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45:印結費(1 / 2)

顧思一推開門,卻沒有見舒穎等在前院裡,有些意外。

他進去一看,發現前院的大廳門好像開著,伸手捂住嘴,小聲對跟著進來的曾祖父道:“有客人。”

舒家三外公的客人多極了,成天有人上門來拜訪,顧思也不知道是個什麼情況,就要進二院裡去。

客人卻先出來了,是個三十多歲的男子,穿一身長衫,氣質也好,一看就是個讀過書的。

舒家三外公也跟著出來,笑嗬嗬的道:“顧思回來了啊。”

顧思已經看出來這位客人是有身份的,與三外公親近,拿下草帽問候:“回來了,三外爺好,這位……伯伯好。”到了客人時,糾結了一下是不是要和三外公一起論輩,最後看人年輕,還是叫了伯伯。

舒家三外公笑的更慈祥了:“這是你姨家的表親,論輩是你叔祖,要叫爺爺的。”

“叔爺好。”顧思立刻改口,又好奇的望了這人一眼。

三外公一子一女,表姨嫁到了外省,一年很少有消息,看來這是來秦省有事,順便送信送消息送東西的。

客人是個和善的,點頭應下問候,笑眯眯的問:“撥府得了案首?”

顧思聽他口音是官腔,還帶了點陝西方言味,知道他身份怕是比自己想的還要高,認真點了頭,開始猜測他有沒有可能是學政的幕僚。

這人雖是問話,口氣卻帶著肯定,看樣子可能比他還要知道的早。

客人聽了後,臉上有些惋惜:“要是正場答的再好一點就好了。”

顧思聽後有些意外,忍不住笑出來,反駁對方:“話不能這麼說,除非你六元及第,否則跟誰比你都是個輸;更不能和虛幻的假想比,那樣隻處在挫敗懊恨的情緒裡。人隻要看自己得到什麼就行了。”

客人一臉驚異的望著顧思,顧思把後邊的話說完:“正場的答卷我已經很滿意了,我現在隻慶幸我在快要撤卷前想到了修改的好方法,不然我不會是十四名,有可能是十七十八,甚至連撥府都選不上。現在隻看結果,我馬上就是秀才,這不好嗎?”

客人聽後撫掌嗬嗬的笑了兩聲,點頭,極讚同的道:“好!家裡代代有秀才,耕讀傳家,長盛不衰比什麼都好!”

又轉頭對著舒家三外公感歎:“你這侄孫了不得啊!這麼有慧根,難怪小小年齡就中了秀才。”

舒家三外公摸著胡須笑:“過謙了。”

他這才有機會對顧思介紹:“這是大宗師的幕客,吳舉人。”

那很可能就是閱卷官了。

這也沒出顧思的預料,他立刻正了神色,行禮:“老師好。”

連在一旁安靜聽著的顧家曾祖父也跟著行禮:“老師好。”

吳舉人有些意外的望了顧家曾祖父一眼,祖孫齊下場,都中了嗎?這種情況在江浙一帶多的很,在陝西就少了。

他點了一下頭,鼓勵兩人:“好好努力,更進一步。”

簡的一句話,卻讓顧家曾祖父極為的振奮,整個人更顯精神。

吳舉人說完,和舒家三外公一起進去了。

顧家曾祖父看一眼顧思,拿著帽子進了大廳旁邊自己住的屋子。

顧思見他不話要說,跟了過去,一進門,就聽曾祖父急衝衝的小聲問他:“你聽到了沒,座師讓我更進一步。”

顧思見曾祖父眼睛都是亮的,用力點頭:“聽到了!”

他找了一下,看到桌子上晾有涼開水,倒了一杯,端過來給曾祖父。

顧家曾祖父還在興頭上,端著不喝,暢想未來:“你讀書有天份,要是以後中了舉人,那咱們顧家就厲害了。”

“怎麼就我中不是你中?你下次再考,中了秀才,過了科試,說不得鄉試一下子就中舉了。”顧思願意說讓長輩開心的話。

很多人考一輩子,都中不了秀才,勉強中了,勉強過了科試,卻能在鄉試裡名列前茅。

一說起這個,顧家曾祖父更加振奮了,想著自己鄉試中舉的場景,人都要飄了起來。

他為這個場景瘋狂心動,問顧思:“要不,我去捐個貢生?”

顧思給自己倒好了水,聞言吃驚:“咱們家有這麼多錢嗎?”

秀才裡有六種貢生,歲貢恩貢撥貢優貢副貢例貢,例貢是拿錢買來的,是最不值錢最被人看不起的,

朝廷收支不平衡,入不敷出,開了援例捐納的門,很多考不上的就拿錢捐個例貢生去考鄉試。

這裡邊很多人都是要個榮譽,也有人是院試不中,實在沒辦法了,才捐個例貢出來,這些人去考鄉試,有的會中舉,有的會名列前茅。

雖是少數,到底也是一條出路了。

不過就算是中了舉,因為貢生是捐來的,還是會被看不起。

顧家曾祖父搖了搖頭,錢倒是能湊出來,家裡要是沒錢,他也不可能不顧家裡考一輩子試,不中的話每次也都得花掉十幾兩銀子,沒錢哪能這麼折騰。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