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際上,如果在大漢,墨家子弟還能保持短褐赤足的打扮的話,放在遼國,完全是行不通的,天熱的時候還好,降溫之後,再赤腳,除非是在通了暖氣的室內,在室外這樣,那是要凍得足部壞死截肢的!而且,遼國這邊,即便是老弱病殘,除非真的什麼都不想乾,否則隻要還有勞動能力,都會給安排工作的,他們的收入足夠保障他們在這個時代過上有尊嚴的生活,所以,除非是沒腳的人,否則,即便是底層百姓,也沒有赤足的。衣服也是一樣,很多時候,教條這種東西,也是要屈從於現實的。尤其,華夏自古以來都不是什麼食古不化的代表,各個學派也一直在不斷調整自己的理論,尤其是儒家,儒家為什麼能一直成為主流,就是因為他們總能根據統治者的需要來改弦更張,這也就是所謂的六經注我!所以,甭管上頭坐著的是哪家哪姓,他們總能找到理論根據,證明對方的合法性,你可以說他們無恥,但是這也是儒家生命力的體現。
墨家原本在墨子死後就一分為三,之前戰亂又遭遇了重創,他們自然不能承認是祖師爺錯了,隻能認為是自家沒將祖師爺的心思領悟到家,如今一看遼國這邊那些新鮮的知識,一個個頓時覺得,沒必要管什麼政治主張了,自家還是老老實實鑽研技術吧!
公輸家同樣有一部分人跑到了遼國,公輸家其實也落魄了,他們還不如墨家呢!當年魯班能夠跟墨子論道,但是輪到他那些徒子徒孫,可就沒這個本事了,主要是因為魯班的確手巧,但是他畢竟隻是工匠出身,並沒有形成一套完整的理論和技術傳承,所以,他那些徒子徒孫能學到的東西很有限,最終也隻能是淪為工匠。他們既然沒有得到魯班的真傳,那麼在那些貴族王室眼裡,價值自然就跟尋常工匠沒什麼區彆。而比起墨家還擅長製作各種工具,公輸家擅長的其實是土建,在這個時代,就是蓋房子造陵墓,始皇帝營造始皇陵的時候,征召的工匠裡肯定就有大量出身公輸家的,而這些工匠為了防止泄密,最後被殺死在皇陵之中。同時死在裡頭的還有不少墨家子弟,他們主要負責的是給陵墓添加各種機關陷阱,他們的祖師爺算是競爭對手,結果徒子徒孫倒是死一塊了!
在大漢,工匠的地位也不高,而且技術好一點的,都隻能依附王公貴族,結果這年頭還崇尚厚葬,一個不注意,工匠就變成殉葬品了,這誰乾啊!
而遼國這邊就不一樣了,遼王廢除了殉葬的事情,工匠的地位也很高,收入也非常可觀,因此,一些隱藏在民間的公輸家後人便想辦法來了遼國。
在這樣的情況下,劉恒能夠搜羅到的人才就很有限,而且很多東西,你若是沒有真正見過,光是憑著想象,是很難做出來的。典籍裡麵記載魯班做過能飛天好幾天的仿真鳥,但是公輸家至今也沒人能夠複刻,甚至說不清楚那個木鳶到底是個什麼模樣。如今憑著一個機器的外形和功能,就讓這些工匠去造出一個已經更新換代了好幾次的機器來,這不是開玩笑嘛!那種原始的初代機還有可能,這種已經改進了好幾次,除了原理還一樣,但是實際上外形甚至是運轉機製都已經跟初代機大相徑庭,想要在毫無基礎的情況下複刻,那就是不可能的事情。
劉恒也想過購買遼國的機器,但是其他都好商量,這種事情,遼國是堅決不肯商量的,劉恒也明白,除非他能立馬給劉昌一個保證,否則的話,想要讓劉昌老老實實將好東西都拿出來,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情。如今,劉恒心裡已經妥協了,劉啟也算是服氣了,老劉家內部對此已經沒了什麼異議,大概齊王一係會有,但是這種事情,誰會在乎齊國那邊什麼意見!
劉啟回來的時候,跟劉恒說了劉昌的想法,意思就是,以後長城以內的地方是不會再分封出去了,長城以內都會實行郡縣製,而長城之外,才會劃入到分封的範圍,甚至,隨著以後馳道的修建,中央控製能力的加強,隻怕往後,都得分到北海乃至海外的地方去。
劉恒對此還是比較支持的,他真的是受夠了那些藩王,可以預料,隨著異姓王的消失,以後隻怕作亂的都是老劉家的子孫,這些人打發遠了也好,他們想要坐鎮當地,就離不開中央的支持,就算是再外頭自立為王,想要打回來也不容易,以後最好分封的時候,彆把關係好的人分在一起,最好周圍都是不對付的,也省得他們勾結在一起作亂。
可惜的是,皇室內部達成一致沒用,這會兒中央集權還沒有達到一定程度,劉恒雖說已經有了一定的威望,但還沒到能對抗整個朝堂的地步,所以,朝堂上群臣反對的事情,劉恒肯定是做不成的!倒是張蒼這個丞相態度曖昧,可以看看能不能爭取一下。:,,.