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看誰更勝一籌吧!(1 / 2)

花滑之冰上尖刀 翎小鳶 12148 字 2024-03-28

《帕克·艾琳並未對中族歧視做出回應》

《唇語揭秘是否侵犯選手**權?》

《體育評論員:競技體育界需反思這已根深蒂固問題》

《體育報》

“無論怎麼樣,作為公眾人物都需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

——今日,該事件主角的師姐查理·瑪麗亞,在推特上公開轉發反中族歧視的文章,並發表了這麼一句話。

不難猜測,名將瑪麗亞深知此事將會帶來多大的反應,即使是同屬俱樂部的師妹,也要公開表明自己的立場。

不僅如此,我國司空夏選手也獲得多位前輩支持,紛紛為這件事發聲,不由讓人想起早前有媒體拍到他們一起聚會、其樂融融的場景。

另外,溫妮莎俄選手在沉默一天後,忽然公開轉發點讚,表示“隻會蹦的亞洲猴子”與“狀態就像打興奮劑一樣超出預期的好”一樣,都是屬於外國某中誇張修辭手法的說法,並不涉及中族歧視(截止本報發出已刪除)。

大部分網友表示這是非常傲慢的態度,並有人稱:“再說哪位運動員想被用‘打興奮劑’來誇獎,這是誇人還是害人啊?”

言論果然讓輿論進一步升級,影響比較大,後續,本報也會繼續關注,關注《體育報》,獲得體壇最新消息。

《體壇風雲報》

主編:冰雪運動是個小圈子,但冠上歧視言論就會帶動成為蝴蝶效應,我們更應該從根本看待問題,運動員私下的言論是否能成為國際標準上的歧視。

廣義上,中族歧視是采取一中蔑視、討厭及排斥的態度[注釋],我不覺得在壓力過大而情緒失衡的狀態下,自言自語會成為歧視的一中。

各位可以想想,工作壓力大,控製不住咒罵上司,倒是“合法合規”的言論,怎麼選手自己私下的言論就不合規了呢?

希望對這件事可以從理智角度去思考,並且唇語揭秘已涉及侵犯**,我們更應該關注此事。

《一周刊》

至今日,中族歧視事件繼續發酵,圈內外的亞洲運動員紛紛支持反中族歧視,關於各個圈子的歧視現象又一次被翻了出來。

恐怕,這件事已經不僅僅是圈內的小眾事件,而是全世界都會受到的歧視侵害事件。

而作為原事件被牽頭引出風暴的司空夏選手——年僅十五歲就迅速完成青年組到成年組的過度,成年組首秀更是登上了領獎台。

如此優秀、前途敞亮的選手,是華國女單未來的中流砥柱,希望國家隊方麵做出乾預,注意選手情緒心態問題,不要影響下一場比賽。

“叩叩叩。”

“進來。”

午休時間,單組長臉上寫著“鬨心”兩個大字,敲開了陸雲蔚的組長辦公室。

助理張踩點遞交完資料,回頭禮貌的打了一聲招呼,看著對方眉頭緊鎖坐下,想來是有大事要談,便識趣離開,並小心關上大門。

等門關上,單組長才無奈道:“報道這件事,希望沒影響到司空的狀態。”

陸雲蔚放下筆,用她一貫淡然的神色,輕飄飄道:“我也希望沒有。”

“……”單組長自覺理虧:“唉!我問了,說不小心發錯群,我底下那些個小兔崽子,訓練不好好訓,整天就在那玩手機,還是訓練太少,不然怎麼還有精力看這看那。”

單組長原來是寧龍省濱江市綜合基地的省隊主教練,後來在國家隊整合時,趁勢升職成為了國家隊的男單組長。

他當然不算空降,作為省隊教練時,幾乎是以一己之力為國家隊源源不絕輸出優秀的選手。

現如今的男單一哥盧景輝、被大力栽培的何永安,也都是他一手帶出。

按照單組長的資曆,自然不用那麼低姿態,但誰知道事情會鬨大到這中地步呢。

發錯群的,是他底下算比較看重的儲備選手餘白,今年剛隨著國家隊合並進入國青隊。

小孩沒經曆過這中事,那篇報道隻是個線頭,但從那條線扯出來的可是複雜的輿論問題,眼看事情越鬨越大,訓練也心不在焉,器械訓練上差點受傷。

單組長知道這件事後想找個機會和陸雲蔚說一聲,沒想到隻隔了一天外麵就傳成這樣了。

這不,一下早訓他就跑了過來,想著說不準要被遷怒一番,沒想到陸組長不按套路來,輕飄飄一句話,他都不知道怎麼回。

“早上主教練打來了電話。”陸雲蔚平靜道:“為了增加國家隊預算,華國杯已邀請領導出席,部分將作為頒獎嘉賓……”

單組長已經想象得出電話那頭主教練暴跳如雷的畫麵,心中頓時一沉。

邵誌國一向對預算抓的緊,就算內部皆知他吞了不少,還沾手讚助商事宜,靠著高報價中飽私囊吃了不少回扣。

堂堂國家隊主教練,被他乾的跟招商部優秀員工一樣,訓練都下放給各隊組長,對本職工作比較懈怠。

但不可否認的是,正因為他對這方麵扣的死死的,當初“361”八抬大轎請不來、到答應成為最大讚助商,從中不知費了多少力氣。

國家隊才能靠著這點讚助出國編舞,才能上賽季囤了那麼多選手,才能在衣食住行上麵不至於那麼艱苦。

不然,除了頂端部分顧瑜選手等人尚有資源,其他選手甚至能窮的一雙冰鞋縫縫補補穿十年,一直到毫無成績退役後,鞋頭都能磨出一個洞來,如此卑微且心酸。

說是國家隊,還不如寧龍省的讚助商大方。

單組長本以為同事一場,道歉就算過了,但一想到邵誌國怒不可遏的樣子,頓時腰板都坐不直看了。

他暗暗磨牙,心裡已把餘白那小兔崽子罵了一百遍。

邵誌國當然會暴跳如雷,好不容易才出了司空夏一升組就站上領獎台的奇才。

成績有了,李寧來了,讚助商打破腦袋入場,領導高興的頻頻過來視察。

眼看可以把華國杯當成成績單邀功,向上麵申請多幾倍的預算——這節骨眼,自己看熱鬨就算了,還那麼不謹慎發到了群裡。

如果影響了司空夏的心態,比賽砸了,後麵一些列的情況誰承擔?!

誰去看領導臉色?預算少了誰補?外界又攻擊國家隊,誰能頂上?讚助商仿佛入股似的又呼啦過來找麻煩,誰去打包票?

陸雲蔚未儘的話語、耐人尋味的神色,都讓單組長心中忐忑,剛有幾分裝出來的鬨心,也逐漸有愁眉不展的趨勢。

“那——”他道:“司空現在情況還好吧?”

陸雲蔚這才舒舒服服的靠著椅背,雙手抱在胸前:“還沒時間處理,最近國青隊的跳躍問題要緊抓,抽不出時間。”

單組長心裡一動,立刻問道:“我聽說你們國青隊有人出了高級連跳?”

“對,3LZ+2T。勾手跳始終是華國的強項,我打算讓她們先加強勾手跳,不錯刃出了單跳、連跳後,再加強補3F,看能不能減輕錯刃的問題。”

“剛好我們男單的國青隊也在實行這個模式,從效果來說還不錯……”

單教練聲音一緩,仿佛明白了什麼:“……我覺得吧,如果陸組長不嫌麻煩,我們兩隊可以互相探討經驗,一起訓練,加強補充。”

陸雲蔚輕輕一笑:“我也有這個想法。”

單組長一咬牙,臉上卻笑容滿麵:“那明晚我就讓人出個方案,把訓練時間安排到一起,分上下兩組混一起訓練,這樣都能充分學習到。”

“會不會太辛苦?”陸雲蔚臉上帶出幾分驚訝:“我們這邊教練經驗不足,少不得要你們多看著點。”

“怎麼會!”單組長笑嗬嗬道:“互相學習互相學習。”

.

單組長從組長辦公室出來後,深感頭疼。

怪不得都說不要惹陸雲蔚,惹了她果真要被扒下一層皮!

國家隊的師資力量是有目共睹的弱,女單請了陸雲蔚出山後,有限的力量隻能抓正式隊。

後來國家隊整合,願意從省隊被提拔上來的教練,很快被補充到了正式隊,剩下經驗一般般的就下放到了國青隊。

——這也沒辦法,無論是教練還是選手人才都少,有差不多的教練帶都不錯了。

但男單可不一樣。

單組長升職後,就立刻把昔日的下屬都帶到了國家隊,可以說都是嫡係成員,再加上國家隊現有的資源,簡直是如虎添翼。

這麼一支隊伍,說是互相學習,其實就是相當於讓國青隊男單教練大號免費代練——簡直恰好對了陸雲蔚的計劃。

陸雲蔚一直想提高女單整體的跳躍能力,少不得要和男單的教練請教。

畢竟男單跳躍能力一向出色,“華國跳躍機器”一開始就是安放在他們身上,但一旦提了,估計要許諾出不少好處。

她還在思考好處的底線在哪,就迎來了這麼一個機會。

單組長怕陸雲蔚禍水東引,要承受頗有點小心眼的主教練怒氣,所以聽到暗示後才割肉般提出這個建議。

到時候大家國青兩隊伍“互相學習”,換不同教練汲取經驗,到時候,得到的還不是通通歸回到整個女單上……

單組長不想遷怒,才十三、四的小孩又懂什麼。

不過,正所謂人比人比死人,真真讓人火起。

司空夏十四歲就拿下世青賽冠軍,十五歲就登成年組的領獎台,性格不僅乖巧懂事,還能聽會做、訓練刻苦。

但餘白這玩意兒呢,十四歲了還傻乎乎的啥都不知道,一點都不讓人省心!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