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適應新的規則
研究員:“不, 需要深入。淺層的接觸你的靈感也隻會停留在淺層幻想,隻有當接觸得足夠深入,你才能想像出更能體現本質的東西。”
研究員:“舉例來說, 如果你隻是遠遠地看到了大海, 你也許可以想象出能在海麵上航行的工具, 也可以想象出能潛入海下的工具,但如果你沒仔細研究過船體結構、航行需求,你能想象出航母、潛水艇嗎?不, 大概率你想象出的航行工具都結構非常簡單, 比如隻是一個大盆、一個大氣泡。”
研究員:“同理,如果你不曾見過,你能想像出鯨嗎?能想像出海洋深處那些長得很隨便的魚嗎?”
小絨毛:“多隨便?”
研究員在自己隨身帶的東西裡找了找, 沒找到相關照片, 於是在一張寫了些數據的白紙的背麵畫了一個圖。
小絨毛點評:“你畫技不太好。”
研究員立刻又畫了一隻貓, 證明自己畫技不錯。
然後研究員對小絨毛說:“你跟我進基地, 我給你看我放在研究所裡的照片, 你就會知道真有長這麼隨便的生物。”
小絨毛:“嗯……”
它的視線在紙上的畫、基地和訓練區三者之間來回遊移。
研究員:“如果我們的研究證明, 你真像你自己說的那般對喪屍能有高度抗性、變喪屍的幾率小到可以忽略不計,那麼以後你可以隨意進出基地,不用遵守二十四小時的觀察期。”
正說著, 觀察區裡的一人突然倒在了地上, 身體迅速發燙,雙眼快速渾濁了下去。
觀察區裡維持秩序的人員立刻將此人抬到一個平板車上,推到訓練區去。
一個女孩哭喊出聲:“爸爸……”
一人進入南瓜商店,先倒了一堆晶核到收銀台,然後走向加了“臨終關懷”括號的治療劑。
小絨毛勸阻:“那個沒用的。喝下去隻夠他說遺言而已。”
“你的治療球效果不就很好嗎?”
小絨毛:“不一樣。喪屍化並不是可以靠外力被動治愈的狀況,它必須當事人自己清醒地、持續地戰鬥。”
“一瓶治療劑下去他就能清醒了。”
小絨毛:“不行。如果他是遭遇重創或者環境突變而導致的防線崩潰, 那麼將他移動到安全地方後灌下治療劑,他確實有可能清醒過來。”
小絨毛:“可他是在常規環境中、在沒有遭遇任何突然襲擊時失守的,說明他已經沒有能力對抗常規環境了,這樣的他即使灌下治療劑、即使暫時將他體內的喪屍能清除乾淨,他也會立刻再次被環境所汙染。”
小絨毛:“而且因為剛剛才靠著治療劑享受了短暫的‘完全乾淨’身體狀況,他會更加難以適應喪屍能、崩潰得更快。”
小絨毛:“比喻來說,一個人長期待在逐漸加重的噪音環境中,可能徹底適應,也可能漸漸出現神經、心理方麵的問題,而一個人如果從高噪音的環境突然進入極安靜的環境,在極安靜環境待了不到一分鐘,又重回高噪音環境,他痛苦、失控的概率會更高。”
已經從貨架上拿起治療劑的人沉默。
小絨毛:“所以我才給這治療劑加了個彆名叫‘臨終關懷’。”
小絨毛:“隻要你沒打開蓋子,隻要你保持這瓶治療劑完好,你隨時可以把這瓶治療劑放回貨架上。放回去我就把一千能量退入你的賬戶。這個乍看美麗、實則無用的東西,我願意延長允許退貨的時間。”
那人握著治療劑又過了好一會兒,才拿著治療劑走出南瓜商店,走到抽泣的女孩身邊,將治療劑遞向她,輕聲問:“要試試嗎?雖然貓說沒用……”
女孩盯著治療劑,緩緩搖頭,說:“我聽見貓的解釋了。它是對的。其實在進入觀察區之前我爸就說他好像撐不住了。他說他很累,說……把我送到基地他就放心了。”
女孩:“我爸他變喪屍不是毫無征兆的,今天上午時他就說如果他變喪屍,讓我不用管他,他隻是去我媽身邊了。”
女孩:“一個小時前他刻意走到人少的、靠近訓練區的位置,要求我與他保持距離,應該就是因為他怕自己變喪屍時連累其他人。”
小絨毛:“在較為穩定的環境中變喪屍,當事人確實應該提前有感覺。你們不能準確探知到體內喪屍化的程度,但自己的身體,哪裡不舒服、哪裡不受控、腦袋是不是突然有些迷糊或沉重,不可能全無察覺。”
“但在這樣的巨變中,感到渾身難受也是正常的吧?”
小絨毛:“從心理學的角度說,自然是正常的,可當前這個世界,心理問題同樣會化為能量問題。喪屍能正在試圖吸納一切、試圖將一切都轉為它的子民。”
小絨毛:“如果你們不能阻斷喪屍能的貪婪,不久之後這世界就沒什麼生物不生物的說法啦。一切都是喪屍能,一切都歸入混沌。”
研究員:“你這說法有依據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