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和人,唐德良跟吳佩琴必須都到位,一個都彆想能賴得掉。
假如唐德良實在是忙,而吳佩琴又矯情地不願意伺候老太太,也不是不可以商量。
什麼事情都不是絕對的,但是事情想要有商量的餘地,
唐德良跟吳佩琴也彆墨跡,痛痛快快地把老太太住院要花的所有錢都包下來。
這麼一來,唐德良一家子出錢,他們一家子出力。
老太太可是有兩個兒子呢,老太太有點什麼事情,本來就該這麼分配的。
就隻有這兩個選擇,要麼錢和力一人一半,輪著來。
要麼就是唐德良這個大哥出錢,他們小的出力。
第二個方案的話,其實唐德中夫妻倆是占便宜的。
出力照顧許老太太才需要花多少力氣啊,哪有讓唐德良出錢那麼狠。
老人家要麼不住院,一住院起來,那花出去的錢就跟流水似的,堵都堵不住。
所以算起來,自然是出力比出錢劃算多了。
以前陳婕在的時候,沒什麼懸念,必然是唐德良這個大兒子出錢,唐德中這個小兒子出力。
因為陳婕會賺錢,對許老太太這個婆婆,陳婕也肯花錢啊。
這麼一來,大兒子、小兒子賺足了孝順的麵子,對兩家都好,沒有人會有異議。
可現在不同了,唐德良的老婆換人做了,不再是陳婕那個傻女人了。
吳佩琴既沒有陳婕的賺錢能力,又沒有陳婕對許老太太的那份孝心。
同樣的情況落到吳佩琴的身上,許老太太能夠享受到的待遇自然是一降再降,降得許老太太隻想捂著被子哭。
哭又能改變什麼?
該怎麼樣,還怎麼樣,誰讓許老太太的大兒媳婦現在是吳佩琴,而不是陳婕呢?
換作吳佩琴成為自己的大嫂之後,小兒媳婦表示自己還是有辦法對付吳佩琴的。
既然她提出的第二個方案是,唐德良出錢,唐德中出力,
那麼可想而知,以吳佩琴的精明肯定能想得到把這個方案換一換,
由唐德中出錢,而唐德良家裡出人照顧許老太太。
小兒媳婦表示,隻要吳佩琴有膽子說出這個建議,
她就有能耐讓吳佩琴知道,什麼叫作給臉不要臉。
在她跟陳婕之間,老太太肯定是毫不猶豫選擇她的。
把她跟吳佩琴放在一起,老太太依舊隻會選擇她,而不要吳佩琴這個大兒媳婦的照顧。
這一點眼色,老太太還是有的。
舉個讓吳佩琴難堪一點的例子,彆說是把她跟吳佩琴放在一起作比較了。
隻要把陳婕和吳佩琴放在一起,讓許老太太挑,
許老太太也必然會挑陳婕而不要吳佩琴。
那個時候吳佩琴就該明白,在給老太太當兒媳婦的三個女人當中,
吳佩琴她自己是這三人中最次的那一個。
在老太太的眼裡,吳佩琴連陳婕都比不上。
所以像近身照顧老太太這種事情,老太太是絕對接受不了讓吳佩琴接這份活兒的。
吃定了老太太的性子,所以小兒媳婦才不怕精明的吳佩琴能翻出她的五指山。
隻要唐德中給唐德良打電話,把這夫妻倆喊過來,
後麵發生的事情,小兒媳婦就有把握抓在自己的手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