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30:下帖、宴席(1 / 2)

家裡人七嘴八舌的說起了這件事有多重要,顧思看他們開心,也跟著笑:“那你們想怎麼辦就怎麼辦吧。”

正說著,顧奶奶帶著顧思的妹妹進來了,看大家都在,一臉喜意的問:“我就說前邊怎麼沒人呢,你們都在裡邊啊。”

“娘,咱娃府試中了第十名。”顧名高興的先開了口。

顧奶奶回來時從村裡人口中已經聽過了,這時聽了更加的高興;“果然中了啊,哎呦,這給菩薩的香可沒白燒!”

顧思聽了樂,這他要是沒中,香還能叫白燒了不成?你這是求神仙保佑,又不是求人辦事。

顧奶奶心下高興,心勁兒正大著,一氣兒的說:“你考試這段時間,我天天都會去廟裡燒香,一定是我心誠,菩薩才讓你中了。”

舒穎忍不住笑,顧思也樂得不行,就他奶這種去廟裡磕了個頭就能把自己剛放上的供品帶回來,有時候還會順手順一點彆人供品的行為,她要說她心誠,那整個村裡就沒有比她不心誠的了。

這行為他娘說過兩次:“咱家也不缺那一口吃的啊,你放著讓彆人家取去了嘛,村裡有些人窮的很,就靠供品解個饞了。”

他奶理直氣壯:“佛前的東西,都是沾了光的,吃了對身子好。再說我不拿,彆人也拿了,我買的好東西不能白白留給彆人。”

顧思:“……”嗯,以他奶這種珍惜食物不吃虧的想法來說,邏輯很好很強大。

強大個屁啊,珍惜糧食也不是這麼個珍惜法。

反正就有些無語。

家裡人都知道顧奶奶是個什麼性子,聽了後都笑了起來。

“你怎麼這個時候去我曾外爺家?”顧思疑惑的問。

他奶的娘家,聽說隻有曾外公人很好,舅爺和舅奶都有點極品,他奶走娘家並不勤快。加之他一歲多的時候他曾外公就去世了,三年之後立了碑,他奶幾乎就不回娘家了,隻有表舅們過年時來家裡走親戚看望他奶。

“我給你曾外爺做點衣服拿去燒了,讓他保佑你。”顧奶奶應道。

顧思:“……”不知道怎麼表達了。

在這裡,上墳是男人的事,不許女人去的,他奶還帶他妹去!他舅爺看到他奶,也不知道什麼心情。

無語吧,不知道說什麼好吧,跟他的心情一樣吧。

不是他看不起女性,是這個社會上約定成俗的規矩就是這樣的啊,你破壞他了,自然會惹他舅爺家的人非議。

要是拿給他舅爺,讓舅爺去燒還好,要是他奶自己跑去燒了,得,已經能想象得到下次見麵他表舅們會說什麼了。

隻是顧思也沒想到,他第二天就見到了他表舅們。

宴席的事定下了以後,就是商量菜譜等事項,這就都是大人的事了,與顧思與關。

顧思要做的事,先是拿著家裡人買來的黃紙和白紙和一些吃食,去給祖先們上墳。

顧思一頭問號,不年不節不祭日的,怎麼就要去上墳了。

“隻有考中了秀才才會開祠堂祭祖,但你考上童生這種喜事,還是要告訴先人們一聲,讓他們知道,高興高興。”

顧思就跟著曾祖父和父親,一起去上墳,聽著他曾祖父邊燒紙邊念叨:“顧思很爭氣,才第一次下場就中了,縣試得了第三,府試得了第十,有他在你們就不用擔心顧家以後了。”

顧思聽著,突然就覺得自己身上有了擔子,一種以前從來沒有體會過的情緒彌漫在了心間,是一種……以前從來沒有體會過的……負責。

家族的榮耀感。

他在心裡默默的念。

人老了就看念叨過往,顧思倒沒聽他爹說什麼,隻從他曾祖父這裡聽了幾耳朵往事,自

己跟祖先們說了兩句話,就和大人回家了。

回家以後,顧思以為還要寫帖子,結果就見他曾祖父寫了幾張就不寫了,全都空的。

“不是要下帖嗎,這些不寫?”顧思疑惑問。

顧名笑了:“你以為誰都識字啊?大家大都不識字,寫了他們也看不懂,事情還是要親自說的。”

顧思懂了,他以前處在一個幾乎人人識字的世界,在這個世界,深入接觸到的都是念過書的,還真一時忘記了不是人人都識字這點。

村裡有很多窮人,但餓死的倒是沒聽說過,最多日子艱難。但這是因為他們漢中府是出了名的魚米之鄉,人勤快些總有法子活下去,不難想象在漢中府之外,會有多少掙紮在溫飽線上的人。

顧思在這一刻,感謝自己生在了衣食不愁還有很多餘裕的顧家,能讓他念得起書,而不是為了生計絞儘腦汁。

他對於顧家的歸屬感又重了一些。能生在顧家,本就是一場與顧家的緣分。

第二天,顧思被他曾祖父帶著,提著禮物,由他父親駕車,去走各家老親戚。

先向東去的舒家村,顧思都驚奇了:“我曾祖母也是舒家的村的?我怎麼不知道?”

顧家曾祖父嗬嗬的笑:“你出生前幾年你曾奶就走了,她的兄弟們走的更早,過年的時候都是你爺他們去走他舅家,你又不太走親戚,沒聽過也正常。”

這樣一想,顧思確定好像聽他爺說過他有個曾舅爺家在舒家村,不過他奶說過那是老親戚,幾年走一回,他就以為那是很遠的親戚。

呃,可能是他奶隨口胡說,或者是將兩家人放一起說沒個順序,導致他誤會了。

反正他曾祖父年齡大,每年過家時家裡就會來好多親戚,他記都記不過來,隻知道問候人,也沒弄清楚大部分人跟自己家是什麼關係。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