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衛昇準備帶著柿子溝的老鄉們大乾一場的時候, 瓜瓜視頻那邊突然打來了求助電話——
“衛總,救命!咱真的要頂不住啦!”
什麼鬼?
自從去年《神農道》這檔節目火了之後,姚總可以說是走路帶風, 在瓜瓜視頻風光得不得了,怎麼突然這麼失態了?
“還不是神仙打架,小鬼遭殃?”姚總在電話那頭咬牙切齒道。
之前地方上某位大領導對《神農道》“優先招募本地貧困家庭子女”的做法非常不滿,覺得這是在抹黑他們的扶貧成果, 容易讓人覺得他們省內的扶貧成果“水分太多”。
不然為什麼會有那麼多失學青少年?
這個邏輯,當時就把瓜瓜視頻給整無語了。
但是沒辦法,胳膊擰不過大腿, 瓜瓜視頻這邊隻能悄悄改了改規則, 在海選環節放鬆了門檻——
原先家庭年收入五萬以下的才能參加海選,現在麼, 隻要戶口是農村的都可以。
這樣倒是“公平”了,很多出身農村、但家境比較優越,而且又想進娛樂圈的農村戶籍選手,現在倒是可以來參加這檔爆火節目、怒刷了一把存在感。
領導滿意了。
然而更大的問題出現了——
《神農道》原先的老粉絲們對新的節目規則表示了強烈不滿!
節目組在搞什麼?
本來農村低收入家庭出身的孩子, 能享受到的社會資源就已經很少了, 這幫有錢人家的“二代”們, 連這點資源都要搶去,還有公道可言嗎?
網友們並不是仇富, 隻是單純覺得,在資本橫行的娛樂圈裡, 能有一檔專門為貧困家庭子女開放的節目, 實在是太難得了,沒想到“資本”居然連這檔節目都不放過?
姚總心裡苦。
哪裡是“資本”不放過他們?分明是領導不喜歡他們原來的定位,覺得他們節目組“過度宣揚貧困家庭困難情況”, 給當地的扶貧成果抹黑罷了。
這頂帽子實在是太大了,就連瓜瓜視頻也不敢擔上這樣的社會責任啊。
說起來也是瓜瓜視頻這邊考慮不周,大家想的是既然領導覺得他們“過度宣揚貧困家庭困難情況”,那第二季就引入一批出身農村富裕家庭的孩子們嘛。
再通過選手的衣著、談吐、配飾等方麵,小小地炫個富,讓人看到農村不光有上不起學的貧困輟學少年,還有各方麵都不輸城裡孩子的富裕家庭子女,這樣就能展現出新時代廣大農村地區的真實情況嘛。
可誰知道,就是因為“太真實了”,就狠狠紮到了觀眾們的心。
是!修改海選門檻後的《神農道》,確實體現了城鄉差距在不斷縮小。
可觀眾們看到的卻是:原來底層貧困家庭出身的孩子,不光要被城裡的“二代”們掠奪資源,還要被同樣出身農村的“新晉二代”們壓著打……這種感覺簡直不能更糟糕好嗎?
本來農村的孩子進城之後,被人嘲笑是“土包子”、“農村人”什麼的,大家還能報團取暖一下。
可現在,節目組的海選結果卻告訴了他們一個更殘酷的真相——
親,就算城裡的孩子不和你們競爭,你們也同樣競爭不過農村戶口的其他“二代”們喲。
這踏馬的!還能給真正出身貧寒的少年們一點活路嗎?
觀眾們憤怒了。
憤怒的結果,就是《神農道》第二季的官博動態下麵,一水的全都是差評!
衛昇:“……”
他還以為《神農道》第二季會被其他綜藝反超呢,結果沒想到,對家們還沒出手,他們自己要先把自己給玩死了。
這踏馬還能怎麼辦?
海選都快進行到一半了,現在要是再次修改規則,那些已經被選進來的富裕家庭的孩子怎麼辦?
人家怎麼說也是憑本事通過海選的,總不能因為人家家庭條件好,就要強行取消成績吧?
真要那樣的話,那就是另一種不公平了。
畢竟就算家庭條件比農村其他人家好點,這些孩子也隻能說是會投胎,出生在一個經濟條件寬裕的家庭,從小享受到的教育資源比其他農村家庭的孩子好得多。
但人家能有現在這麼優秀,也是通過自己的辛苦和努力得來的啊。
種地放牛挖野菜辛苦嗎?當然辛苦。
可學奧數彈鋼琴學畫畫,同樣也很辛苦好嗎?
衛昇小時候不知道多羨慕家在農村的同學!
聽說他們小時候什麼都不用學,就是玩。
那些在成年人看來心酸又痛苦的務農經曆,什麼打豬草、挖洋芋、撿菌子、砍竹筍、摸魚撈蝦,在城裡孩子看來,不知道多羨慕農村孩子每天都有這麼多好玩的呢。
不像他們,白天在學校苦哈哈學了十幾個小時,放學之後居然還要去輔導班繼續上課!
更過分的是,本來以為周末可以稍微休息一下,結果沒想到,家長又給一口氣報了七八個興趣班,好好的周末,不是在上課,就是在狂奔著去上課的路上。
隻能說,人性就是這樣,得不到的永遠都是最好的。
窮人家的孩子在羨慕富人家的孩子琴棋書畫樣樣精通的時候,殊不知,富人家的孩子,其實也在羨慕他們童年的自由自在。
但這些卻不能放在節目裡說,說了,反倒容易激起更大的矛盾和衝突。
事情大條了。
衛昇隻能暫時放下其他工作,連夜趕到了瓜瓜視頻總部。
滿屋子的人都在等他來開會。
“彆看我哈,當初我是極力反對修改海選規則的。”衛昇人還沒坐下呢,就先把自己的態度擺出來了。
就像人不能“既要又要”一樣,一檔節目也絕對不可能討好所有的觀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