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第 54 章(1 / 2)

稽粥也算是命不該絕,姑夕王和且渠王搶在前頭,要爭功勞,結果直接栽進去了,而稽粥落後了一步,直接發現了不對勁,他也是果決之人,當下就下令撤軍。他威望很高,雖說許多人還沒發現怎麼回事,就隨著他撤離。

姑夕王和且渠王卻沒這麼幸運了,他們很快就遭遇了箭雨覆蓋,而東胡盧部已經攔住了他們向前的道路,後邊,又有一支軍隊冒了出來,他們沒來得及阻攔稽粥撤離,卻是將這兩部包了餃子。

遼軍的戰鬥方式很無賴,他們並不靠近,直接就是組成弩陣,用箭雨覆蓋。這是當年秦國一統六國時候慣用的手法,如今直接被劉昌繼承下來,他又直接拿出了更加先進的連□□,流水線標準化製造,弩機的一些精密部分都會製作出替換件,一旦出現問題,就可以當場替換零件,很快就能繼續投入使用。而且,連弩對於操作者要求也很低,不需要追求什麼精準度,也不需要有太大的力氣,反正就是不差錢,直接大範圍拋射就行。橫豎之後還能回收,箭杆可以拿去造紙,箭頭和箭羽回一下爐也就能再利用。

這年頭,即便是當年號稱窮兵黷武的秦國,也沒打過這樣富裕的仗,這也是生產力決定的,秦國的生產力再強,也比不上遼國先進技術帶來的生產力碾壓。

而匈奴人呢,他們何曾見過這樣的場景,他們遭遇的最強烈的抵抗就是來源於漢軍。而漢軍也豪橫不起來,他們的戰鬥力很多是源自於悍不畏死,畢竟,他們需要的保護自己的家鄉父老,匈奴人的殘暴眾所周知,誰都知道,匈奴人幾次入寇,給北境帶來了巨大的傷害,北地幾乎家家都與匈奴有仇,在這樣的情況下,誰敢不奮死作戰!

但是遼國這邊不一樣,這些人論起死戰的戰意肯定是比不上漢地那邊的,軍中雖然有因為匈奴入寇導致流落到遼東的流民,但是比例並不大,衛滿搞了好幾年的yimin,效果也沒劉昌在齊國那邊折騰一場來得強。加上軍中還有許多士卒來自遼東的各個部族,這些部族對烏桓鮮卑大概仇恨都更強一些,所以,他們就是如同平時訓練的時候一樣,按照固定的節奏,分成組,依次射空箭匣裡的□□,然後退後重新裝填,等輪到自己的時候繼續上前發射。

但是對於匈奴人來說,這就是一場噩夢,箭雨如同無窮無儘一樣,他們身上也就是地位比較高的如百長、千長之類的軍官才會有比較好的防護,正常大家就是穿著羊皮衣服,充當皮甲,軍官會有青銅甲片增強防禦,再往上的都尉當戶之類的,防禦就是更加完shan。但其實也就是那樣,一般也就是能護住背心、胸口之類的地方,其他地方的防禦力就會比較薄弱。而那些從天而降的箭雨本來也不需要瞄準什麼要害,箭雨所到之處,不管是人是馬,很快就會變成刺蝟。

姑夕王本來也不算是匈奴嫡係,他這一部在幕南這邊的作用其實是用來監視牽製烏桓和鮮卑的,在匈奴各部之中地位也不算太高,他這會兒可不想將自己的性命斷送在這裡。引弓之民,從來都隻臣服強者,如今遼國顯然不是他們所想的那種軟柿子,反而是個能消滅他們的強敵,頓時就沒法再保持作為匈奴人的驕傲了。

姑夕部投靠匈奴本來也就是近幾十年的事情,他們是草原上的牆頭草,當初東胡強大的時候,他們就如同匈奴一樣,隻是東胡下麵的附庸,後來匈奴人推翻東胡人的時候,姑夕部主動投靠,這才在匈奴人那裡混到了不錯的地位,但也就是那樣,在匈奴人那裡,除了王庭直屬的那些部族,其他的都是可以拋棄的。

姑夕部當年能投靠匈奴,如今就能投靠遼國,當下,姑夕王就直接叫人大喊著要投降,幕南這邊的匈奴人或多或少都會一些漢語,畢竟,他們其實跟漢人打交道的時候不少,就算不南下劫掠,也得跟漢人交易一些他們需要的商品,這會兒那些會漢語的姑夕部族人紛紛用生硬的漢語喊著要投降,很快就引起了遼軍這邊的注意。

對於頑固不化的匈奴人,自然是打擊到底,而對於這等牆頭草,劉昌也是很歡迎的,夷狄入華夏則華夏之,華夏的文化素來都是包容的,隻要你認同華夏文化,並融入其中,那麼你便是諸夏的一員了。當然,在這之前,也得先贖清你們部族對漢人做下的罪孽才行。

因此,遼軍這邊當即發出了指令,暫時停止了□□射擊,命姑夕部與東胡部一起,圍攻且渠部。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