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裡人聽了之後中,都大有收獲,一個個感歎起來。
“原來點不連橫好看啊!”
“第二筆橫要長一點啊,我都沒注意。”
“撇和捺要寫長啊,我就說我寫出來的怎麼不好看。”
其實這些,這裡的夫子未必就沒有教過,隻是顧家家長管的不嚴,孩子上學時根本就沒有認真聽,聽到的少部分那一些,要是當時記住了沒練習,時間長了忘記了,也等於沒學。
顧思講了幾個字,發現大家的字都不行,便講了很多技巧,讓他們傳著看。
大家有都看的很高興,這下子倒是用心了起來。
顧思講完了這些,又講回了自己學習的事情上:“是以我能考上秀才,沒有彆的原因,什麼聰明啊文曲星下凡啊,都是懶惰之人的借口,原因隻一個,我想考秀才,並為了持續的努力了,你們能做到這樣努力嗎?”
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想搖頭,又不好意思。
“看,我能考上秀才,隻是比大家更勤奮更用心而已,你們想考,用心學習,自然也能考上。”顧思鼓勵大家。
一夥人聽了,忍不住心道:可我們做不到像你這樣努力啊。每天過了戌時(21點)才睡覺,沒一點玩樂,誰受得了。
顧思是不知道他們的想法,要是知道了,就想說,晚上九點算什麼,要不是這裡燈不亮,要不是他要長身體早睡,他能學到晚上十一點。
“當然,我比大部分人都努力,你們可能覺得自己做不到,但沒關係啊,做不到我這樣,哪怕隻做到一半,那也隻是多用一倍時間考上秀才而已啊。”顧思認真的道。
大家聽了都覺得是這個道理,一下子覺得不難了。
顧思這時就問顧十七叔:“考秀才光是勤奮沒有用,隻有用心的勤奮才有用,記下了麼?”
“記下了!”顧十七叔大聲回答。
顧思又一一問了打算科考的顧五哥顧十三叔和顧十一弟十二弟,他們都答記下了。
顧思就招手:“來來來,我來講練字,大家都坐!”
顧思講這些的時候,家裡人都是站著的,這自然是表示對他秀才和夫子雙重身份的尊重,哪怕顧思不是家裡人的夫子,但傳習經驗這種事,在哪裡都要愛到極大尊重。
顧思剛開始讓他們坐,他們也不坐。
現在重要的事講完了,顧家曾祖父坐在凳子上開了口:“都找凳子吧。”
大家這才一個個的坐了。
顧思講字,大家都認真的聽,顧家曾祖父看家裡人學的認真,心下大慰:有顧思在,死了都放心了!
這孩子不但自己學的好,還會教人啊。
講了半天,練了半天,到了中午,家裡叫吃飯,顧家曾祖父叫他們都散去洗手。
顧九爺等大家都走了,湊到顧思麵前,問他:“你十三叔的文章,問題很大嗎?”
顧十三叔是顧九爺的長子,他對於顧十三叔比顧十七叔寄的期望要大。
“不是文章的問題,是心的問題。”顧思應著。
“新的問題?”
“是想法的問題。我覺得我十三叔現在還沒有目標,他自己並不知道自己想要什麼,想成為什麼樣的人。自己不想努力了,彆人怎麼催都沒有用。”要是十幾歲二十出頭沒目標好說,快三十歲了,人生還沒目標,要改變很難啊。
顧思一邊解釋著,一邊考慮著顧五哥變化的原因。
他曾看過一本《水知道答案》的書,還看過相關的很多案例,一個人,你期待他成為什麼樣的人,他最終就會成為什麼樣的人。
被誇努力了,就真的努力;被罵懶了,就真懶了……
當然,這種期待,要是正向的、不帶負麵情緒的。
他五哥是曾祖父這一門裡的長子長孫長重孫,大家對他的期待大,他小的時候不懂事不努力,後來長大了懂事了,知道努力了,這期待就有效果了。
可九奶吧……
顧家有兩大勤快人,一個是顧奶奶,一個是顧九奶。
顧奶奶是自己勤快,不催家裡人,默默奉獻。
顧九奶自己勤快,就要催得顧九爺顧十三叔顧十三嬸顧十七叔和兩個孫女他們都勤快起來,所有沒她勤快的,都會被抱怨。
這兩種方式都不好,造成兩種結果:
顧名舒穎顧十一叔和顧思出嫁的親姑都懶,顧十一嬸比三人好,但也算不得勤快。
顧九爺顧十三叔顧十三嬸顧十七叔,包括顧十三叔的三個孩子,全都不喜歡顧九奶,小家的家庭氛圍也不好。
當然,顧九奶家裡人是真的比顧奶奶家裡人勤快很多,可顧十三嬸在對著外人時,稱呼顧九奶時連一聲“我娘”都不用,直接“我婆母”;
顧奶奶家裡也比顧九奶家裡和睦自在很多,舒穎和顧十一嬸經常主動給顧奶奶買禮物,婆媳關係融洽。
顧九奶這種愛催的人,像“洗衣服”“掃地”這種能明確的看到過程和結果的事能催動;像“努力學習”“好好念書”這種不能看到結果的事,很多時候越催越沒效果。
顧思想著,顧十三叔就算本來有學習的動力,都被催成了逆反心理。
一個人學習的內驅力造成的效果,要比學習的外驅力強無數倍。
顧九爺不太懂這個,顧思解釋了一遍,他才隱約懂了,歎了口氣。媳婦沒娶好啊,連孩子都被殃及了。
看顧名媳婦娶得好,顧思多厲害,念書六年就考上了秀才!
“那你看有什麼法子嗎?”顧九爺追問,他還是看重大兒子一點。
“這個隻能等他自己想清楚啊。”
“那你跟他聊聊,說說他,行不?我看你這做事有法子的很。”顧九爺眼含期望的望著顧思。
顧思點了點頭:“過再天,先讓我想想怎麼說才有效果。”
顧九爺笑了,和顧思他們一起出去,也洗手去了。
顧思又監督了大家用七叔洗手法洗手:“平時都這麼洗,能洗掉晦氣,活得長。”
家裡人覺得麻煩,到底還是學會了。
端飯擺桌的時候,家裡女人自然問了幾句,知道顧思在上課這些,吃飯時也聊了起來。
女方這邊兩個桌子上,顧奶奶聽著顧十三叔他們都要繼續學習下場的樣子,想著顧名和顧十一叔也可以學,對舒穎道:“那要不讓顧名他兩也去跟著學?”
顧十一嬸是個性子開朗的直接人,有話就直說,聽了後連連擺手:“娘你信不信顧探在屋子裡待不上小半個時辰就跳窗跑了?他是那能坐得住的人?你彆說讓他下場考試了,能好好的寫封信就了不起了。”
顧奶奶一想顧十一叔的性格,好像的確不愛待在屋子裡。
顧十一嬸又道:“他要真能坐住,小時候就不會為了不上學堂偷藏在稻草杆後騙你他上學去了。他要能念,早就能念了,還能等到現在?”
顧奶奶覺得還是顧名從小就能坐得住,幾年的學堂都念下來了,就去望舒穎。
舒穎笑著真心道:“念書好啊,隻要顧名願意用心學,我事事侍候他都行。”
實際上吧,她心想得卻是:可得了吧,前段時間顧思成績出來,顧名就說要好好念書再去考一考呢,結果一看書就頭疼,沒三天功夫就泄了氣,放棄了。
你兒子學習是個什麼樣,你可能不太了解,我是看得透透的了!一個不愛念書的人,哪裡能下下功夫去吃讀書的苦?!
況且現在顧思得了秀才,家裡有靠山了,人性懶惰,當老子的更沒有努力的念頭了。
不過這話舒穎也就是心裡想想,並不會說出來。她並不想打擊一個人做事的積極想法,哪怕心裡認為不成也不會說。
萬一呢,萬一真想讀,讀了出來呢?放棄十幾次,也可能二十幾次就成功了啊。顧名真能努力起來,她就能跟著真勤快起來。
顧奶奶是個心裡沒數的人,或者說她是個天生的樂觀者,任何的打擊都不會記在心裡多久,快了過耳就忘,慢了過幾天就忘了,是以他忘記顧名上學堂也是混出來的。
現在聽了舒穎的話,高興的笑了。
飯後就去找顧名,顧名一聽讓他繼續念書,連忙求饒:“你可彆折磨我了娘,我是那讀書的料嗎?我就不是讀書的料。”
“怎麼就不是了,大家都說顧思聰明,你這個當爹的,還能沒他二分?”顧奶奶最近聽大家考顧思誇多了,對於顧十一叔沒多少自信,對於顧名還是有很多自信的。
這自信,當然來自於大家誇顧思的時候,順便誇了顧名。
她問一邊跟過來的舒穎:“是吧?”
舒穎沒直接回答顧奶奶,隻對顧名道:“什麼讀書的料,讀書隻分刻苦不刻苦,用心不用心,堅持不堅持,你腦子好,願意下苦功一定能讀成。”
舒穎是真希望顧名能用心刻苦讀書的,他又不能做下地種田的苦,又沒有什麼特彆的本事,讀書對他來說最好。
且要是兒子夫君都考了個秀才,那她不得風光死?
是以這話也是真心話,哪怕舒穎覺得顧名十有八.九還是努力不起來。
“算了算了,我前段時間都試過了,堅持不下來。再說我兒子都考上秀才了,我還費這功夫做什麼,這輩子都不愁了。”顧名搖頭擺手,不原再試了。
舒穎瞪他一眼,心裡罵他:沒出息。
想到這裡,想起她自己也是安於現狀沒出息的,不然也不會嫁給顧名了,忍不住笑了。
顧奶奶還想再勸呢,顧名連忙捏顧奶奶軟肋:“娘,你想啊,我要是去讀書了,無論考不考得上,這下場一次就得一二十兩銀子,這要一二十年考不中,得花上百兩銀子了,這還不一定考上。再是再考個二三十年,不得幾百兩銀子沒了。”
顧奶奶一聽這麼多錢,立刻打了退堂鼓。
顧名再接再厲:“我有這錢,花給咱娃身上,讓他去好一點的書院,將來要是考上了舉人了,不比多一個秀才強十倍?”
顧奶奶一算帳,點頭:“那還是把錢花狗娃身上劃得來,花你身上全打水漂,白花了。舉人值老錢了!”
顧名也不嫌棄親娘看不起他,點頭道:“就是就是。”
舒穎:“……”搞得好像咱娃能考上舉人似的!一對母子,做事都這麼莫名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