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2 / 2)

他已經開始覺得臉火燒的疼,並且有點期待起下一道菜來。並且他還把注意力分散到了那加了魚蓉的被吩咐端到冰箱裡凍著的十盞魚湯來。這個究竟是用來做什麼的呢?

沒有過多注意大家的反應,葉銘忻繼續做後兩道菜。

下麵的兩道菜一道是蛋絲魚蓉羹,一道是生滾刀魚粥。

第一道菜參考的是河南胡辣湯的做法。其以魚湯做底,再調以紫菜絲、雞蛋絲、刀魚肉,細蔥絲等做料,最後在出鍋前以水澱粉勾芡,一道口感豐富味道鮮鹹的魚蓉羹便做了出來。

第二道則是以廣東名點生滾粥為參考,熬好的魚骨湯中加入後廚中原來已做好的粥水,大火熬煮至沸騰,在咕嚕咕嚕的熱泡中放入鮮魚蓉,打上生雞蛋,雞蛋輕輕攪和成好看的蛋花來,再立刻勺出離火,用粥的餘溫加熱雞蛋及魚蓉。待到吃時,再在粥麵撒上薑絲和蔥花,蛋花的滑嫩與魚蓉的鮮美,也就全部融合在了粥裡。

不得不說,這兩道被參考菜的做菜手法與江刀的處理理念極為契合。

江刀講求的是一個鮮字,而廣東生滾粥追求的也是食材、粥水的鮮味。至於胡辣湯嘛,雖然正宗胡辣湯追求的是湯底的醇、胡椒的辣與麵筋的稠,但是,把它本身的重鹹、重辣以及料雜這三樣特點剔除掉,隻保留並強化其口感的稠及味道的鮮,那與江刀之間也是相輔相成的。

其餘廚師要麼是沒在這方麵鑽研,要麼是隻知曉一個地方的菜色,所以才沒能做到兩相結合。而葉銘忻呢,憑借著青幼年吃百家飯長大,學百家藝成才的經曆,旁通各個菜係的做菜手法及理念,所以,要做創新菜,那是有著得天獨厚的憑仗。

大家又紛紛端起盛上來的魚蓉羹與生滾粥來嘗,吃得那是一個越來越餓。

這頭三道菜雖說都是加了水的羹食類,然而,其相互之間其實是呈現出一種逐漸往上推的層層遞進關係。

若說第一道魚骨湯是初春來臨時的一場細雨,那第二道魚蓉羹則是青芽冒頭泉水叮咚的春暖意融。到了第三道,生滾魚蓉粥,則是一次味蕾上的全麵觸發,那種體會就如盛春時節百廢俱興萬物爭輝的盛大。

三道菜落肚,一個人的食欲已被完全激發。

待到大家把第三道粥喝完後,葉銘忻才悠悠地說道:“第四個菜,我打算做個藏鮮麵。”

可也正在這個時候,外頭響起了喧嘩聲。

作者有話要說:哈哈哈接下來這道宴,基本十道有八道是我編的,就是理論菜(當時編這玩意的時候編得我好激動,我也是理論大廚了!!),大家根據我的描寫稍微幻想一下就好,吃不到的

今天沒有小劇場,也不知道該說啥,就給大家介紹些菜館吧

之所以寫小葉擅長蘇菜,其實是因為我在南京生活過,對那邊的菜比較熟悉一點,所以就介紹介紹南京菜吧。

南京的菜其實我覺得最大的特點就是愛鹹中帶甜,就是鹹甜口,而正中我的口味!

但是它的鹹甜口是不熾烈的,就是它不像比如說蜜汁叉燒啊,糖醋裡脊那種甜得明明白白,它比較含蓄,內斂(就是害羞啦),以鹹為主,鹹中帶一點淡淡的甜,十分誘人!!

比如說南京比較有名的南京烤鴨(沒錯,大家肯定會想,烤鴨不是北京的嗎?為啥南京也有??|我剛去的時候也是這麼想的),然而實實在在南京烤鴨就是南京美食

我吃過後,覺得它主要不同的是,北京烤鴨是乾吃的,南京烤鴨是濕吃的

北京烤鴨就是那種烤完,會蘸那種比較濃的稠稠的甜麵醬吃(太久沒吃過了忘了啥味了,有錯多包涵)

而南京烤鴨呢,會直接放在那種濕濕的一大汪調製好的醬油汁裡麵吃,那個醬油不會特彆鹹,就是鹹中帶著甜的鹹甜口,然後吃的時候濕濕的鹹汁就會從軟軟的鴨肉中滲透出來,伴著被醬汁沾得軟中帶著脆的鴨皮,又脆又香,賊好吃

南京烤鴨在南京的店的話,如果大家真的去玩,推薦大家不要找大酒樓裡的,而是去專門賣烤鴨的烤鴨店,比如說什麼章雲板鴨,金宏興鴨子店……(哈哈,這些店得給我廣告費哈)

因為大酒樓裡的菜雖然菜樣品種繁多,但是那樣可能每樣做得就沒有那麼極致了(或者說它為了綜合上的考慮,可能會有一個自己口味上的改良)

比如說我覺得區彆最大的就是南京大牌檔裡的鹽水鴨(沒錯,鴨子就是南京人最愛吃的美食,他們把它拆解成了各種做法,比如說什麼烤鴨,醬鴨,鹽水鴨,鴨血粉絲湯,南京烤鴨包……)

像南京大牌檔裡的鹽水鴨,就與其他店裡的鹽水鴨不怎麼相同(南京大牌檔雖然名字聽著有點low,但是其實不是的哈哈,那是一家南京比較有名的連鎖酒樓那樣?人均還是比較平價滴,四五十那樣吧)

鹽水鴨我先吃過彆的店裡的,彆的店裡的鹽水鴨一般就隻是鹹口,然後鴨肉被處理得十分嫩(真的,你們彆怕鴨肉韌,隻要是南京的鴨子,我幾乎就沒吃過難咬的,基本口感都嫩嫩滑滑的,口感巨好)

然後南京大牌檔裡的鹽水鴨不知道為啥會加花椒,就會有一種奇奇怪怪的花椒味

雖然這個味道也還可以啦,不過可能我是先入為主的觀念,就會覺得吃上去沒那麼對味(但是南京大牌檔的其他很多菜還是可以滴,有格調,有氛圍,如果去得急沒有時間閒逛,南京大牌檔是體驗當地特色菜的首選)

再比如說,上章提到那個陽春麵,雖然我文裡把它描述得天花龍鳳,但是如果不是蘇浙人的話,可能初吃時會體會不到它的驚豔

這個麵我就是在南京大牌檔吃的(也在另外一家上海小店吃過,等於吃過兩回那樣吧),兩回吃下來,總體感覺就是比較清淡,麵湯淡淡的,然後麵條不是那種十分細滑的,而是粗粗韌韌帶點死板的(蘇浙人彆打我,實話說的話如果是麵點大省陝西?山西?人來吃的話,可能會嫌麵的口感不夠精致)

不過後文(就是下章會提到),咱蘇麵講究的就是那湯頭嘛,麵條,不管它啦

蘇麵的有些湯還是不錯的,比如我很喜歡的,就是雞鳴湯包裡的大肉麵,小排麵之類。

它那種湯本來是淡淡的鹹味,然後大肉跟小排(就是所謂的澆頭),可能因為是用蜜汁燒的。

然後肉裡的甜味就會淡淡地滲透下來,麵湯鹹中帶著甜,韌韌的肉再配上韌韌的麵條,回味無窮。

我感覺這種帶了澆頭的鹵麵,剛好就中和了純麵湯(比如陽春麵)的寡淡,讓麵湯豐富了起來。

不過當然南京也有那些麵湯本來就很豐富的,像什麼雞絲麵,小餛飩的麵湯又是完全不同的(形容的話那得用鮮)

完了我是不是說太多了,還有好多沒說,但打完字下來發現就說這麼多了。

話說大家真的不嫌煩嗎?因為我計算了一下,我寫這段作話用時60多分鐘,字有1500多,如果大家都嫌煩的話,我就不寫啦,因為那樣你們也累我也累(我寫那麼多不就是為了跟你們多討論討論美食嗎,美食這種東西,自己一個人吃不過癮啊,當然得把它們分享出來大家一起嘮嗑,然而你們似乎都對此無動於衷(?_?)):,,,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