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芝蓮不知道自己的哪句話起了作用,總之他的目光突然之間變得有些深奧,讓人看不懂。
就這樣,孟青留給她一個逆光的背影,沉默地離開了。
“喂,你就這麼走了啊?”
什麼人呀!
明明來找茬的人是他,沒道理的也是他,可最後怎麼搞得好像是自己犯錯被寬容了似的。
切!掃興!
不過看到滿滿一筐活蹦亂跳的魚,江芝蓮很快又恢複了好心情。
她背著竹筐回到小姨家,把魚全部倒進了裝滿水的大鐵盆裡。
“你弄這麼多魚乾啥?”正在喂小雞的吳濤湊過來問道。
“小姨夫,你愛吃魚不?”江芝蓮抓出一條鯽魚,利落地給它剖開了肚子,掏出內臟,幾下就收拾好了一條魚。
“多腥啊,不好吃。刺兒還多,吃著費勁。”吳濤身子骨弱,這些年胃口始終不好。平常隻能喝點粥,吃些清淡的菜。
一聞到魚腥味,他都要反胃了。
江芝蓮:“那是因為做的方法不對,早上我來燒幾條給你嘗嘗。”
“嘗嘗啊?”吳濤不想打擊小姑娘的積極性,給足了她麵子,“行吧,今天就嘗嘗咱們蓮娃的手藝。”
江芝蓮自信滿滿,“您就瞧好吧。”
來到廚房,細細地查看了一圈。
跟預想中的一樣,沒有豆腐,沒有蘑菇,油和糖也不是很多,得省著點用。
調味料很單一,除了鹹鹽和醬油基本沒有彆的。
地裡的菜純天然無汙染,本身的味道就很好,不需要太多醬料和調味料,隻要掌握好火候做出來的菜就會很好吃,但是做魚的話就遠遠不夠了。
難怪河裡的魚隻有小孩兒抓著玩,卻少有人捕來吃。
應該是處理不好,魚刺兒多還沒有很好的軟化,容易卡到喉嚨。做出來腥氣大又不可口,所以才受到冷落吧。
不過這些問題在特級廚師麵前就是小菜一碟了。
江芝蓮看到有一根白蘿卜,還沾著泥兒,特彆水靈。
她立刻想到了蘿卜絲鯽魚湯。
這道菜口味清單,營養豐富,益氣健脾。
不僅適合給小姨夫補身子,也適合正在長身體的幼婷。
她和小姨吃了也能補充高蛋白和維生素。
可謂是老少鹹宜的食物。
敲定了菜單之後,江芝蓮先把白蘿卜洗淨,切成細細的絲,放到鹽水中浸泡。
接著把薄薄的薑片塞進魚肚子去腥,放到灶膛前烘乾表麵的水分,再用火苗把鯽魚兩麵烤到表皮酥脆,這樣能鎖住魚裡的營養,燉湯的時候魚肉又不容易碎掉。
看起來簡單的一個步驟,其實很考驗功力。火候大了容易焦,時間長了肉味會發苦。可火候不夠或者時間太短,又達不到效果。
所以烹飪也是一門很深奧的手藝,隻不過經常被人低估罷了。
前期準備完畢,江芝蓮往鍋底抹了一層薄薄的油,快速煎好,倒上熱水,撒上蔥花,再把泡好的白蘿卜絲放進去悶煮。
因為用的是土灶,沒有電磁爐和燃氣灶方便,煮的過程中得蹲在灶膛前,隨時增減柴火,調整火候,很是麻煩。
但是用柴火和大灶做出來的食物,更加美味,也更有回味。
做完一大鍋蘿卜絲鯽魚湯,江芝蓮已是滿頭大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