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 0080(1 / 2)

喵? 浮遊的蜉蝣 4868 字 10個月前

☆、長存的方式

部分員工表示:“隻要一部作品讓我產出的情緒能量多於我買這部作品支付的能量, 我就等於是白撿一份閱讀觀看權啊,肯定要買。可以把銷量高的作品全買一遍,基本不會虧。負司裡的高銷量作品質量是真的好, 都是能引動大家真情實感的。”

負司內售賣的非實物類作品——包括負司製作的, 也包括員工自製的——隻要有“長期保存權”購買項,且購買者買了長期保存權, 則直至購買者或創作者與負司徹底解約, 也就是靈魂消散為止,購買者身處負司內期間都可以隨時、完全不限次數地重複翻看或使用。

所以同一個負司員工不會重複購買同一個此類作品。但因為負司經常進新員工,於是同一個作品在創作者還活著時會一直帶給該創作者收入。

而當創作者死後,多數作品會隨之陸續消失,但有少數激發出了負司員工大量情緒的傑出作品,會進入負司的官方能量商城,由負司出能量維持其繼續存在, 使其成為負司內的長期甚至永久商品。其所有權和後續收入都歸屬負司。

還有更少數的作品在失去創作者後, 甚至在創作者生前, 能化為情緒場, 創造更多的、不在負司掌握範圍內的能量價值。

負司:“在我這裡, 能量、情緒是最根本的存在。你們用五感接觸那些作品時, 以為自己接觸到的是文字、圖畫、聲音等, 但本質上接觸的其實都是基於情緒誕生的能量,而情緒一定要有載體。”

負司:“創作者的魂體是其每一件作品最天然的載體。當創作者死後, 載體消失, 一般作品也便自然消失——如果是多人集體創作的作品, 則該團隊中的每一個人都可以成為載體,作品消失的時間則是團隊最後一人死亡的那一刻——我沒有辦法留存乾巴巴的字或者圖或者聲音等,除非我自己耗費與創作那些作品差不多的能量去成為那些作品的新載體, 但我通常不樂意那麼做。”

負司:“可一個作品如果引動了很多員工的情緒,且這些員工在欣賞那作品的同時,自己產生了更多的想法或者叫創作,那麼這些員工便可以與這作品的最初創作者一起成為該作品的載體。這種情況可以視為有先後順序的、變相的集體創作,就能在最初創作者死後,讓作品因其他載體還活著而繼續留存了。”

負司:“你們可以看到,這類最初由某員工創作的作品當放入我商城後,售價都很低,明顯比直接、完全由我製造的低。你們購買後直接因其產出的初級情緒能量經由我處理後反饋給你們的純淨能量經常比售價多,多幾十倍,甚至多上百倍,就是因為這些作品得以存在的主功勞不在我,而在你們。”

負司:“我隻是把你們希望它們留存下來的情緒彙總起來,穩定住了這些作品的存在。名義上這部分商品屬於了我,實際上,它們屬於為它們投入了感情的、所有還沒消散的魂體。”

負司:“有些時候,某作品沒能得到足夠大量、廣泛的喜愛,本該隨著其創作者的死亡而消散,但因為某一個人對這作品的執念特彆深,這人針對該作品產生的情緒為這作品構造出了保護殼,我也可以幫忙加固那個殼,然後將那作品放到這個執念重的人的名下。之後該作品的收入有一部分便會進入這人的賬戶,還有一部分用來支付我穩定保護殼的耗能。”

負司:“通過以上解釋,你們就應該明白哪些作品能在我這裡長存了吧?”

負司:“一,得到了大量人、很多代人公認的好;二,在原作者死之前,至少有一個人對這作品的感情比原作者創作該作品時更深。”

負司:“注意,能在我公司內創作作品,或者在情緒場內創作了作品後帶回我公司的人,對自己的作品都是有著非常大量的情緒的,不可能是帶著糊弄事的敷衍感情,想接管作品的人對此作品產生的感情要比這個原創者情緒更劇烈很難。”

負司:“不信你們可以試試自己隨便畫一幅畫,然後放桌上一個月。當滿一個月時,九成九以上的人都會看到畫消失了。因為你們畫這些畫時沒有對它們投注感情,所以它們會自然地在空間能量的流動中被稀釋。也就是作畫材料融進環境裡了,不會持續構造那幅畫。”

負司:“同理,你們隨手發一個帖子,一個月之後帖子也大概率會消失。雖然很多人不信,但我真的沒有刪過帖。帖子的消失、隱藏、難以被找到,都是能量的正常逸散現象。那些存在時間很長、連新手都能輕易搜索到的乾貨帖,都是被作者、讀者傾注了很多感情的。”

負司:“順便再次明確一下,乾貨帖、在新人提問帖中仔細回答等,在情緒能量的定義中,都是創作。那些內容隻要引起了讀者的情緒反應,便都會給予創作者能量分成。你創造的情緒場、激發出的能量,我除了收取收集及加工費用之外,便都是你的,我不會搶奪。”

負司:“實際上我也不能搶奪。因為激發出的能量天然便屬於產能者與激發者,如果我強行讓能量歸屬我,我要麼需要為搶劫行為付出代價,簡單說來就是需要額外支出能量,那不劃算。而如果不支出能量、硬搶,則因為違反了最基礎的公平、等價交換規則,我這公司會失穩,嚴重的話還可能會崩塌,也是不劃算。很不劃算。”

負司:“還有,以上詳細解釋也是一種創作,是屬於我的作品。隻要你們在理解這個作品時產生了情緒波動,我就可以收能量啦。”

多數員工對此表示:你的解說太冗長又太枯燥了,聽得我們犯困,好像並沒有產生情緒波動。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