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啦,都彆哭啦,我才應該哭呢,這把真的虧大了。你說我要是過年的時候改口喊你爸多好,還能多得一份改口錢呢。”衛昇嘀嘀咕咕地從梁律師溫暖的懷抱裡掙紮了出來,臉都紅了。
嘴巴倒是一如既往的硬。
梁義看著他,一邊看一邊笑,接著就從口袋裡拿出手機,點開衛昇的微信頭像,當場給他轉了八萬八過去。
“喏!改口錢轉過去了,拿去買糖吃吧。”
衛昇點開手機一看,對這個改口錢非常滿意,毫不客氣地點了收款。
一家三口的氛圍空前的友好,衛昇連這聲爸爸都喊出來了,梁律師還有什麼不答應的?
彆說就改個劇本了,就是重新再找人寫一版,他也不是出不起這個錢。反正兒子開心最重要,錢都是小事。
衛昇特意選在梁義和胡倩倩都在場的時候說起這個劇本,除了原著版權在梁義手裡、改編需要征求他的意見之外,還有一個更重要的原因,就是他想在這部電視劇裡加入更多的漢元素服裝文化。
胡倩倩的網店生意做的這麼好,難免招到一些同行的羨慕嫉妒恨。
之前就曾經有過一波水軍在帶節奏黑胡倩倩名下的網店,說網店打著漢服的幌子,其實賣的不過是漢元素時裝,不過是借鑒了一些漢服設計種的元素,居然還敢大言不慚地說自己是什麼“改良版漢服”。
其實這些競爭對手故意模糊了一點,就是胡倩倩名下的網店和服裝廠不止一家,有設計剪裁沿襲古法的傳統漢服,也有麵向大眾的漢元素時裝,也就是他們打造的“改良版漢服”概念。
雖然產品分了不同的品類和生產線,但為了方便打造胡倩倩的個人IP,所以她的自媒體賬號,統一用的都是漢服文化推廣人的簡介,難免就被懂行的鑽了空子。
衛昇一直在找機會想幫胡倩倩反擊回去,眼下就是一個絕佳的機會
。
因為梁義買的這個劇本裡,除了主角養竹鼠的設定之外,還會有一段感情線。女主角是一個患有輕度抑鬱症的女孩,因為推廣漢服文化被網爆,退圈後本來想找個沒人認識自己的小山村,租一間民房,過兩年隱居生活,這也是心理醫生給她的建議,讓她暫時遠離網絡,做好心理複健。
可沒想到,女主設想中的深山隱居生活是:沒有網絡,與世無爭,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一日三餐粗茶淡飯。
實際上的深山隱居生活是:無線網全村覆蓋(男主免費讚助),村民們每天跟打了雞血似的創業搞錢,日出而作倒是符合了,但是日落之後,村民們根本就舍不得休息好嗎?
家家戶戶都開著電視機,在院子裡點起了高瓦數的電燈泡,機器轟隆隆的劈開毛竹,加工竹篾,村民們緊張而又忙碌地在夜幕下編織各種竹工藝品。
全家老小齊上陣,就連正在上學的小孩子,也急匆匆寫完作業過來幫忙。據說手速快的人家,一晚上就能掙好幾百塊錢!
至於“一日三餐粗茶淡飯”,更是想都不能想……誰能想到,這樣偏遠落後的小山村,居然會有這麼多美食?
關鍵是不吃還不行。
自從女主一時心軟、答應加入男主的創業團隊之後,她的一日三餐,就被男主請來做飯的大嬸給承包了。
早上,滿滿一大鍋熱騰騰的紅薯粥、紅豆粥、雜糧粥、小米粥……每天不重樣,關鍵是農村那種大柴鍋裡熬出來的粥,又香又黏糊,特彆好吃!
女主每次都拚命在心裡告誡自己,吃粥容易長胖。
然後每次都忍不住去盛第二碗。
中午就更豐盛了,吃的是山裡人自家養的土豬肉和臘肉,偶爾還有河裡打上來的正宗野生魚蝦,山裡一年四季的野菜更是吃都吃不完。
女主就親眼看到,有村民開著手扶拖拉機,把自家果園地下長出來的、肥嫩無比的薺菜,一口氣給耕掉肥田去了。
這要是挖出來賣到城裡,至少能賣八塊錢一斤吧?
當然了,後來這種浪費的行為被男主製止了,因為他們真的通過電商平台,把當地的山野菜給賣到了網上。
除了每天三頓的正餐之外,還有山裡多的吃不完的各種野果子,農民自家種的葡萄、李子、石榴、柿子……
“隱居”不到半年,女主非但沒有因為“粗茶淡飯”消瘦下去,反倒還胖了十幾斤,不得不含淚發誓一定要減肥。
至於抑鬱症?
不好意思,忙著創業搞錢,沒時間抑鬱了……
衛昇想給劇本加的內容,就是讓女主在抑鬱症不藥而愈之後,重新鼓足勇氣,拾起對漢服文化的熱愛,並且帶領一幫山妹子和老嬸子們,將當地的土布和漢元素時裝結合起來,幫助農村婦女在家門口創業致富。
……
給老媽和繼父安排了“改劇本”這個艱巨的任務之後,又到了《荒野72小時》最新一期的錄製時間了。
導演方晉美滋滋地帶隊來到了柿子溝,渾然不覺,自己即將迎來這檔節目開播以來,最大規模的一次內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