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天,譚子鈞的屍體在一條支流中找到。
譚家人問過文靜後,在靜虛宮請了一位道長千裡迢迢去江中為孩子做法事,做完後他們一起帶了孩子的骨灰回到靜虛宮。
這時候文靜高燒退了,變成低燒,但是咳得很厲害,吃不好睡不好,根本起不來床。
不管是誰,隻要看到她咳得撕心裂肺的樣子,都會忍不住擔心她什麼時候咳得一口氣喘不上來。
三元一天二十四小時寸步不離地守著她,說得最多的一句話就是“小師祖要不要再喝點梨湯”。
譚家人知道文靜生病是自家孩子的原因,又是感激又是愧疚,當然不可能去催她。
事實上,他們巴不得能在靜虛宮多住一段時間。
因為在道觀裡,他們可以觸碰到孩子,可以抱他哄他睡覺,可以聽到孩子的童言童語,跟兩年前沒有任何區彆。
一旦送他離開,這些就全都要等,還不一定能再有。
文靜並沒有給譚家人一定能夠與譚子鈞再續親緣的保證。
譚家人也不敢埋怨什麼,隻是默默地期盼著能夠跟孩子相處的時間久一點,再久一點。
可惜譚子鈞已經是個鬼魂,哪怕譚家人在道觀裡能夠像普通人一樣觸碰到他,也無法拍照。
薑雪晴看著丈夫把孩子放在脖頸處,一起去追道觀裡那隻胖橘貓,臉上帶笑,眼中含淚說道:“如果可以拍視頻就好了……”
她的父母立刻說道:“咱們要知足、知足。”
“是啊,現在這些日子都是有人幫忙才能有的,咱們可不能太貪心啦。”
薑雪晴目不轉睛地看著逗貓玩的父子倆,點了點頭,眼淚隨之落下來:“爸媽,我知道的。文靜小道長病得那麼嚴重,都是因為君君啊。我就是想想、就是想想……我的君君……”
薑春暉老兩口看她越說越難過,連忙轉移話題道:“我記得你們不是加了尋親群嗎,咱們家君君……這不是找到了,你和小森有沒有在群裡說一聲?你們那些群友也為咱們家孩子掛著心的。”
他說的這個群,裡麵全部都是丟了孩子的人。
大家都是為了同一個目的入群,互幫互助,也互相取暖,鼓勵彼此堅持下去。
譚子鈞丟了以後,薑雪晴和譚森都加了這個群。
有時候隻是看到群友提供的一個疑似消息,他們也會不遠萬裡跑過去求證。
薑雪晴這些天滿心滿眼都是兒子,完全忘了這件事。
經父親提醒後,她才掏出手機。
打開群聊,裡麵的所有消息都是關於尋找孩子的。
薑雪晴往上翻了翻消息,發現是有一個群友在警方破案後找回了孩子。
消息發在群裡之後,群友們紛紛出來恭喜她,也沾沾這天大的喜氣。
這算是群裡的老傳統了。
群裡的每一個人都希望可以有找到孩子的那一天。
薑雪晴看著這些群友們發的消息,忽然又怔怔地落下淚來。
她不知道自己家孩子,算不算找到了。
【武漢鄭海洋爸爸(已找到):雯雯媽媽終於可以接雯雯回家啦!太好了!我們家洋洋找到的時候我就說過,你們家雯雯肯定也能找到!恭喜恭喜】
她記得這個群裡每一個人的信息,這位鄭海洋爸爸,他兒子鄭海洋也是兩歲半丟的,和她家一樣。
她甚至記得鄭海洋爸爸發的孩子照片、走丟時穿的什麼衣服。
就像是她家君君走丟那天穿的衣服,他們這些人,都是絕不會忘的。
多一點信息,就多一絲找回孩子的可能。
薑雪晴想起鄭海洋爸爸找到孩子的那天,喜氣洋洋地出現在群裡告訴所有人這個好消息,最後喜氣洋洋地把自己的群昵稱後綴上加了“已找到”備注。
他當時說:“我得讓群裡的兄弟姐妹們知道我家孩子找到了,讓大家彆再為我家孩子懸著心。”
薑雪晴手指往上,點開了群消息,修改備注。
她默默地在自己的群昵稱後麵也加上了這三個字。
改好以後,她再切回群裡,看到了一條新消息。
【京都鬱淨媽媽:恭喜雯雯媽媽找回寶貝!恭喜恭喜,沾沾你家喜氣】
薑雪晴看了一會兒手機上的這條新消息,點開了鬱淨媽媽阮雪慧的私人對話框。
因為她家也是京都的,當時看到鬱淨媽媽在群裡的昵稱後,她就私下加了對方好友,詢問對方孩子什麼時候丟的、在哪裡丟的。
她家君君丟了兩年,鬱淨卻是不到一歲就丟了,至今已經五年過去。
尋親群裡有一個大家都不會說出口的共識——孩子丟得越久,找回的希望就越渺小。
薑雪晴和阮雪慧雖然都是京都人,卻從來沒有見過麵,隻在網絡上交流。
兩人約好了,找到孩子以後,一起帶著孩子去遊樂園見麵,讓孩子們也可以做朋友。
薑雪晴沉默了許久,還是發了一條消息過去:
【雪慧姐,我們家君君找到了。】
阮雪慧的回複幾乎在下一秒就發了過來:【什麼?!天啊!這麼大的好消息,怎麼不在群裡說呢?讓大家也能為你們高興高興。】
薑雪晴猶豫了許久,還是決定把自己家這段時間發生的事情告訴阮雪慧。
因為阮雪慧曾經跟她說起過,他們家所有的方法都用儘了還找不到孩子,她就試過用一些迷信的方法。
什麼出名不出名的和尚道士老仙姑、甚至國外的巫婆……她全都找過。
可惜沒有什麼用。
但至少,薑雪晴知道,她現在跟阮雪慧說起君君的鬼魂、靜虛宮、文靜小道長,她不會覺得自己是想孩子想瘋了。
不會把自己當成神經病。
【雪慧姐,其實不是我們找到了君君,是他拜托人打了電話回家……】
==
譚家人在靜虛宮裡過得是這兩年從未有過的平靜,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