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42:巧遇(1 / 2)

顧家曾祖父帶著顧思去了香燭店:“店家,最好的香來一把。”

那店家見了兩人,眼睛一亮,拿著一把兩尺長的香道:“您看,這把香,賣的最好,院試的儒童們最喜歡買這個,可靈驗了,來我這店裡買香的,足有十個過了第一場呢!”

“多少錢?”

“三百文。”

“太貴了,平常一把香還不是幾文十幾文,用料好的貴的也就幾十文。”顧家曾祖父討價還價。

“不是您這樣算的。平常一把香才多長?一根也就燈芯那麼細,我這把,和指頭一樣粗了。光重量上,就比平常一把香重了好些倍,賣個一百來文也是值得的。”店家說著,拿著扇子殷勤的給顧家曾祖父打扇扇風。

顧思驚訝的微微張開了嘴。

他實在沒有想到曾祖父會來買香,這是要去廟裡燒香祈求中秀才嗎?

他日常忙著讀書,就是家裡學堂兩個地方轉,見過最迷信的事就是家裡的堂弟被放到外邊養才帶回來。

除了這個,他平常也感受不到多少迷信的事,奶奶和三奶他們逢年過節去廟裡燒香這種事不算,在現代這種事都常見的很,反正家裡男人們都不信神鬼這些。

爹爹能不信,因為爺爺不信;爺爺能不信,因為曾祖父不信。

顧家整體氣氛極為的開明,顧思還是第一次見到曾祖父將希望寄托在燒香拜佛上。

他聽店家說賣個一百來文,立刻道:“那就一百文一把,不賣我們就走了。”

顧思拉著曾祖父,做勢要走的樣子。

顧家曾祖父卻不想走,沒怎麼動。

那店家把笑容一收,認真的對著顧思道:“小儒童,你不懂,這價是一文都不能少,少了心不誠,就不靈驗了。”

“曾爺,去廟裡燒香肯定要在廟裡買香,那樣才顯得心誠。”顧家一看這人就是發院試財的。

“廟裡可沒有我這‘必中’香,整個府城隻有我家的錢氏香燭店裡有。”店家覺得顧思一個孩子拿不了大人的主,對著顧家曾祖父使力,“我這香可是有講究的!您看這香通體帶紫,有紫氣東來之意。左邊這根叫出類拔萃,右邊這根叫文曲附身,中間這根叫順心如意,合稱必中。不是我不願意給您少一文錢,是這一根百文錢,少一文這寓意就不對,這香也就白燒了。”

不能少也不能勸彆買,什麼話都被堵住了的顧思:這店家真是個人才。

話說到這個程度,除非他們不在這家不買,否則一文都不能少給了。

不然少了錢到時候曾祖父沒中,肯定會想,是不是錢掏少了心意不誠了才沒中,我當時要是不貪那點錢是不不就過了?一輩子下來在考試上都花了那麼多錢了,怎麼當時就舍不得那點錢,是不是天意合該讓我不中?

還不能不買,這家店大,他曾祖父直奔這家而來,應該除了這家彆家也沒了。真沒中時,他會不會又想,是不是香燒錯了,要燒了必中香才管用。

這樣,人就會陷入無儘的後悔之中。

哪怕知道其實與這個關係不大,人還是會給不成功的事找各種理由。

顧家曾祖父很意動,也沒說買不買。

店家把香給顧家曾祖父手裡一放:《炮灰科舉興家(穿書)》,牢記網址:m.1.“你這後輩一看就是文曲星下凡,定然紅案有名,不用求菩薩,但這香也能還願,送他了,你去廟裡時剛好讓他謝過天上神仙的護佑,等中了紅案給我串喜錢就行。”

府試第一場發案被稱為“粉牌”,覆試發案是院試正式結果,被稱為“紅案”。

顧思忍不住“嘖”了一聲,他還以為是買一送一,半價賣了,結果店家是買一送一裡藏著賣一再賣一啊。

這個時候的讀書人大都講信用,要真中了,肯定要回來把這香錢給店家拿來,再多給幾十文謝儀。

難怪這店家一個香燭店開這麼大,這能說會道還會長遠考慮,生意不好才怪。

不為自己,顧家曾祖父還能有些理智,一聽店家說起顧思能中,他就眉開眼笑,很利索的掏錢了:“哪裡用你送,兩把我都買了。”

猝不及防的顧思:沒想到啊,還能有這一出,這一定也在店家預料當中。

顧思隻能看曾祖父買了香,又買了蠟燭。

去廟裡的路上,顧思忍不住道:“我正場十四名呢,今天提覆也答好著呢,《聖諭廣訓》也抄對著,沒出什麼錯,肯定會中的。”

院試正場後的這場覆試,被稱為提覆,和縣試府試裡的提堂差不多一個意思。因為在大堂裡考,又叫堂覆。

顧家曾祖父心情好的很,駕車時吆喝騾子的聲音也透著歡快:“知道你能中,那咱們燒了香豈不是更穩當?”

顧思默默的聽著,不發表意見了。不管怎麼樣,還是讓長輩安心吧,曾祖父年齡這麼大,還能遇到幾件開心的事情啊?

“要是這場中了,以後不用考,不知道要省多少錢,不可惜現在這幾個錢。”顧家曾祖父安撫顧思,暢想起了未來,“等忙完了,回家咱們就為你大請賓客,菜要比上次你過府試多兩道。要是我也能中,就多四道,我要把我認識的還活著的那些人都請上……”

顧家曾祖父絮絮叨叨的講自己的計劃,問顧思自己想的菜好不好。

兩人到了廟前,天色還亮著,廟門口有人進出,看來香火很好。

顧思找個地方把車停好,拿著香燭,帶著顧思往內走。

剛到了門口,迎麵走來一群五八個女性,顧思也不能細看是幾個,見她們人多正要退到一邊,卻見一人眼熟,一細看,意外的喚人:“娘!”

舒穎也看到了顧思,驚喜的快步向前:“你怎麼也來了廟裡?”

“我還想問你呢。”顧思向旁退了兩步,把大門的地方讓開,笑著回答,“我曾爺說要來廟裡燒香,我們就來了。”

“我跟你們一樣,你三外婆帶我來廟裡燒香,遇到了井家娘子和馮家娘子。”舒穎微笑著說,邊說邊往那邊看。

顧思看過去,剛出了門的這群人在門口的另一邊站定,裡邊果然有親戚,他挨個問人:“三外婆,舅娘,井伯母好,馮伯母好。”

到了最後一個十三歲左右的少女,他娘沒說,他也隻矜持的點了點頭,算是問候。

井母在那西邊笑道:“喲,你沒見過我,怎麼知道我是誰?”

被問話了也不好不回答,顧思應:“我猜的。”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