的事,你竟能提前猜到,天下第一名士顧子機,真是名副其實。”

還有顧家堡的實力,好像也被他小瞧了。

這些年顧家堡低調,便叫所有人都以為,顧家堡的鼎盛時期早已經過去了。

可知其白,守其黑,顧陌如此精明,怕是有七成也要裝出隻有一層的樣子。

顧家堡的真正實力,早已超過了景朝。

桓琳歎口氣,“罷了,看來今日本司馬想要和平解決此事,是不可能了,子機非要與本司馬作對,本司馬也隻能拿你的人頭,去震懾你那一萬精銳了。”

朝臣們聽得心驚肉跳,紛紛朝著顧陌使眼色。

顧陌卻說道:“若是大司馬今日要殺子機,子機會低下頭顱,讓大司馬儘管砍了去。”

打起來,肯定不會的。

調來一萬精銳,顧陌就是意思意思。

真要打,她也會選擇自己上,和桓琳打一架。

這一場鴻門宴,從早上到傍晚,本來天氣就冷,朝臣們乾坐著當背景板都快耗不住了,更彆說一直和桓琳鬥智鬥勇的顧陌了。

好在到最後,她總算是靠三寸不爛之舌,打消了桓琳造反的意圖。

最後撤兵的時候,桓琳問顧陌。

“如今本司馬隻想知道,本司馬文治武功,哪樣輸給了那個乳臭未乾的小子?你為何支持小皇帝而放棄本司馬?”

說顧陌有什麼忠君思想,他可不信。

看她在朝堂上無所不用其極的樣子,像是在忠君嗎?

顧陌也如實相告。

“不瞞大司馬,於子機而言,其實誰做皇帝都可以,如果大司馬再年輕二三十歲,子機一定會選擇大司馬。”

她說:“子機不忠君,隻忠於自己。”

桓琳已經老了,他的雄心還能有幾年?

等真的坐到那個位置上,沒勤政幾天估計就開始飄了。

這樣一來,尚未成長起來的小皇帝反而有更大的發展空間。

桓琳怎麼都沒想到會是這個原因,長長的歎了一口氣。

“本司馬隻恨與你相逢已晚啊……”

桓琳下令撤軍了。

有顧陌在,他的奪位大計終究難以成功。

而一旦失敗,他過去幾十年的戎馬戰功也將化為烏有,並且還會將整個桓氏拖下水。

他終究是不敢去做這個罪人。

桓琳撤兵,朝臣剛鬆了一口氣,卻發現顧陌竟然借著桓琳起兵這件事,直接把自己的一萬精銳給弄到了建康城,美曰其名是謹防此類事件再發生,保護大家的安全。

可有了兵力,顧陌在朝廷不是更如魚得水了嗎?

朝臣哪裡還敢跟她剛?

踏馬的這完全是走了虎又來了狼。

很快,讓他們更絕望的事情來了。

造反事件過後沒多久,雄姿英發戎馬一生的桓大司馬身體就垮了,病重去世。

然而死前,他竟做了一件讓所有人都意想不到的事。

他認謝昭做義子,將分散在二十多個兒子手裡的兵權全部收回,交給了謝昭。

其實相當於交給了顧陌,畢竟他臨死前可是抓著顧陌的手,學劉皇叔來了個白帝城托孤。

桓琳很清楚。

他幾個兒子好大喜功,手裡捏著這些兵權肯定不老實,日後難免要走他這個爹的老路子。

可他這個當爹的都鬥不過顧陌,他那幾個兒子哪來的本事?

與其將來落個全族覆滅的下場,不如把兵權給顧陌,保全桓家。第1219章 天下第一美男的權臣之路(50)與其將來落個全族覆滅的下場,不如把兵權給顧陌,保全桓家。

但他生性多疑,又怕顧陌還是會對桓氏下手,因此認謝昭當義子。

如此一來,他和謝昭就有了名義上的父子情分,謝昭若是在顧陌手底下無法保全桓氏,終究是要被世人所詬病的。

為了家族,桓琳真的是煞費苦心了。

然而他幾十個兒子不領情啊,他屍體都還沒涼了,幾十個兒子就鬨起來了。

但兵權在謝昭手裡,他們沒有實權,再怎麼鬨也不過是小打小鬨,沒鬨出什麼氣候來。

但是桓琳死時,要求配享太廟。

朝臣一片反對之聲。 首發網址htt<a href=<a href=" target="_blank"> target=_blank><a href=" target="_blank">51kanshu.cc

桓琳已經死了,他們並不把桓氏放在眼中,一口一個老賊的喊。

顧陌卻力排眾議,堅決要求小皇帝滿足桓琳生前心願,並說道:

“天下惟庸人無咎無譽。譽滿天下,未必不為鄉願;謗滿天下,未必不為偉人。”[出自梁啟超《李鴻章傳》]

桓琳便是一直有造反的企圖,可誰也不能否認他之於國家和民族的貢獻。

顧陌一支持,朝臣便想到她手裡捏著的那三軍,頓時不再嗶嗶了,一口一個太傅說得對太傅說得好。

小皇帝也隻得陰著臉下了詔書,給予桓琳配享太廟的尊榮。

到現在他才明白,顧陌對景朝分明用了和顧家堡一樣的發展方式,不聲不響一點一點的蠶食。

現在整個景朝的江山,都在顧陌手裡了,她的權勢比起桓琳在世時更甚,稱她為南朝第一人物也不為過。

他的小命也從桓琳手裡轉到顧陌手裡了。

小皇帝覺得顧陌造反,也是遲早的事了。

他索性破罐子破摔,找顧陌要兵權。

“陛下,臣手裡的權力,現在誰也不能給。”

顧陌對著他笑,“因為臣除了自己,誰都不信。”

小皇帝氣急敗壞,“那朕還做什麼皇帝?”

顧陌,“那陛下就不做好了,臣瞧著中山王倒是十分的聽話,陛下不想做,臣這就迎中山王進建康城。”

小皇帝一下噤聲了,顧陌這是要學桓琳重新扶持一個傀儡啊!

那離自己的死期還遠嗎?

“太傅,朕與你開玩笑了,兵權掌握在太傅手中,沒有比這更讓朕放心的了。”

這之後小皇帝變得異常的乖巧聽話,把自己當成了臥薪嘗膽的勾踐,對顧陌極其孝順。

甚至還主動冊封顧陌為攝政王,稱呼顧陌為亞父,一副我隻想活命不會跟你爭權的慫逼樣。

顧陌都懶得理會他那些小伎倆,一門心思撲在了政事上。

以前她改革朝政時候,大多數時候桓琳雖然不吭聲,但他畢竟是世家,但凡真正動到世家利益或者說是桓氏利益的事,他就會跑出來反對。

如今桓琳沒了,顧陌顧慮少了許多,手段也比之前強勢了許多。

而對於掌握了社會大多數財富和權勢的世家來說,顧陌如今的每一項改革針對的幾乎都是世家。

看著朝堂上越來越多的寒門子弟,看著這些寒門子弟越來越得人心。

世家們人心惶惶,忍不住質問顧陌。

“攝政王,咱們共事這麼多年,也沒怎麼著你吧?你至於要將咱們世家趕儘殺絕嗎?”

“眾位認為,世家的沒落,都是本王一人造成的?”

世家權貴們冷哼,心想這還用說?

顧陌沒來的時候,這天下是世家的天下。

顧陌來了,入朝還不到二十年,朝廷就成了寒門的天下了。

這踏馬不就是顧陌這個事兒逼搞出來的嗎?

顧陌也笑了一聲,對朝臣說道:

“眾位認為世家的沒落是本王造成的,那本王想問一句,衣冠南渡,北方淪陷,南方戰亂不休,又是誰造成的?”

“攝政王難道以為是我們造成的?”

顧陌,“不是你們,是諸王貪婪、是皇帝不中用,是百姓不知足,和你們世家沒有任何關係。”

世家們,“……”

顧陌,“你看,你們都不肯承認天下大亂和你們有關係,怎麼把世家沒落這樣的大鍋甩給我?共事這麼多年你們還往我背後捅刀子,不厚道啊。”

世家們,“……”

顧陌繼續說道:“自本王入朝以來,所言所行,皆旨在打造一個富國強兵的朝廷,意在是在改變世家們的精神麵貌,讓天下人知道,世家之所以為世家,不是以貴傲物以富淩人,而是富而好禮,虛己待人,特彆是對弱勢百姓,都是心懷感恩和同情的,本王一片好意,若是你們還是因此沒落了,那肯定不是本王的問題,你們說呢?”

世家們,“……”

你權力大你說啥就是啥,我們嗶嗶不起……

而且也怕再嗶嗶下去顧陌吐血。

以前顧陌吐血還吐的很真誠,雖然血不見得是人血,但至少是血。

現在吐,直接抓了把枸杞丟出去,走完吐血過程就當自己真的吐過了,簡直把五毛特效運用到了極致。

而顧陌見世家們噤聲了,也懶得管他們了。

今日的世家已不是之前的世家了,除了那幾家四世三公的世家確實人才輩出,其餘的,基本都隻能靠祖宗庇蔭混日子。

而那幾家四世三公的世家,又是最有眼色的。

他們家裡有人才,並且擅長培養人才,他們一點都不怕自己的家族子弟沒有市場,所以才不會那麼傻去跟顧陌拚什麼魚死網破。

他們都不發聲,那些普通世家更是隻能憋著,回去好好培養家族子弟去了。

桓琳死去的消息,自然也傳到了北方,讓北方各大政權也如臨大敵。

之前,北方都認為顧陌和桓琳是兩隻老虎相鬥,相互製肘,隻要他們都活著,對北方不會有太大的影響。

但現在不一樣,南方勢力差不多被顧陌統一了,那些難搞的很的世家也變成了乖寶寶,聽話的很。

若是南方銳意北伐,真可能就成功了。

這樣一來,顧陌一下就成了北方政權的眼中釘肉中刺。

為了讓南方再次陷入混亂,北方派了刺客南下刺殺顧陌。

刺客來了一波又一波,但顧陌分毫未損。第1220章 天下第一美男的權臣之路(51)刺客來了一波又一波,但顧陌分毫未損。

並且在五年後,顧陌四十二歲這一年,南方休整妥當,厲兵秣馬,準備北上了。

而且還是顧陌親自帶兵。

出征那天鐘鼓齊鳴,兵容極盛,小皇帝攜朝中大臣親自送顧陌出城。

小皇帝還假模假樣的掉了幾顆鱷魚眼淚。

“亞父,你可定要平安歸來啊,這天下不能少了你!”

顧陌摸摸他的頭,“陛下放心,亞父肯定會活著回來的。”

小皇帝,“……”

其實你也不用這麼認真的活著回來……

看見他抽搐的表情,顧陌哈哈大笑,上馬離開。

如今朝中寒門子弟占了三分之二,

他們沒有世家的根基,也不攀附世家,自然少了許多爭權奪利的心思。

至少這時候,他們都是全力支持顧陌北伐的。

因此顧陌完全不必擔心朝廷大後方。 記住網址m.51kanshu.cc

而這次出征,芸娘也在隊伍中,這自然是獲得顧陌首肯的。

這些年,芸娘和顧陌雖隻是表麵上的夫妻,卻有比夫妻更加深厚的感情。

顧陌之於她,是長輩是恩師,是讓她看見這世上另一番天地的人。

她對顧陌的感情,早就超出了世俗之外。

這次北伐,是顧陌第一次親自帶兵上戰場,她終究是擔心的,唯一能想到的不再擔驚受怕的方式,便是與顧陌共進退。

顧陌生她生,顧陌死,她也死。

她原本以為顧陌不會同意,還忐忑了許久,卻沒想到顧陌答應了。

“戰場凶險,但你若是執意要去,我也不會攔著你的。”

戰爭打響了,千軍縱橫在前,顧陌壁立千仞。

剛開始胡人還喊著生擒南朝攝政王,一統中原。

結果景朝大軍攜北定中原、鯨吞錦州之勢,一路勢如破竹,半個月之內就滅了北方十多個政權。

胡人追亡逐北,屍沉骨埋,硝煙裹挾著血腥彌漫了整個中原大地。

然而要一統北方,卻不是一時半刻就能完成的。

為什麼北伐這麼多年,南方朝廷都沒能成功統一北方?

除了南朝內部的矛盾,也和客觀條件有關。

北方政權實在是太多了,剛打死一個,另一個馬上又冒起來了

顧陌應對的方式,就是繼續用鐵血手段強勢鎮壓,將冒頭的拖到街上全砍了。

你冒一個試試?你敢冒我就敢弄死你,管你是什麼族。

人嘛,都是貪生怕死的,在絕對的強權麵前,知道自己幾斤幾兩,自然就不會做隨便拉個隊伍起個兵就能當皇帝的夢了。

這場北伐之戰,持續進行了兩年。

顧子機以書生之軀,卻匈奴,封瀚海,名震九州。

這兩年,她身邊的人,死了一個又一個。

宋道伯為她擋箭而死,死之前抓著她的手,說:

“天下可無我,不可無公。”

這些年,許多人許多事都變了,可唯獨顧陌,初心不變,光芒依舊。

這是宋道伯始終追隨在他身邊,也願意為他出生入死的原因。

他雖是看不到河山一統,天下太平的那一日了,但他相信,此一戰後,他的子孫後代,都將替他享受到來之不易的大好盛世。

宋道伯死的時候,顧陌心裡是有些難受的。

以後當她喊“道伯,快,給我熬一鍋大補湯”的時候,再也沒有人端上來一鍋熱氣騰騰的大補湯了。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