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連嫡親的小姑子都容不下,你也不摸著良心想想,你們兩家現在住的房子,到底是誰出錢給你們蓋的?呸!不要臉!”
村民們你一言我一語,很快就把劉家二嫂的底細抖落的一乾二淨。
章媽媽瞬間眯起了眼睛。
她就說,好端端的,不過是問了個路,怎麼就有人跑出來說她兒媳婦壞話?原來還是他們家的仇人啊。
那就好辦了。
隻見章媽媽笑眯眯地一把拉住了劉家二嫂,熱情又大聲地寒暄道:“原來是我們妙妙的二嫂啊~太好了,我們這次就是來找你們的。”
“事情呢,我都聽我們家寒寒說了,妙妙的爸媽年紀大了,也沒有退休金,妙妙出嫁這麼大的事情,可都要辛苦你們兩個嫂子啦!”
“我聽說妙妙在娘家做姑娘的時候,給兩個哥哥嫂嫂花了不少錢,這小姑子出嫁,不知道兩位嫂嫂準備陪嫁點什麼呢?”
“哎呀你們可彆誤會,我們可不是在討嫁妝,就是想咱們兩家婚前對一對聘禮和嫁妝單子,一樣的東西彆買多了,也是給他們小兩口省點錢嘛。親家二嫂,您說是不是這個理兒?”
什麼陪嫁?
劉妙玲把他們兩家害的這麼慘,居然還想讓她們出錢給她置辦嫁妝?做夢去吧!
劉家二嫂麵色一變,掙脫章媽媽的手,氣急敗壞地跑了。
“您就是小章的媽媽吧?哎呀!你可千萬彆停剛才那人胡說八道,她是妙妙的二嫂,跟她那個妯娌蛇鼠一窩,差點把妙妙給害慘了,我跟你說……”旁邊的村民擔心章媽媽對劉妙玲產生不好的印象,趕緊拉著她解釋起來。
章媽媽原本對劉妙玲的印象還隻是停留在網絡上,包括她和兒子參加的那檔綜藝節目,還有之前上過熱搜的那樁綁架案。
當時她就覺得劉妙玲雖然出身貧寒,但一個初中都沒讀完的小姑娘,居然能憑自己的本事在省城開店買房,確實是個有本事的孩子。
章媽媽當了一輩子老師,不說桃李滿天下吧,也帶出來不少學生,她的學生裡,雖然大部分都是靠讀書完成了人生逆襲,但也有那麼幾個在班裡學習不出挑,甚至還是學渣的,畢業之後反而混的比大多數曾經的學霸都好。
她覺得劉妙玲應該就是屬於這一類孩子。
結果沒想到,劉妙玲居然比她想象的還要優秀。
本來她還以為,劉妙玲這樣的女孩子,和她兒子在一起之後,男朋友英俊多金,怎麼也要留在男朋友身邊,先把男人拿下再說。
可沒想到的是,劉妙玲居然就這麼放心的讓她兒子回去上班了,她自己留在家鄉,一邊蓋房子開民宿,一邊組織村民一起發展副業。
原來,上次和衛昇談過一次之後,劉妙玲受到啟發,覺得像衛昇說的那樣,發展景區特色服務業,不能隻靠她一家,那樣不成氣候不說,最關鍵的是,劉妙玲深知做生意絕對不能吃獨食的道理。
所以,為了促進鄰裡和諧,劉妙玲決定拉著大夥兒一起賺錢。
如果是其他人說這個話,村裡人說不定還得猶豫一下,可說這番話的是他們村出了名的小富婆妙妙?
那還猶豫個毛線啊!人家在遍地都是人精的省城都能混的風生水起,何況在他們一個村裡?
而且,他們都聽劉妙玲說了,這個發財的路子,是衛昇指點她的。
衛昇是誰啊?那就是財神爺下凡啊,他們柿子溝村要不是有衛昇在,怎麼可能開發什麼旅遊風景區?
要是沒開發旅遊景區,又怎麼可能引來什麼國際新聞記者?
總而言之一句話,跟著衛總有肉吃!
最後除了劉家兩個嫂子之外,村裡但凡能動彈的,都跑到劉光榮家,有些覺得自家和劉家以前關係不夠親密的,還客客氣氣地抓了兩隻老母雞、帶了一籃子土雞蛋,或者是自家舍不得吃的臘豬腿,找上門來,希望劉妙玲也能帶著他們一起乾。
就這樣,團結了幾乎整個村子的人,劉妙玲也學著衛昇公司的運作模式,組織成立了“柿子溝鄉旅文化發展合作社”。
雖然村裡也有幾個老一輩的,覺得劉妙玲一個沒結婚的大姑娘,整天上躥下跳的不像話,可隨著合作社的工作一點點展開,大夥兒才發現,有些事情如果沒有劉妙玲領路的話,他們根本就是兩眼一抹黑!
就拿他們改造庭院、需要集中采購一些裝飾庭院的擺件花盆秋千架什麼的,誰能想到單單是一個花盆,劉妙玲拿來的樣品,他們見都沒見過。
之前他們還以為,不就是在院子裡種個花兒嗎?隨便搞幾個家裡不要的爛壇子破盆種一下不就得了?
可等到劉妙玲把她家的庭院裝飾好,看著美得跟一幅畫似的禪修風格庭院,鄉親們驚訝地瞪大了眼睛。
這下子,再也沒人敢質疑劉妙玲在合作社的領導地位了。
更難能可貴的是,劉妙玲不但依靠自己在省城修煉出來的審美和眼光,耐心指導合作社裡的每一戶人家改造庭院,還組織大家一起集中采購改造需要的各種物資,可給他們省了不少錢,村裡人現在提起劉妙玲,誰家不豎大拇指的?
“寒星媽媽你彆聽剛才那人瞎胡說,咱們妙妙真的是個好閨女,你看到她就知道我們沒騙你了。”村民們七嘴八舌地
被村民這麼一說,章媽媽更想見一見劉妙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