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到這一看才發現,節目組給他們租的,居然全都是嶄新的集裝箱宿舍。
雖然都是上下鋪,但裡麵乾乾淨淨的,也沒有一般工地宿舍那種黏糊糊的灰塵和油煙,空氣裡還能聞到84消毒液的味道。
再一看,雖然說好的需要他們自帶被褥,但每張床上麵都鋪了一張嶄新的藺草席子,就連窗戶都裝好了窗簾,女孩子住在這裡,晚上也不用擔心玻璃窗戶會有人從外麵偷看什麼的,簡直太貼心了。
不過,更讓人感動的還是劇組放盒飯的時候。
聽說實習期間還要兼職給劇組做群演,一幫大學生心裡還有點小激動呢,他們還真沒進劇組拍過戲,就是聽說劇組的盒飯都很難吃,很多人都已經做好了吐槽的心理準備。
可到了飯點一看,哪裡是什麼“難吃的盒飯”?這劇組夥食也忒好了吧?
原來,在衛昇的提議下,為了環保,《歸林》劇組舍棄了容易對環境造成汙染的一次性泡沫飯盒,向隔壁的景區項目工地學習,讓做飯的阿姨用保溫桶把飯菜運到劇組,又采購了一批可重複使用的飯盒,裡麵還有筷子勺子,誰吃完了誰去洗,洗乾淨再放到臨時食堂的架子上,下一頓繼續用。
還彆說,自從換了這種放盒飯的方式,劇組都沒人鬨肚子了。由此可見,那些看起來乾淨的一次性飯盒,衛生狀況還真是堪憂呢。
因為一下子來了這麼多“群演”,劇組又多請了一個燒飯阿姨,到了中午,大家拿著各自的飯盒,跟在大學食堂一樣,排隊打飯。
輪到他們的時候,大學生們探頭一看,好家夥!這個劇組夥食這麼硬的嗎?
說是兩葷兩素一湯的工作餐,這夥食是半點也不馬虎啊。
葷菜是一個土豆燒雞,一個梅乾菜燒肉,素菜是酸辣包菜、清炒油麥菜,湯也不是大學食堂那種免費的紫菜蛋湯,而是用大骨頭熬出來的骨頭湯,裡麵還加了很多海帶,聞著味道就很香。
除了正餐之外,旁邊可供自選的佐餐小菜居然都有四樣!
分彆是酸豆角炒肉末、農家酸蘿卜、炒熟的酸辣椒和農家自製的豆腐乳,另外還有一碗香噴噴的油辣子。
喜歡吃辣的同學頓時大喜過望,撲過去就舀了滿滿一大勺油辣子蓋在米飯上。
“天哪!這個油辣子也太好吃了吧?”一個湖南籍的女生就著油辣子扒拉了兩口飯,差點感動的眼淚都飆出來了。
當然,也不排除是辣出來的眼淚。
聽說這種辣椒是趙王鄉一個村子在山上種的,不知道是什麼品種,但是本地人都特彆喜歡用這種辣椒曬乾了做油辣子,做出來的油辣子,裡麵加上炸得酥脆的黃豆或者花生米,又香又辣,吃著比老乾媽還好吃。
還有一種加了豆豉的,又是另一種風味了,那種主要是平時拿來炒菜用的,食堂裡放的這個油辣子,是單純為了一些重口味愛吃辣的人準備的。
誰能想到,這麼簡陋的劇組臨時食堂裡,單單是幾個佐餐的免費小菜,居然比他們在超市買的小菜還好吃。
還有劇組的食堂阿姨人也特彆好,打飯的時候手從來不抖,滿滿一大勺菜蓋在飯盒上,遇到人高馬大的男生,還問人家夠不夠,不夠吃完還能回來加菜……這也太好了吧?
本來以為中午吃一餐好的就不錯了,沒想到接下來兩天,同學們再次見識到了這個劇組在夥食上有多麼的“喪心病狂”——
早上的主食是柴火灶熬出來的紅薯粥、紅豆粥或者雜糧粥,裝在保溫桶裡,想吃多少盛多少。還有碗口那麼大的肉包子,不過同學們最愛吃的還是那種油渣大白菜餡兒的包子,一口咬下去,滿嘴鮮香,湯汁特彆鮮美!
到了晚上,如果是趕夜戲,劇組所有人都在的話,那就是統一吃米飯,菜和中午一樣,也是兩葷兩素。
不過要是晚上不要拍戲,那夥食就會稍微複雜一點,因為不用趕時間吃完上工嘛。
來了兩天,他們就吃到了香噴噴的雞湯手擀麵,還有本地特色的雞湯米粉。
說起這個米粉,同學們簡直想吹爆!
這種現做的米粉真的比超市賣的速食米粉好吃太多了。把生的米粉下到雞湯裡,煮熟後撈出來,放在一個大海碗裡,然後就可以自己去旁邊加料了。
食堂阿姨給他們準備的小料也特彆多,桌上足足放了四個不鏽鋼大盆!
裡麵有酸豆角炒肉末,有酸筍炒肉絲,有鹵雞雜鹵豆乾鹵豆皮等等,還有一大盆先炸了再紅燒的虎皮雞蛋,看著賣相就特彆好吃有木有?
來之前同學們還以為自己在鄉下會不會餓的半夜跑到村口小賣部覓食,搞不好還會賣到各種山寨泡麵。
來之後同學們發現,自己之前真的想多了。
而且,回去之後,他們大概需要減肥了o(╥﹏╥)o
不過也有一些吃貨同學,暗搓搓跟食堂阿姨套近乎,打聽到做米粉的阿姨自己家也是開農家樂的,大家紛紛拿出手機,和阿姨加了微信好友。
他們決定了,畢業旅行就來柿子溝!聽說阿姨家的農家樂,包吃包住一天才150塊錢。而且村裡除了即將開業的鳥類觀賞基地之外,其他地方全部都是免費的。
玩什麼的其實他們也不是很在乎,畢竟當代年輕人出門旅遊的日常都差不多,抵達某城市,入住酒店,玩手機,點外賣,吃完繼續玩手機……誰會去什麼網紅打卡點啊?
人擠人不說,景點附近的商家早就磨好了殺豬刀,準備宰他們這些外地遊客呢,還不如住酒店點外賣,外賣平台可不會因為他們是外地遊客就多收他們錢。
不過,外賣哪有阿姨做的雞湯米粉好吃啊?
同學們一邊努力乾飯,一邊更加賣力地在劇組做群演,簡直快要樂不思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