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有,就是他忍不住懷疑,以“歪國”敬察這個抓人法,
“歪國”建的局子和牢再大,那被抓的人也不可能一直蹲得下啊。
今天這又要“拖”那麼多人回去,他們這些人是需要靠“擠”嗎?
趙小川整個人都忍不住喪了起來,想不明白,好端端的好事,怎麼就變成壞事了?
他們這是得罪了哪路神仙啊,還有這些敬察到底能不能聽得懂人話啊?
就在趙小川這些學生連帶新“抓”的陳達開即將一起被帶走的時候,
不知道什麼時候“不見”了的晏卿出現了。
晏卿這次出現當然不可能是一個人,不過,趙小川他們最熟悉的鐘老師卻也不在其中。
跟著晏卿一起出現的人在第一時間出示了自己的證明,表示自己是大使館的人。
有關於這些敬察要抓他們國家學生,還是代表他們國家參賽的學生一事,
他們希望對方給予自己一個合理的解釋。
不然的話,今天這件事情隻怕是沒有那麼容易“過去”了。
一見到花國大使館裡的人,慌了神的趙小川他們簡直就像是見到了親人一樣,
哭喪的臉上立馬擠出了一個放鬆的笑容。
至於那些“請”趙小川他們配合工作的敬察則相反,
從一開始的氣定神閒,目中無人變得慌神了起來,
跟趙小川他們的心情,正好前後反了一下。
本來對方告訴自己,這些花國學生的身邊沒有什麼大人,管不了事兒。
所以隻要自己的速度夠快,把這些花國學生帶到局子裡蹲一蹲就行了。
對方還說了,自己不需要為難這些花國學生,更不需要對這些花國學生做什麼。
自己唯一要做的就是拘著這些花國學生,讓他們暫時失去行動的能力。
過了二十四小時之後,他就可以把這些花國學生放出來。
那個時候,他隻要好聲好氣地跟花國的人解釋,
一切都隻是誤會,更何況,他們也是按照規則辦事兒的。
既然誤會已經解除了,所以他們把這些花國學生原模原樣地給送回來了。
以花國一慣的處事風格,隻要他們沒有傷害過花國學生,
那麼這件事情以“誤會”兩個字混過去,其實是可以的。
花國不至於為了這麼一個小小的誤會,就跟他們斤斤計較。
重點的重點是,他們除了限製花國學生的自由之外,
不能傷害到花國的學生,甚至是不能讓花國的學生掉一根頭發。
隻要辦成了這件事情,他們既可以討好m國,又不用得罪花國,
一舉兩得,沒什麼不好的。
所以這些敬察就這麼大咧咧地來了。
至於怎麼樣才能限製住這些花國學生的自由,對方也早有交待。
等他們趕到現場的時候,花國學生肯定正參與一起鬥毆事件。
到時候,他們想“請”花國學生回去“聊一聊”,
絕對可以做到名正言順,保證他們在花國人的麵前,不矮一截兒。
對方把方方麵麵都給他們考慮到了,他們當然就能夠放心大明地去辦事兒了。
誰知道,臨了,他們趕到的時候,事實與對方描述得不符啊。
餐廳裡的確是發生了打架鬥毆的行為,但是花國的學生並沒有參與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