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穎拉著顧思,先問了一通怎麼回事,聽完後有些意外,他爺連那個秀才大堂哥都看不上嗎?
“可惜我三叔不在,不然讓他給你破蒙最好。”舒穎感歎的說了一句,這才解釋起來,“破蒙就是在正式入學這一天舉行的一個儀式,咱們北方很快就完成了,聽說在文風盛行的南方,會辦的比較隆重。”
“跟婚禮差不多。”顧思點頭,表示明白了,這就是一個表示重視的儀式。
舒穎有些意外的怔了一下,失笑道:“差的多。跟開鎖宴差不多還差不多。”
說完,兩人都笑了起來。
開鎖宴顧思知道,這裡的孩子十二歲生日時會舉辦的一種儀式,很隆重,比滿月宴要隆重多了。家裡經濟好的,對於開鎖宴的重視程度和婚禮差不多。
嗯,至於一周歲抓周,他們這邊倒是不怎麼流行。
反正顧家家境在村裡數一數二,他一周歲時也沒抓過周,本來還帶著期待的,幻想著抓什麼,體驗一下不同的人生,結果生日當天隻過了生日,其他的都沒有,就很……失望。
開鎖宴這個事,以前從來沒有聽說過,剛才一時沒想到,他娘提起來才想到了。
顧思又問了一些開蒙的事,才了解了。
舒穎等顧名回來後,對他說了破蒙這件事,催促他:“你去給爺說,要不等過年時我三叔回來,讓我三叔給娃破蒙。”
顧名跑去說了,顧家曾祖父考慮了一下,搖頭:“顧家的事,還是不要麻煩親家人了。”過年的話,還得等三個月,他有些等不及了。
顧名又跑回來跟媳婦說了這事,舒穎既高興又擔心:“就怕九嬸他們有意見。”
顧名不以為然:“等十三有了兒子,上學時爺肯定也會重視的。”
舒穎心想,他爺還不知道能不能活到那個時候去呢,到時候一分家,他九嬸可不覺得虧了?
不過這話她不不好說,就問:“浩浩開蒙時請的誰?”
顧思轉頭去看他爹,浩浩就是他五哥,是他曾祖父的大曾孫,他血緣關係上最親的一個堂兄。
“我忘了,應該是村塾裡的先生吧?大家基本都是請村塾裡的先生開蒙。”顧名想了一下道。
舒穎拿手指戳夫君:“不患貧而患不均,咱爺對咱娃太特殊了不好。”木秀於林,風必摧之。
“你想多了,最多就是請大哥破蒙,那浩浩破蒙時村裡也沒有秀才啊,這個難道還要怪自己孩子生的早了?”顧名覺得想這些事都是多餘。
舒穎這一刻深覺她公公說的對,她夫君想事情想的太過簡單了。
顧思安慰他娘:“反正我曾爺做好了決定,咱們也改變不了,等著就行了。”
舒穎笑著捏了捏兒子的鼻子:“好!”管他請秀才還是請舉人,反正又不是她掏錢,隆重了有隆重的好處,讓孩子更有責任感,積極的鼓勵更能讓孩子好好讀書。
顧思晚上找了個機會,偷偷的跑到二院去找他曾祖父,想說就找他大堂伯破蒙。對於他來說,儀式什麼的都不重要,熟人還能給家裡多省點錢,也能讓他娘安心。
從北廂廊下路過他六伯的屋子的時候,他聽到裡邊有談話聲,內容過於意外,一下子就吸引住了他。
“我都恨不得我自己嫁過人才進得咱們家門,好讓浩浩也這麼本事。”這是他六伯娘的聲音。
“胡說什麼呢!”這帶點訓斥的是他三奶的聲音,“你可彆在你弟媳婦麵前提這個。”
“我知道我知道,我這不是羨慕嘛,你沒聽下午顧思那小嘴吧嗒吧嗒個不停,那書背的熟的喲!這讀過書的就是不一樣啊,我原本還有些看不起她,沒想到她把娃教的這麼好。”
還是他六伯娘的聲音,語氣裡又是酸又是羨慕,倒沒什麼惡意。
隻是這話怎麼聽過怎麼不對,難道他娘嫁他爹前還成過親嗎?
不會吧?他從來沒有聽人說過啊。而且他看他爹娘關係挺融洽的啊,比他想象中的古代夫妻關係要好多了,很和睦。
突然間,往日的蛛絲馬跡襲上心頭,讓顧思不確定了。
他想起了下午他曾祖父那有些不太對的態度。
想起他認為她娘情商高的那件事。
他半歲左右,他娘抱他在外婆的鄰居家,圍觀外婆和人打葉子牌。
當時有個奶奶問他娘:“你覺得你婆婆好還是你娘好啊?”
玩牌的人都含笑看了過來,意味不明的等著他娘回答。
他也支起耳朵聽他娘怎麼回答這個不好回答的問題。
說親娘好吧,人家說你成顧家人了還一心向外。萬一傳回去了他奶聽了也不高興。
說婆婆好吧,人家會說你嫁了人就連親娘都不親了,沒良心。
這種話正答反答,怎麼答都不對。
他娘笑著說:“我婆婆好啊,我婆婆都不讓我洗碗做飯,我娘還讓我洗碗做飯呢。”
看熱鬨的人一下子安靜了,瞬間有一種靜止的沉默,而後那些奶奶們繼續打牌,沒人說話了。
他當時隻覺得高啊,他娘的情商真是高!
這話誰親誰疏一下子就說明白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