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1. 第 341 章 老鄉們,我高輝又回來……(2 / 2)

看他滿麵紅光、站在講台上大聲訓斥頑皮學生的樣子,像是得了絕症的人嗎?

想到衛昇那個神奇的玄學體質,還有他小師弟範家寶到底言靈體質,吃瓜群眾們覺得自己真相了。

……

在洗腦大師麵前略顯呆滯的高輝導演,也是有一點心機在身上的。

他故意先爆出影帝夫婦要合體上綜藝首秀的重磅新聞,再去和江新穎、季夢萱的經紀人談合作,那邊聽說影帝夫婦也要加盟這檔節目,連片酬多少都沒糾結,一口就答應下來。

傻子才會拒絕這樣難得的蹭流量機會。

這可是影帝夫婦的綜藝首秀!

要不是觀眾強烈呼籲一定要“原班人馬”,江新穎和季夢萱的經紀人毫不懷疑,這剩下的兩個嘉賓位置,肯定會成為內娛百家爭搶的爆款資源。

到時候彆說片酬了,就是倒貼錢,也有的是新人,想要花錢買下這個和影帝夫婦同框的資源。

搞定了所有嘉賓之後,導演高輝立刻給晚杜鄉的領導打了個電話,大聲宣布:

老鄉們,我高輝又回來啦!

晚杜鄉這邊也是驚喜異常。

誰會嫌免費的廣告太多了呢?

自從《老校園》節目組到他們鄉錄節目,縣裡都開始重視起他們這個窮鄉僻壤了。

站在鄉政府二樓窗台邊,看著外麵的嫋嫋炊煙,鄉長廖誌俊忍不住心潮澎湃。

他等這一天,實在是等的太久了。

廖誌俊算是半個本地人,晚杜鄉是他媽老家,小時候他經常和媽媽一起到姥爺家玩。印象裡,這裡就是一個很普通的農村鄉鎮,一條不長的街道,隻有趕場的時候才會有很多人,平時都很冷清。

姥爺家住在山裡,廖誌俊小時候特彆喜歡去姥爺家,因為山裡有很多他們在平原地區看不到的東西,樹上的鬆鼠,山裡的刺蝟,姥爺養的蜜蜂,還有吃不完的各種新奇的野菜和菌子。

記得他上小學那會兒,爸媽還和姥姥姥爺商量呢,等過幾年家裡寬裕了,就把山裡的老房子拆了,重新蓋一棟大房子,衛生間、淋浴房、熱水器這些都給裝上,讓二老能在新房子裡養老。

可誰能想到,蓋房子的錢攢的差不多了,一場山體滑坡,把姥姥和姥爺都帶走了。

當時聽到這個消息,廖誌俊的媽媽就當場昏了過去。

後來,一家三口到事故現場,從救援人員手裡接過了姥姥和姥爺的遺體,安葬在了距離晚杜鄉政府幾公裡外的鄉鎮公墓。

姥姥和姥爺去了沒幾年,他媽因為悲傷過度,沒熬過去,也跟著去了。

尊重母親的遺願,廖誌俊和父親把母親安葬在了姥姥姥爺長眠的公墓。

廖誌俊本來是在縣裡上班的,後來母親去世後,看他爸一直悶悶不樂的,仔細一想,大概是想念母親了,廖誌俊索性就參加了崗位競聘,這才調到了晚杜鄉,順帶著把他爸也給帶來了。

父子倆就這樣在這裡安家了。

鄉下的房子並不貴,廖誌俊花了六萬多塊錢,在鎮上買了一棟民房,平時他上班,他爸就負責買菜做飯,空了就騎著兒子給自己買的“老頭樂”,去公墓看看妻子。

父子倆的生活平淡又寧靜,就像鎮上的生活,永遠都是慢吞吞的節奏。

這個地方真的很適合養老,但這樣的慢節奏,卻是所有資本都不願意涉足的地方。

錢隻有不斷的快速流動,才能產生更多的價值。

但在這裡,老百姓一貫的想法就是“小富即安”,隻要家裡的米缸還有米麵,地裡有蔬菜,房梁上還掛著沒吃完的臘肉,老百姓就一點也不慌。

可鎮上的乾部們慌得一批啊。

大家都這麼佛係躺平,哪個投資商願意過來投資項目嘛。

鄉裡也想過要不要緊跟潮流,爭取一些像是露營、徒步之類的旅遊項目,但征求意見書發下去之後,村乾部們挨家挨戶征求意見,居然有一大半村民都選擇投了反對票。

廖誌俊當時就無語了。

為什麼呀?

鄉裡要是真能引進什麼旅遊項目,把當地的旅遊業發展起來了,那鄉親們不都跟著一起發家致富了嗎?

這一點,衛昇倒是覺得挺能理解老鄉們的。

麵對廖鄉長帶著苦笑的解釋,衛昇點了點頭:“換位思考一下,其實也能理解老鄉們的擺爛心理。”

“廖鄉長您想想這幾年大學生的就業情況,我猜想,咱們晚杜鄉,肯定也有很多老百姓家裡,當初砸鍋賣鐵也要送孩子去讀書考大學吧?”

“可全家人努力種地打工,好不容易供出了一個大學生,到底有沒有光宗耀祖,改變整個家族的命運呢?”

“我猜測,這裡麵,可能一千個大學生,也未必有一個真能在大城市出人頭地,把全家人都接到城裡去享福的吧?”

“如果換成是我們,發現無論怎麼努力,最後的結果,還是自己的孩子在大城市打工,掙的錢可能還不夠養活自己,而他們辛苦了一輩子,得到的卻隻是一副渾身是病的身體,甚至還有外債,您想想,如果是您的話,您還願意努力嗎?”

老鄉們的邏輯其實很簡單。

全家人努力脫貧致富,供孩子讀書,花光家裡所有的錢,結果發現孩子大學畢業後找不到工作,要和他們一樣去送外賣、送快遞、去工地搬磚,那這中間幾十年的努力,豈不都白費了?

還不如就從現在佛係躺平,留在老家種地養豬,賺的錢夠自己吃喝,反正孩子九年義務教育也花不了多少錢,大不了供到高中畢業,就出去打工掙錢嘛。

沒有“大學生”這個名頭壓在身上,想去哪上班,就去哪上班,要是運氣好,遇到一個願意帶自己的老師傅,學一門好手藝,興許掙的比大學生還多呢。

聽完衛昇的話,廖誌俊整個人都不好了。

怪不得!

他就說這幾年鎮上的空房子怎麼越來越多。

前些年還有些家長,為了讓孩子能安心學習,媽媽們都不出門打工了,到鎮上租房子陪讀。

這兩年陪讀的家長越來越少,這房子可不就空出來了?

連孩子讀書都不上心了,鄉裡還能指望他們努力拚搏搞錢嗎?

等等!

“衛總您不是說,很看好咱們晚杜鄉的旅遊產業嗎?”

他很想說既然鄉親們都躺平了,那衛昇來他們這投資旅遊產業,豈不是要血虧?

但一想到自己的職務,廖誌俊又把後半句話給咽進肚子裡了。

不能說。

說了,萬一衛昇跑了咋辦?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