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更合一 新的發現(1 / 2)

新收的麥子入了庫,作為糧種被妥善保存起來,但要不了多久,它們就會被喚醒,再次埋入肥沃的土壤中,化作新一季的小麥植株長出更多的麥粒。

而這個等待的時間門,甚至都不需要超過十天。

十月初本該是泛濫季的尾巴,茵魯拉河從九月底就開始退潮,一直到十月中旬前還給沙迪亞大部分肥沃的農田。

但今年因為泛濫季提前,導致河水退去的速度也比往年要快,按理來說現在就已經可以進行耕種了,但大家已經習慣了在十月中旬開始播種小麥,而且每年的耕種都是由神廟測算具體的日期後崽發布消息通知大家在那天開始,但今年泛濫季提前結束,神廟這邊卻沒有提前耕種時間門,所以這段時間門雖然也有人已經開始整理土地,但真正的播種卻還沒有開始。

而之所以神廟祭祀們還是按照以前的情況來定開耕的時間門,是魯西斯下的命令。

大祭司去世以後,魯西斯並沒有繼續任命新的大祭司,而是理所當然的由他自己接替這個身份,本來前任大祭司還在的時候就基本是處於名存實亡的狀態,連豐收祭祀這種重要的時刻都是魯西斯這個“限定大祭司”在負責,所以他宣布自己成為正式的大祭司時,神廟那邊也沒人提出反對。

一來,國王勢大,神廟這邊處於弱勢,就算反對,事情也不會改變,甚至還會因此得罪國王,隻要稍微有點理智的人都不會做。

二來,神廟裡也不是一團和氣,三個原本的大祭司候選人都有各自的支持者,所以目前的神廟內部就有了三個派係,並且誰也不服誰,而且另外兩人都明白,如果大祭司非要從他們三人中選擇,那最有可能繼任新一任大祭司的人選必然是陛下的姨母梅爾耶特,而如果讓梅爾耶特上位,他們又不服氣,那還不如讓陛下來當這個大祭司。

而且陛下那麼忙碌,他當了大祭司後,不可能完全兼顧神廟的事務,到那個時候,實際負責這些的就必然是他們這三位高級祭司,相比名頭,他們更想要的拿在手裡的權利。

而事實也是如此,在魯西斯宣布由自己兼顧擔任大祭司後,他就把神廟的事務都分擔給了三個高級祭司,他隻負責最後的決斷,而三個高級祭司各司其職,也確保了神廟內部不在一家獨大。

而魯西斯之所以沒有讓神廟提前今年的耕種時間門,就是為了等牧場這邊的收割。

如今收割結束,產量比預想的還要好,第一階段的宣傳也已經完成,在知道他要派人去教導其他人新式的種植法後,短短幾日內,就已經有很多大臣和貴族來求人和糧種,後者魯西斯給心腹大臣們每家送了一大袋,而要人的,那就沒有,他們想要學習,就自己派人來皇家學。

皇家的土地那麼多,甚至遍布整個沙迪亞,哪怕這個季度暫時隻需要負責三角洲一帶,佃農和奴隸的人數就已經不夠了,他當然不可能再把僅有的這幾百人給借出去。

現在小麥收割,距離耕種的日子也就沒有幾日了,定下的時間門早已公布,而與此一起公布的,還有新農具和耕牛的租借。

並不是每個平民家中都有農具,尤其是一些需要用到大量金屬的農具他們很多人都買不起,所以耕種季的時候,他們會用一些糧食去換農具,並在限定的時間門內歸還,這種租用農具的事情都是由專門的管事在負責,而提供農具的則是官方。

今年可以租借的農具裡多了一批新農具和耕牛的租借,農具和耕牛同樣由官方提供,有人去借的時候,管事還會教他們怎麼使用這些新農具,隻是犁車的租借價格讓很多人望而卻步,一開始的租用情況並不好,而沒有人租犁車,耕牛就同意很難租借出去了。

對此負責農具的管事們倒是不強求,最早的這批犁車數量本來就不多,雖然一開始租的人少,但隻要用過就能知道它有多好用,“回頭客”絡繹不絕,犁車基本上沒有空著的時候。

而麥德納村的村民們,也接到了新的命令,他們中的大部分人都需要跟著士兵去三角洲那邊開展新工作,為他們的未來努力,但也有一部分人留在王都,負責這邊的耕種。

至於牧場這邊的地卻也沒有空下來,所有管事裡,年紀最大的村長就留在了這裡,負責這片土地的新一輪耕種,不過因為牧場的地裡還種著牧草,所以這片土地會暫時休耕,但牧場之外還有大量的土地需要他帶領周邊其他村子裡的佃農和奴隸們去耕種,當然要是有其他的平民願意來學習,他們也不會吝嗇教導,隻是學習一天就要幫忙乾一天活,他們會提供一頓午餐,但不會再給報酬。

即使如此,還是有很多平民會來學習,畢竟這裡可是種出了13袋小麥的地方,很多人都是懷著朝聖一般的心情來的,不過這樣的人一般都有自己佃租的田地,所以他們會時不時來學習一天然後回自己的地裡去忙碌,並不是一直都留下來乾活。

這種情況在其他地方也是如此,管事和麥德納村的村民們主要還是在為皇家服務,其他人想學習他們就教,不想的話,也不會特彆強求,不過事實上大家的學習熱度一直都很高,因為隻要稍微來他們這裡學習過,再對比以往自己的種植方式,就能發現這邊教導的種植方式麻煩是麻煩了些,可地裡的情況肉眼可見的比以前好。

尤其以前茵魯拉河退水後,雖然會給土地帶來肥力,但也會在地裡留下許多病菌和蟲卵,農夫們不知道需要把土地深耕讓裡麵的病菌蟲卵暴露出來被烈日曬死以此達到殺菌殺蟲的目的,所以很多時候地裡的作物長出來了,病蟲害也會跟著而來,之後剛剛長出來的小苗生病就是被蟲子咬了,他們卻沒什麼辦法,蟲子他們還能動手抓,如果生病嚴重他們就隻能拔掉重新補種,白白浪費一批種子不說,補種的很可能還會繼續生病。

現在和皇家的人學習過後,他們咬牙也去租了犁車和耕牛來深耕自己的地,並且在翻地之前還會往地裡撒草木灰,這樣殺菌殺蟲的效果就更好了,這樣等新的種子撒下去再長出來,生病生蟲的概率就大大降低了。

而且到了後麵即使地裡的小麥生病生蟲,他們也可以去找那些管事們,買一些藥水回來解決地裡的問題。

幾百個村民的人數看著多,但融入到整個三角洲和波伊曼後,就像是往大海裡倒了一碗水一樣,連波瀾都不會有多少,但等上幾個月,他們所發揮出的作用,會比所有人想象的還要巨大。

但那也是幾個月後的事情了。

盜匪團被抓,他們的罪名被公布,幕後的格比特蘭也暴露了出來,雖然很多人都不太相信這次的刺殺竟然會是米歐大陸那邊的國家乾的,但有奧斯頓等人作證(在奧斯頓之後,阿爾傑等人也跟著背叛了),加上參合進這件事的那些使團積極推鍋,其他還未離開的使團們也不得不相信,這次的罪魁禍首確實是米歐的格比特蘭國。

這讓他們一直以來對米歐不怎麼重視的心態發生了一些改變,尤其是位於非羅北部沿海一帶的國家,這件事讓他們警覺起來,既然格比特蘭連非羅最強大的沙迪亞都能覬覦,那麼他們這些實力弱的國家不是更加危險?

雖然格比特蘭最想要的是沙迪亞的三角洲這片最為富饒的土地,但他們的陰謀失敗了,沙迪亞人有了防備後,自然不會給他們可乘之機,那麼缺少了最有利的一塊跳板,難保格比特蘭國不會想換一個其他的國家作為進攻非羅大陸的跳板。

所以其它實力比較弱的沿海國家,都有可能遭受格比特蘭的襲擊,這讓他們怎麼不擔心。

隻要想到海對麵有個強大的國家一直盯著他們,隨時有可能伸出爪子撕下他們身上的一塊肉,他們就坐立不安,恨不得立刻回到自己的國家彙報這件事,並請求他們的國王把那些來自格比特蘭的商人給趕走。

就像沙迪亞現在做的一樣,那些來自格比特蘭的商隊都會被嚴查,隻要稍微有點問題的,就會被驅逐出境。

這些人迫不及待的想要離開,但又舍不得沙迪亞的新式種植方式,他們的國家裡沒有沙迪亞這樣得天獨厚的環境,所以他們的耕種時間門和沙迪亞不太一樣,在非羅其他的國度,他們隻有旱季和雨季之分(每年的五月到十月是雨季,十一月到次年的四月則是雨季),所以耕種的時間門也是在雨季前後,也就是三四月份,然後十月左右收獲,和沙迪亞基本呈現完全相反的耕種時間門。

所以現在他們要是能在沙迪亞學到他們的種植方式,再回國教授給本國的農夫們,那麼下一次雨季到來時,他們也能使用上這些新方式了。

不過沙迪亞人不禁止他們派人去田裡跟著學習,卻不會把那些治療病蟲害的農藥配方告訴他們,所以使團才想要再留下來磨一磨,看能不能從沙迪亞王這裡交易來配方——畢竟他們連瘧疾藥方也賣了嘛。

但有因為格比特蘭的事情,讓他們如芒刺在背,恨不得馬上飛回自己的國家。

所以大多數的使團最後都選擇讓大部分人回國去彙報這些事情,再留一些人在沙迪亞學習種植技術以及繼續和沙迪亞王磨配方的問題。

不是他們不想多留人,這也要看沙迪亞願不願意讓他們留下啊,雖然沙迪亞王不禁止他們學習,但人留太多那是不可能的,能讓他們留一點人已經是極限了。

不過也有一些國內不適合種植,基本不以此為生的國家對新式種植技術沒什麼興趣——主要是他們不知道這種方式對土地沒有那麼苛刻,不然他們也會留下人來學習的——所以全員都走了。

對於這些留下來學習的人,魯西斯並不擔心他們學會以後會增加他們國家中的糧食產量,導致沙迪亞的糧食賣不出去,非羅大陸上太多的國家不適合種植了,他們很多都發展的是畜牧業,平民們多以打獵和捕魚為生,需要從外進口大量的糧食才能養活自己的國家,而這個外,就是沙迪亞。

如果海運更加發達,米歐大陸也是個不錯的購糧渠道,但目前為止,在非羅大陸上,有能力大量對外出售糧食的,有且隻有沙迪亞,現在沙迪亞的糧食有望上漲,糧食價格必然會下跌,對那些更依賴畜牧業的國家來說,與其努力折騰那些長不出多少糧食的國家,倒不如來沙迪亞買便宜又量大的糧食。

以前還有很多國家買不到,現在眼看著沙迪亞的糧食要多起來,他們第一反應不是“這個國家又會變強”,而是“終於能買到糧食了”。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