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第47陣風(2 / 2)

荒野風聲 喻言時 7689 字 2024-03-28

周少爺悠閒自在,一副過來人,老生常談的模樣,“我跟你說大哥,女人這種生物認死理,一根筋。你一旦收服了她,她以後就跟定你,隻會一門心思對你好。你讓她往東,她就不敢往西。”

晏大哥氣定神閒地呡口茶,喉嚨輕輕滾動兩下,茶水便下去了。

他輕輕放下杯子,“你家長安是這樣的?”

周少爺:“那必須的。”

晏竟寧咧嘴輕笑,毫不客氣地拆穿他:“也不知道是誰,隔三差五就跪鍵盤,還是不許敲出字的那種。”

周少爺:“……”

周少爺不好意思地笑了笑,“大哥,你瞎說什麼大實話。”

兄弟間的談話,無傷大雅。不過晏竟寧卻覺得自己如今是真的收服司濛了,這個女人終於想要和他好好過日子了。

——

司濛問了工作人員才早到了九重天的廚房。那麼大的廚房,各個大廚一身白,都在有條不紊地進行美食的烹飪。

她掃了兩眼,卻沒如預期見到徐長安。

她隨便逮住一問切菜的廚師,問:“周太太呢?”

“隔壁小廚房。”那小哥被人問到問題,依舊專注切菜,刀功靈活流暢,腦袋都沒抬一下。

她去了小廚房。

徐長安正在處理活魚。一條紅鯉魚通體金紅,在她刀下一下子就斷氣了,被剖腹開膛了。

場麵血腥,可女人卻熟視無睹,專注做事。動作無比嫻熟麻利,行雲流水,一氣嗬成。

“長安。”司濛站在門口看了兩眼,這才抬步走進去。

“大嫂,你怎麼來了?”徐長安抬頭看到來人,會心一笑,“廚房臟,當心弄臟衣服。”

司濛微笑道:“我來幫你打下手啊!”

徐長安倒也沒跟她客氣,直接吩咐:“那你幫我把那盆蛤蜊處理掉吧。”

司濛:“…………”

處理蛤蜊?

一上來任務就這麼艱巨呐!

司濛完全不會啊!

她站在原地不動,笑容僵硬了兩分,“我沒處理過蛤蜊。”

徐長安一拍腦門,大笑道:“你看我這腦子,你彆弄那個了,把邊上的豆角擇了吧。”

擇豆角司濛會。她爽快地應下:“OK。”

“你好厲害啊,都敢殺魚。”司濛由衷地敬佩徐長安,“我連活魚都不敢摸。”

徐長安利索地給那條紅鯉魚清洗魚身,水池裡水聲瀾瀾,年輕女人的嗓音又輕又軟,帶著江南人特有的甜糯,婉轉動聽,“我家是單親家庭,我父親在我很小的時候就因病去世了,是我母親把我一手帶大的。家裡沒有勞動力,我自小就要比彆的小孩做得更多。彆說殺魚,殺雞、殺鴨都不在話下。”

“你母親沒有再嫁嗎?”司濛問。

“沒有,她擔心後爸對我不好,索性就沒再找。”

司濛聽徐長安這樣一說不免有些動容。一個寡居的女人該是怎麼的強大,才能將年幼的女人一手帶大,並且撫養成才。又該是有多麼的蕙質蘭心,才能將女兒培養得這麼清雅脫俗,身上不沾染哪怕是一星半點的世井人家的市儈之氣,完全就像是名門望族走出來的名媛淑女。

司濛不免想到了自己的母親。她的母親出身優良,溫柔賢淑,同樣蕙質蘭心。隻是可惜心思單純,沒有任何心機,不識人心險惡。加之性子太軟,沒有主見,容易被表象所迷惑。不然當年司瀠的種種所作所為,她不可能毫無察覺。

父親以自己的事業為重,整日裡不著家。他肩負遺命,將司瀠視如己出,對她比對親生女兒還好。他哪裡知道姐妹兩個在私底下糾纏至此。

偌大的司家竟然沒有一個人覺察到了姐妹倆的不對勁兒。要怪隻能怪,她當年太過渺小,存在感太低,誰都容易忽視她。

“大嫂在家不做飯吧?”徐長安柔聲問。

司濛搖搖頭,有些不好意思,“我不會做飯。”

徐長安一聽無比羨慕,“不會做飯的女人才是最幸福的,遠離庖廚,能年輕不少。”

司濛笑了笑,“你不下廚,周最還能勉強你不成?”

“那倒不至於。”徐長安說:“我喜歡給阿最做飯。他為我付出得太多了,後半輩子我隻想竭儘所能對他好。”

看來又是一個波折起伏的故事。好在結局是好的,也不枉兩人中間經受的磨難。

“給自己喜歡的人做飯會很幸福,你可以試試。”徐長安清洗乾淨魚身,快速放到砧板上切片,刀功流暢嫻熟。

“那我要先向你取取經,學兩道你的拿手好菜。”

徐長安爽快地說:“你想學隨時都可以。”

司濛很快就擇出了一碟豆角。又替徐長安刨了土豆,洗了空心菜,處理了龍蝦。

兩個女人一邊乾活,一邊說話,有條不紊,非常有默契。

“大嫂,你還記得那日在永安寺我跟你說的《瓦爾登湖》裡的一句話嗎?”也不知過了多久,徐長安突然冒出這麼一個問題。

“The mass of men lead lives of quiet desperation and go to the grave with the song still in them. ”司濛思考一瞬,循著記憶流利地說出來,“‘大多數人過著一種平靜的絕望生活,他們心中的歌和他們一起埋入墳墓。’你告訴我,佛法或許不能渡所有人,但人可以選擇自救。”

徐長安將魚片裝碟,悄然抬頭,“你去看了這本書?”

“沒有。”司濛輕聲說:“但我能記得這句話。”

“那你自救成功了嗎?”徐長安抿嘴輕笑。

“成功了。”司濛的臉被燈光照亮,瑩白如玉,“與其說是自救,倒不如說是治愈。”

是晏竟寧治愈了她,讓她重拾信心,有勇氣活下去。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