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 第 88 章(1 / 2)

移民署裡除了嚴冬季節,人總是很多,這裡也被傾注了大量的資源。彆的不說,每一批移民,消耗的食物和布料就是個很大的數字。這些移民帶過來的東西,大多數都是要被丟棄回收的,他們原本的衣服會經過統一燙洗,送到造紙作坊,然後換上移民署為他們準備的衣服。因為技術的進步,哪怕他們用的衣料在遼國已經算是低檔次的了,這些布料依舊細密柔軟,夏衣輕巧,春秋的衣服就已經很是溫暖厚實。可以說,對於這些一窮二白的移民來說,他們如果留在家鄉,可能到死都穿不上一身這樣的衣服。

劉啟和竇嬰也算得上是見過人間疾苦的,劉啟在代國的時候,日子就過得捉襟見肘,竇嬰小時候,竇家日子也不寬裕。而長安城裡,也不是所有人都是公卿徹侯,上林苑裡,就有許多失去了土地的貧民租了上林苑的土地。劉啟和竇嬰都見過這些人的生活,而很顯然,移民署這邊,這些新來的移民,他們的生活水平一下子變得比漢家所謂的中等人家還強一些。

“遼國到底哪來這麼多錢?”劉啟坐在椅子上,杯子裡麵的茶水已經沒了熱氣,在大漢,上層對於數學都是非常重視的,劉啟稍微一算,就知道,這些移民在移民署待一天,所消耗的物資都要超過百萬錢,一年下來,起碼就是幾億錢這麼白白花出去了。

這會兒大漢經濟還是很薄弱的,幾億錢,都足夠打一場非常富裕的仗了,結果呢,遼國就這麼白白耗在一幫黔首身上,有這個必要嗎?

竇嬰也在盤算這些年遼國流入漢室的商品大概賺了多少錢,然後他就意識到,遼國是在用大漢的錢,掠奪大漢的人口,偏偏大家還對他感恩戴德!他抿著嘴,皺眉道:“不能繼續這樣下去了!”

劉啟也是說道:“明明父皇那邊已經下了嚴令,結果呢,竟然還有這麼多人跑到遼國來!”

劉啟倒不是痛恨這些百姓,有道是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懼之,願意跑到遼國來移民的,除了一小部分是純粹的投機分子,大多數其實都是在家鄉過不下去了!北地其實人口不算稠密,按理說人均耕地麵積不會少,但是帳不是這麼算的!北方開發算是比較早的,土地如今也不再肥沃,另外就是,這裡沒多少河流,降水量也一般,所以,原本這年頭的糧食產量就低得可憐,到了北地,還得再打個折扣,遇上荒年,說不定一畝地種下去,打到的糧食也就比種下去的種子多一點。

但是,你環境再惡劣,卻是不能耽誤給地主老爺交租子。不交租子也行,那就得去給那些老爺家的子弟做扈從,做親衛,然後他們去掙軍功的時候,你就得跟著上戰場,軍功是老爺少爺的,送死卻是你的事,你死之後,家裡人能不能得到撫恤,還得看他們的良心。

在這樣的情況下,北地這邊百姓活得也艱難,即便朝廷經常減免賦稅,但是,這種減免獲利更多的還是那些地主豪強,普通百姓所能得到的好處很有限,所以,稍微有點天災**,他們就要麵臨破產的危機。以前大家是沒得選,隻能去給地主富戶做佃戶,甚至是不得不賣身為奴,但是如今,大家都寧可往遼東跑。尤其,在那些地主竟然因此降低了租子還有子錢的利息,好挽留他們的時候,他們雖說沒有見識,但是作為普通百姓,也有著小民狡猾的智慧。那就是,既然那些地主老爺不希望自己離開,那麼,那裡一定比給地主做佃戶奴仆來得強。

想明白了這些之後,劉啟難免有些無力。他一直覺得,自個的父皇是個仁慈的天子,在父皇的統治下,大漢子民都能沐浴天子的恩德。但是,這一次出京,劉啟看到的東西太多了,民間許多事情都讓他覺得憤怒,最終卻是無力。

因為漢家一直以來執行的小家庭製度,所以,民間常有生子不舉之事,因為生下來之後也未必養得起,地方上的官吏拿捏小民的手段也很多,漢家戶籍是有漏洞的,有一個漏洞就是戶籍上的年齡,孩子生下來,可沒有零歲的說法,生下來就是一歲,遇上個心懷惡意的,給你寫戶籍的時候,多添個兩歲,那麼,你就得提前年給孩子交口賦,孩子還沒長成,就得去服勞役,一個還沒有真正長成,從小營養不良的孩子,去參加遠超過他能力的勞役,最後的結果可想而知。就算能承擔口賦,孩子順順利利長大了,但家裡多一口人,將來分家怎麼辦,分不到家產,那這個孩子將來就會淪落到下一個階層裡頭去,比如說給人做贅婿,而這個時候,贅婿其實就跟刑徒沒什麼區彆。

這還隻是一個很小的問題,其他各種稀奇古怪的事情多的是,一開始劉啟還恨不得直接提劍殺人,到後來,劉啟已經無話可說。尤其出了函穀關,老劉家的影響力也沒那麼大了,地方上的郡守如果跟豪強沆瀣一氣的話,那麼,他們就是地方上的土皇帝,他們想要做什麼,下麵百姓都無力抗衡。更重要的是,百姓其實不管這到底是誰的過錯,他們隻會將怨恨放在劉氏身上,誰讓漢家天子姓劉呢?

在經曆了這一切之後,再看到遼國如今的光景,劉啟隻覺胸中一個鬱氣幾乎要噴薄而出,他不得不承認,劉昌真的乾得很不錯,但是,他究竟是怎麼做到的呢?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