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唐德良“給”的機會,他們老陳家的人必須好好把握,絕不能錯過了。
他們笑唐德良是一個蠢的,為了一個野女人就丟了陳婕這隻金娃娃。
所以,都看足了唐德良好戲的他們老陳家的人不能犯同樣的錯誤,
把好不容易有機會到手的金娃娃又給往外推。
曾經犯過一次的錯誤,這一回,怎麼也不能再犯了。
唐德良和許老太太一致認同,老陳家的人派陳二妹出來是最大的失策和失誤。
同一件事情放在老陳家的眼裡,那意義就完全不一樣了。
陳外公和陳外婆會覺得自己派陳二妹來找陳婕,那是非常愚蠢的一個決定嗎?
不。
一點都不。
陳外公和陳外婆不但不覺得這個安排哪兒有問題,哪兒蠢了,
反而覺得自己的這個安排簡直是棒級了,自己是聰明得不能再聰明了。
毫無疑問,陳婕嫁給唐德良之後,就開啟了擺攤賺錢的人生。
哪怕唐德良對陳婕不怎麼好,還在外麵有了女人。
但在錢上麵,陳婕應該是不會吃太大的虧。
哪怕陳婕沒有老公愛,但她有錢花啊。
一個有錢花的人,日子再不好過,也不能算難過。
不像他們老陳家,張嘴要吃飯的人那麼多,
可是能夠在這個家裡出力賺錢養糧的人,卻那麼少。
他們老陳家這十幾年的日子吧,應該說是吃吃得飽,餓餓不死,穿穿得暖。
但再高一點的物質要求,那肯定是沒有的。
彆人都是為了餘糧和餘錢在奔波,他們老陳家的人真的隻是為了嘴裡的那一點嚼頭而忙得灰頭土臉。
所以,跟陳婕過的日子比起來,他們老陳家的日子才是真得不好過。
這好不好的,也是要經過對比才能比得出來的。
陳二妹就是陳婕最佳的對比參照對象。
看到自己唯二的親生妹妹日子過得那麼糟糕,年紀輕輕地就顯得這麼老,
作為親大姐的陳婕看了能不心疼,能做到無動於衷嗎?
更何況,有了陳二妹的對比之後,才能讓陳婕有優越感啊。
一個人一旦有了優越感之後,他自然就會變得好說話一點。
陳婕本來就是一個挺好說話的人,在這種BUFF的加持之下,那肯定是更好說話了。
唐德良和許老太太覺得陳二妹的出現是老陳家最大的敗筆,
老陳家的人卻認為,他們讓陳二妹去見陳婕,才是突襲的奇兵,
更有逆轉勝算的可能。
接下來就看老陳家和老唐家的人,到底是誰更能吃得準陳婕的心態了。
那麼,到底是誰呢?
一批批進學校填誌願的學生和家長,再一批比離開的學生和家長,
這些人的來來去去,進進出出證明了,
哪怕他們曾經都是陳婕生命中最親近、最重要的人,
可是他們之間,並沒有一個因此而真正了解她的人。
陳婕啊,她和唐果壓根兒就沒有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