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平三月,春雪飛揚。
元舊宮在經年之後重新點亮,隻是換了主人。
煥然一新的正殿熱氣嫋嫋,筒骨火鍋的香味肆意彌漫。
朱家兄弟,馬皇後親生的五個兒子,除了遠在陝西的秦王朱樉,俱都在列。
最中央的主桌,朱標首位,晉王、燕王、周王依次按照年齡入座。
他們四個,最年長的朱標和最年幼的朱橚,其實也就差個六歲。
如今,其他三個都在唇邊留了兩撇胡子,平添穩重,老氣,還有醜陋。
唯有朱標收拾得乾乾淨淨,打眼一瞧,還真是他最年輕最英俊。
周王妃馮潔是宋國公馮勝幼女,也是鄭國公常茂的妻妹,年紀最小,也與常樂最為熟識。
她膽大包天感慨道,“胡子什麼的,果然是我欣賞美男之路的攔路石。”
燕王妃徐妙雲和晉王妃謝雲對視了眼,沒太敢接茬。
常樂順著她視線望去,深有同感,“沒錯,胡子既礙眼又礙事。”
礙眼什麼的,很明顯,至於礙事......
兒女雙全的三位王妃,自然各有各的理解。
徐妙雲端起茶杯輕啜,試圖掩飾雙頰升騰的薄紅。
多年未見,妯娌之間的聊天已經深入到閨房之樂了麼?
或者是她想太多?
所謂礙事,其實指的,比如洗臉?
主桌那邊,男人們已經酒過三巡,談起了正事。
朱標飲口熱茶,稍減酒意,“我奉父皇之命,主持遷都,主要有三件事。”
朱棡、朱棣、朱橚紛紛坐直,側耳聆聽大哥的教誨。
朱標豎起一根手指,“第一,修建新宮。”
元朝舊宮雖在,但無論是建築風格,還是朝向風水都不適合。
他看看弟弟們,“我欲請劉先生相宅,隻是......”
劉基通曉天文、地理諸道,尤擅象緯之學,是最適合不過的人選。
朱標歎息了聲,“隻是他已年近八十,又要教導雄英,實在騰不出那麼多的精力。”
三王點頭,的確,劉先生那胡子都白了。
朱標又是一聲歎息,然後似隨口問道,“四弟,你最熟悉北平,你知道還有什麼合適的人選麼?”
朱棣稍楞,合適修建新宮的人選?
朱標看著他,繼續道,“聽聞隨四弟來北平的,那名為道衍的和尚擅陰陽術數之學?”
他極為輕描淡寫的一句,可朱棣的額角瞬間沁出汗水......
大哥調查過道衍?怎麼會調查道衍?
筒骨火鍋裡的湯咕嚕嚕冒著熱氣,掩蓋住了他幾乎要蹦出胸腔的心跳聲。
朱棡略略皺眉,老四那副心虛的表情,他該不會做了什麼對不起大哥的事吧?
朱橚看看始終含笑的大哥,再看看久未見麵的四哥,默默挪動臀部,往後縮進圈
椅。()
;
?想看陳與橘的《明初第一太子妃》嗎?請記住[]的域名[(()
朱棣都沒敢抬手擦汗,連聲應道,“自然,自然。”
朱標拍拍他的胳膊,似是感謝,似是讚許......
朱棣僵硬地扯起嘴角,大哥有沒有發現道衍時時刻刻都想搞事的心?
朱標卻已轉到下一件事,“第二,疏通運河。”
遷都之後,百官、守軍,至少百萬之眾將會湧入北平。
一人一天一斤糧食,每天也至少需要一百萬斤,每月就是三百萬斤。
而北方受氣候影響,絕對供應不少那麼多的糧食,隻能從南方運,彆無他法。
相比陸路,水路既便捷,損耗也更少。
隻是元朝開砸的河段,每月承載的運量最多二百五十萬斤。
五十萬斤,也就是將有五十萬人會無糧可食。
因此必須疏通運河,拓寬河道,加深河床,提升運河漕運能力。
朱棣表麵認真聆聽,實則暗自長鬆口氣,大哥貌似沒有發現道衍鼓動他謀權篡位之事?
朱標再飲一口茶,道,“我欲以山西按察僉事宋禮為主官。”
朱棡收回打量四弟的目光,疑惑問道,“宋禮?”
這名字很陌生,又是哪一號人物?
朱標點頭,“一位專業人士,等你跟人共事就知道了。”
史書裡永樂帝疏通運河用的就是宋禮,運河經過他的治理,每月漕運能力達到三千五百萬斤。
朱棡一愣,“我跟人共事?”
他一個研究算學的,為何要跟個疏通運河的官員共事?
朱標拍拍他的胳膊,“棡兒,是時候發揮你的計算能力了。”
朱棡腦海裡緩緩打出個問號,“我難道不是來吃香喝辣的麼?”
朱標以下巴點點滿桌佳肴,“你沒吃麼?”
朱棡傻眼,敢情名為洗塵宴,實為鴻門宴?!
朱標沒再理他,豎起三根手指,“第三,建國子學。”
周王朱橚極力往椅子裡鑽,三哥,四哥都被抓了壯丁,這該不會要輪到他了吧?
朱標瞟他一眼,繼續道,“我已聯係了宋瓚,到時候會由他主持。”
宋瓚,宋濂長子,長期在老家教書,沒有同兒子、弟弟一樣牽連進胡惟庸案,躲過一劫。
朱橚默默鬆一口氣,他可以繼續搗鼓他心愛的植物們了!
那邊聊了國子學......
常樂輕啜一口熱茶,似玩笑問,“你們可還記得當年宮中學堂所學?”
三位王妃俱是一愣,謝雲最先應道,“自然記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